APP下载

“文”“言”并重,承古开今

2017-11-07林亚松

新教师 2017年9期
关键词:伯牙知音文言

林亚松

文言文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学,理所当然要承担起初步引导学生认识与学习文言文,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任。但文言文远离现代生活,缺乏语境,那些艰涩拗口的内容、奇谲生僻的字词,让许多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望而却步,教师教起来也颇感力不从心。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唯“言”独尊,“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串讲模式,把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课堂气氛沉闷、压抑,缺乏生机活力。如何走出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困境?笔者采取了“‘文‘言并重,承古开今”的教学策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赋予古老文字以鲜活的生命,与文本对话,同古人心灵交流

语文课堂教学,呼唤着生命的“对话”。文言文教学不应该在支离破碎的字词翻译中虚耗学生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而应该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真正的对话,沉下心来与古人进行心灵交流,引发智慧与智慧的碰撞。这样,文言文教学就一定会有所突破。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文言文,既有个性鲜明、意趣横生的人物逸闻轶事,如《杨氏之子》;也有论证严密,将人生哲理寓于文本之中的小故事,如《两小儿辩日》;还有淋漓尽致刻画复杂细腻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中华优秀经典诗文,如《伯牙绝弦》。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对作品背景、相关历史知识和作家经历的介绍,对文本相关的其他资料的补充,把人物尽可能地还原到他们原本的生活中去,让他们在原来的生活中变得鲜活起来,充满个性,这样就有助于学生更为准确地理解文中人物。如学习《伯牙绝弦》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悟伯牙绝弦念知音的深情,可以这么设计:首先,用课件演绎故事,让学生研读文本,感受知音相遇之喜;接着,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伯牙失去知音之悲。当学生还沉浸在伯牙和子期知音相遇之喜时,教师补充资料: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伯牙和子期在江边依依惜别,相约来年的秋天再相见。然而,第二年秋天,当伯牙如约前来时,万万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子期病逝的噩耗。这一刻,他心如刀绞,在子期墓地前,写下了一首短歌:“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通过丰富的故事情节,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文本当中,进行角色体验,引起极大震撼。这时学生不仅能逐步感受到这些具有独特个性、具有不同风格的人物的风采,而且还与这些“伟大的灵魂”进行了对话,与文中的人物进行了心灵上的交流,引起心灵的触动。

二、在理解词义和句式的基础上加强诵读,“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学习文言文一要读好,二要读懂,三要多思。要引导学生一边读文,一边结合相关时代背景不断揣摩作者的心意,用心感悟文言的语境,认真比较古文今义,善于思考文言内涵,领略文言文的语言之美,达到得其要旨,知其意味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文言内容,才能增强文言语感。文言文往往没有句读,与现代文有较大的区别。教學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如何断句,这样才能将文言文的内容读通顺。这时,范读就成了最为便捷的一种方法。我们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引领学生通过朗朗上口的朗读,在听觉上产生一种美的享受与韵律感,让学生在带有韵律感的朗读声中,初步领略文言文所独有的语言美与意境美,从而调动学生诵读文言文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氛围,把学习文言文转变为一种美好的艺术享受。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分强调熟读,即在尚未理解文章中字词的意义、了解句式的特点的情况下单纯地死记硬背、机械诵读。因为,这样做往往会导致另一篇文言文中再次出现同样的字词、同样的句式时,学生仍然一片茫然。

文言文的阅读教学,还要面临古今异义、通假字、虚词实词等多种难题。教学时,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读懂文后的注释,以及借助工具书的学习方式进行。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并参照工具书初读课文,然后师生一起疏通字句,理解文言文中字词的意思,了解文言文的一些词法意义及句式的特点。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反复诵读,这对于读通整篇文言文是大有裨益的。学生诵读文言文的方式要避免单一,当学生在初读一篇文言文时,可以让他们采用默读方式,边对照注释,边自己试着翻译文言文;在大致把握文意后,就可以让学生采用出声诵读的读文方式,直到读得准确流畅,有表情,并逐步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如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指导学生朗读难读的句子:“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为了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学生自由读文初识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先范读,再创设情境渲染读。通过反复练读,学生形象地感受到词句内部的停顿,逐步读出韵律美,最后达到抑扬顿挫地读。

三、采撷文言语言美的花朵,汲取民族文化精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教材中入选的文言文篇目,有无数堪称为稀世精品,有着各种各样的优美文体,从语言特色来看,或质朴、直接而明朗,或含蓄内敛、引而不发,或直抒胸臆、豪放飘逸,或托事于物、情景交融,等等,不一而足。在浩瀚的中华文学海洋之中,文言的语言之美,如同清流急湍,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感悟了文言的文学魅力。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细致地阅读,感受蕴含在文言文中的美的语感,接受语言美的熏陶,从中采撷文言语言美的花朵。当然,要达到这一点,不仅仅是依靠教师的指导,更主要是要让学生自己主动地进行阅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主张教育的天然性、主动性、创造性等,他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就意味着单纯的知识传授的过程并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我们应该要善于激励学生,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内驱力;要用心引导,唤醒学生积极阅读文言文的蓬勃生气;要耐心启迪,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康城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伯牙知音文言
伯牙鼓琴
知音
知 音
高山流水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山水知音
知音少,便做一朵未开海棠
“赵”字与《拍掌知音》的成书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