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017-11-07孙忠厚孙国海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30期
关键词:施工流程外加剂混凝土施工技术

孙忠厚+孙国海

摘 要:在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建筑工程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及发展。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在建筑高度以及建筑难度上都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施工就是混凝土的建筑施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的一项重要施工项目,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了有效的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减少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我们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升混凝土的施工进度。文章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阐述,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以及分析能够有效的提升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同时也为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提升贡献力量。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骨料选择;施工流程;外加剂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30-0060-02

1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的主要基础环节

1.1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模板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模板的制作以及搭接施工。因此在混凝土施工的前期,我们要做好模板的施工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模板施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立模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其次 是立模 施工,最后是复查立模施工的质量。在立模施工准备之前,我们要将立模的基层进行清理以及平整,将基层上的杂物以及浮土等进行清除,将施工基层表面 处理完毕后才能够进行立模的施工。在立模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要保障模板的下部位置同基层紧密连接,這样能够有效的保障立模施工的稳定性以及坚固性,我们在立模施工的过程中要保障模板在经过振动的时候也不会出现走样的问题。如果在立模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模板同基层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我们要将模板进行垫衬处理,将间隙堵住,以防出现混凝土建筑过程中的泄漏问题。立模施工结束之后,我们要再次检查立模施工的质量是否导致相应的标准,模板的高度以及模板之间的宽度时候满足了施工技术的要求,在复查的过程中我们要重点进行模板时间的薄膜施工隔离,这项施工操作主要是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在模板的内部进行薄膜的铺设施工,薄膜的铺设能够有效的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泄漏问题,不会出现漏水以及漏浆的事情,同时还能够保障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表面平滑,美观,不出现蜂窝的问题,保障混凝土的密实度以及混凝土的施工强度。

1.2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拌制以及浇筑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要检查拌制使用到的施工材料的质量,一旦出现不合格的施工材料,我们要防止其进场。在混凝土拌制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进行各种施工材料的配比,按照一定的计量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在混凝土施工材料配比完成之后,我们要在化混合物中田间适当比例的外加剂以及水,将上述液体直接倒入混合材料中进行搅拌。需要指出的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很大程度上有混凝土搅拌的质量决定,因此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控制施工的程序以及各种混合材料的配比。在混凝土拌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两个施工环节,首先是要保障混合材料的计量准确,其次是要根据混合材料的计量准确的进行液体添加的转化,要保障混合材料的砂石比,水灰比以及浆骨比,只有有效的保障了上述两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才能够有效的保障混凝土施工的粘结性以及 强度,密实性以及流动性。只有上述混凝土特性满足施工的规范要求,才能够保障混凝土的拌制施工质量。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效的保障浇筑施工的质量以及时效性,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同时进行混凝土的振捣施工,这样能够有效的保障混凝土的振捣质量,在振捣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要防止出现振捣过量或者振捣不足的问题,在振捣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进行振捣程度的选择。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要将混凝土的匀速以及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施工间歇的时间都控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之内,这样能够保障混凝土的初凝质量。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的运输施工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要保障混凝土的均匀性,不要出现漏浆以及水分流失的问题。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混凝土浇筑应该持续连续的进行,否则会出现混凝土浇筑断层。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前期原料以及原料配比的施工技术

2.1 混凝土施工前要针对施工骨料进行适当的选择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强度的保障主要依靠骨料的添加。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骨料主要指的是在混凝土材料配制的过程中添加的起到支撑作用的施工材料,这些材料在实际的施工中大多采用粒度较大的碎石或者细沙等。目前混凝土施工中添加的骨料大多为粗骨料,粗骨料能够有效的保障混凝土强高度的连续性,能够提升混凝土的施工强度,同时还能够节省大量的水泥原材料。粗骨料的选择通常情况下采用花岗岩或者石灰岩等,粗骨料的粒度大小主要取决于现场的混凝土施工强度要求。因此在水泥用量受到限制的施工现场,粗骨料的作用更加的明显,同时还要添加适量的细骨料,细骨料的选择通常采用河沙,选择这种材料的主要原因在于河沙含有大量的水分,能够有效的节约混凝土拌制过程中的水的用量。

2.2 混凝土施工前要针对外掺剂的添加进行适当的分析

目前在我国混凝土施工中的 外掺剂的选择,主要应用的是粉煤灰。建筑工程中使用的粉煤灰主要是经过充分燃烧之后的煤砟子,通过粉煤灰的添加能够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的施工强度以及混凝土的吸水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混凝土受到温度变化导致的开裂状况。同时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粉煤灰作为外掺剂的另外一点原因在于粉煤灰的成本较低,同时 起到的效果非常明显。在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施工材料。唯一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粉煤灰的添加量的控制。endprint

2.3 混凝土施工前要合理的配制水灰量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我们的水灰量的配置要根据施工现场对于混凝土强度的要求来进行,通常水灰量的配制原则有三点,首先是保障混凝土的坚固性,其次要保障混凝土的耐用性,最后要保障混凝土的经济性。在水灰量配制大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上述施工原则进行配制,这样才能够保障水灰量的最佳配比,才能够保障混凝土的配比质量。

3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技术问题

3.1 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浇筑面出现孔洞的问题

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出现孔洞的问题主要的原因在于在混凝土配制大的过程中使用了粒度较大的砂石,同时砂石的占比较大,这样就会导致混凝土拌制的时候浆液较少,出现混凝土浇筑孔洞。混凝土孔洞的出现 直接影响了混凝土浇筑的美观性以及质量,需要各种的重视。

3.2 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施工表面不平的问题

混凝土施工表面不平整的问题有两个影响因素,首先是立模施工中模板的表面不平整导致的,其次是混凝土在振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振捣泡沫没有及时的进行清除,导致了混凝土表面出现滞留泡沫,出现浇筑表面不平整问题的出现。

3.3 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施工面棱角缺失的问题

在混凝土浇筑物的边缘或棱角出出现磨损和缺失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是由于混凝土材料的强度不足造成的。引发这种问题的原因可以归为以下几种:混凝土原料质量低劣,混凝土浇筑技术不过关,混凝土后期养护不足,凝固时间不充分。

4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正确施工流程

4.1 混凝土施工中的浇筑施工流程

混凝土浇筑过程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作业程序,要从混凝土的准备,拌制,运输,振捣,浇筑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施工操作管理。首先,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包括对天气条件的掌握,检测设备部件是否能够正常运转,水电供应能否连续等。其次,混凝土拌制和振捣的过程要注意控制混凝土原料的配比是否科学,搅拌是否均匀,振捣方式是否正确。

4.2 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控制施工流程

温度变化是引起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因素,所以混凝土温度的实时测量和调控尤为重要。测温人员要具备专业技术水平和高度的责任心,测温工作要求时间上的连续性,所以要制定人员轮流监测制度,切勿超负荷作业影响人员的积极性,降低温控的效率。

4.3 混凝土施工后混凝土养护施工流程

为防止混凝土工程出现开裂情况,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工作必不可少。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在施工完成后立即采取养护措施,养护过程主要是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控制,经温度变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养护时间要根据不同混凝土原料配制状况进行合理掌控。

参考文献:

[1]汪胜旺.建筑工程脚手架施工策略优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02):12-13.

[2]桂彬.对某学校房屋建设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与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17(8):156-157.

[3]张喜滨.浅谈建筑节能技术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8,2:100.

[4]林竹华.住宅建筑节能检测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l3:43.

[5]张延忠.建筑施工中的节能管理[J].建设科技,2005:92-93.endprint

猜你喜欢

施工流程外加剂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改善探讨
某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控制技术
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市政道路砂砾换填施工技术的应用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试议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桥施工中的应用
就当前混凝土技术在道桥施工应用中的分析
混凝土外加剂在商品混凝土中应用初探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及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