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文段写作密码 仿写习得表达方法
2017-11-07林传
林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笔者认为,要做到读写结合,教师首先要破解课文的写作密码,引导学生以课文为例,进行仿写。而自然段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善于抓住自然段的读写结合点进行训练,引导学生习得表达方法,做到语句通顺连贯,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一、破解文段的组合规律,做到言之有序
生活是纷繁复杂的,把纷繁复杂的生活有条有理地诉诸笔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文章只有做到逻辑严密,条理清楚,才能与读者很好地对话,否则会造成读者阅读的障碍或理解的分歧。学习写文章,要做到言之有序,必须引导学生认识文段中句子之间的内在关联,弄清句子的组合规律,然后适时指导学生模仿课文中段的组合形式,进行仿写训练,让读和写有机结合起来。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第八自然段就是“总分段”的范例。文章先说“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然后从“颔首低眉”“目光炯炯”“紧握双拳”“凝视远方”等方面具体分述,写出了兵马俑之“精美”。学习这个段落后,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文插图,展开想象的翅膀,仿照本段结构和句式写一段描写兵马俑的自然段。这样既能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进一步感受兵马俑之“精美”,又通过仿写,学到了文段的写法,做到了言之有序。小学课文中,有多种常见的构段方式,如,因果段、并列段、方位段……我们要有意识地揭示规律,让学生加以体悟,联系实际,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为此,笔者常常启发学生:“这段话如果换你来写,你怎么做?”“哪种写法更能清楚地表达当时的情景?”“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当学生通过练习,感受之,斟酌之,积累之,掌握了这些构段方式,并在平时的作文中加以运用,那么,他们的习作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言之有序。
二、破解句子的内容密码,做到言之有物
一个自然段一般围绕一个意思写,用几句话把这个意思表达清楚,做到内容具体。自然段的内容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自然也就丰满起来了。怎样把自然段的内容写得丰富起来呢?曹文轩说:“写文章就是折腾文字。”我们可以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找到密码,体会作者是怎么“折腾文字”的。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为例,文中是这样写鱼的:“鱼成群結队地在珊瑚丛中游来游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了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很多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第一句先从鱼成群结队写起,写出鱼的数量之多,第二句、第三句接着从鱼的不同形态写鱼的种类多,第四句最后以看鱼的感觉“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写感受到鱼多。自然段前三句写的是看到的鱼多,最后一句写感觉到的鱼多,是从不同的角度写鱼的。看到的鱼多又是怎么写的呢?先写鱼的“数量多”,接着写鱼的“种类多”,从鱼的数量写到鱼的种类,先整体后部分,进而写出海里“鱼多”的特点。句子按照“看到的”和“感觉到的”的顺序来写,角度分明;按照先数量后种类的观察顺序写出鱼多的特点,内容丰富具体,不失为一个描写“物多”的经典范例。以此为例,引导学生仿写公园里的花。怎样写花呢?先写花的数量,再写花的种类,写出看到的花很多;然后,写一写看花的感觉,再次写出花多的特点。这样,围绕“花多”这一中心,从花的数量写到花的种类,再写到看花的感觉,就能把花多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了。其实,写具体就是言之有物,就是在文字上做加法。围绕一个事物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写,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就丰富了,文章也就具体多了。
三、破解文段的抒情诀窍,做到言之有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用真情实感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体验。”对此,许多教师会告诉学生:写文章首先要注重感情的积累,平时用心去感受生活,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其次,要学会带着感情去写文章,把积累的情感灌注到笔下,以我手写我心,这样的文章才能感动人。教师这样把“武功秘籍”倾囊相授,学生该会写一手感情真挚的文章了吧?其实不然。大部分学生写的作文还是文字枯燥,情感干瘪,自己不爱看,教师不爱改。怎么办呢?我们还是秉承“读写融通”的原则,搜集一些在抒发情感方面有代表性的自然段,与学生一起破解其中的奥秘。比如,《月光曲》文段:“皮鞋匠静静地听着……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得出:原来可以通过写景来表现内心的情感,可以写现实的景物,也可以写想象或联想的景观,来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写文章的时候,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得具体,并能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在引导学生阅读、体悟文章的范式之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练习:“班主任说周六会到我家“做客”。听到这个消息,我呆呆地望着窗外, ?摇?摇?摇?摇?摇?摇。”此例,笔者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进行构思:“我”呆呆地望着窗外,会看到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看到这些景物,“我”会产生怎样的联想……因而,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掌握“融情于景”的写法。引导学生模仿优秀的范例,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段落,这是习得表达方法的重要途径。
读写融通,首先要从认识自然段,写好自然段开始。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吸收自然段的习作营养,笔者还要求学生背诵、默写优秀段落,并加以评析。从读学写,以写促读,真正做到“读写融通”。
选作课文的文章,不但是作者的精心之作,更经过编者的用心编改,因此,绝大多数文质兼美,堪称文章之典范。解读课文,破解课文的写作密码,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表达的秘密,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规范表达的方法和范例。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把领悟到的作者的写段技巧运用到另一结构相似的句段中去,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能快速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连江县文笔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