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2017-11-07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
老话讲,“人穷志短”。对于脱贫攻坚来说,志短,人必穷。
有志者,事竟成。纵观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凡有“志”而又愿为之努力奋斗者,“事”多少都可以“成”。
反之,若是心中斗志不振、理想凋零、目标模糊,则人生往往陷于困顿而不可自拔。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态度定理”——你有怎样的态度,就将获得怎样的人生。
对扶贫开发工作者而言,灵活运用这条定理,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为扶贫要先扶志,而“志”,即态度。
在福建宁德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就以“弱鸟先飞”强调了扶志对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弱鸟先飞”,就是说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首先要有“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你不愿意“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现在,一些地方出现干部作用发挥有余,群众作用发挥不足现象,“干部干,群众看”“干部着急、群众不急”。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对策——
要注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劳致富,勤俭持家。
要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强化家庭成员赡养、扶养老年人的责任意识,促进家庭老少和顺。一个健康向上的民族,就应该鼓励劳动、鼓励就业、鼓励靠自己的努力养活家庭,服务社会,贡献国家。
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改变简单给钱、给物、给牛羊的做法,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不大包大揽,不包办代替,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当前,重庆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阶段,特别是18个深度贫困乡镇,正集中精力攻克坚中之坚,尤其需要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本刊组织这组报道,正是希望通过这些生动的案例和观点的交锋,能够助推脱贫攻坚由外而内、决战决胜。
☆现象
“吹糠见米”,只看眼前
【表现】
“扶贫项目再好也不想搞;扶贫救济再少也等着要”——面对真正“管长远”的“造血式”帮扶,极少数贫困群众意兴阑珊,却将雪中送炭的“输血式”帮扶,误认作就是扶贫开发的“常态”。
【倾述】
提起扶贫开发中的“扶志”问题,退休干部老桂就像被揭开了“旧伤疤”,在电话里对笔者大声说:“这个问题,我有一肚子话要说!”
老桂今年已入花甲,退休前一直扎根渝西片区,在乡镇基层工作了30余年。
其间,老桂在长达20余年的时间里,持续参加扶贫开发工作,见证了绝大部分帮扶对象从深度贫困迈向温饱,又从温饱迈向小康生活的喜人过程,却也看到极少数贫困户“志短”导致“人穷”的尴尬。
“我参与扶贫开发20余年,碰到过不少‘志短的例子。”老桂说。有一次,为帮助当地贫困户提升“造血”能力,他所在的镇党委、政府花了大价钱,从外地引进了一批优质桃树和一批山羊,免费分发给当地贫困户种植和喂养,又承诺将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对此,大部分贫困户点头称道,欣然接受了树苗和羊仔,在干部帮助下启动“造血”计划。
却不想,有一些贫困户不愿参与。
当时,老桂和同事们专程登门,询问这些贫困户:“果树和羊仔都不要你们掏钱,技术指导也免费提供,为啥子你还是不想动?”
有一个贫困户的回答,让老桂和同事们哑然:“果树和羊子都要我管护,还不能很快见效——像以前那样送钱送油送米面才好,比较‘方便。”
“贫困帽子”,就是“红利”
【表现】
和绝大部分人不同,极少数贫困户将“贫困”的帽子视作一种“红利”。在这样的“负向”认识下,他们对于任何试图帮助自己脱贫的“正向”努力,自然都心怀抵触。
【倾述】
网友“己所不为”是一名年轻的乡镇干部,现在渝东北一个偏远乡工作。
在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声中,“己所不为”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和同事们一起转战连绵群山,希望以自己的努力帮助当地贫困群众改变命运、过上更好的生活。
然而,对于他们的好意,极少数贫困群众却泼了一盆“凉水”。
去年春天,为了激励贫困户参与脱贫产业项目,“己所不为”和同事们一起,对一个行政村的建卡贫困户进行了集中走访。
其间,大部分贫困群众表示:“现在政策好,我们也该加倍努力,争取早日摘了‘贫困帽。”
来到一户建卡贫困户家,“己所不为”和同事们继续苦口婆心:“大哥,你和大嫂都有劳动力,家里老人孩子也没灾没病,只要找到合适的产业项目,一定可以很快‘摘帽……”
闻言,这位贫困户却不喜反忧:“不摘‘贫困帽,我还可以得到些实惠。要是摘了‘帽,到手的好处岂不是都飞了?”
看到这位贫困户严肃的表情,“己所不为”無言以对。
“习惯”贫困,惰性依赖
【表现】
长期穷困的生活,有时候竟然也会成为一锅杀死青蛙的“温水”——一旦“适应”了这样的生活,贫困户就很容易安于“饿不死、过不好”的现状,并且将任何试图改变现状的努力,都视作“额外”和“不必要”的成本。
【倾述】
在渝东北片区工作的女干部林大姐,碰到过这样一件闹心事——
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林大姐和一名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endprint
结对之初,林大姐为贫困户想了不少增收致富的招,希望帮他家脱贫摘帽。
面对林大姐的建议,这位贫困户却总是瞪着充满紧张的双眼,问问这、问问那,就是不肯点头参与。
林大姐初战未捷,只得回去继续琢磨其他“妙计”。
一天上午,林大姐又来登门。
来到门口敲敲门,却无人开门。
林大姐有些郁闷,抬手看看表:已经上午10点过了。
“出门了?这也不是赶场的时候,会到哪去呢?”她念叨着,转身正欲到下一户走访。
却不想,贫困户家的门“嘎吱”一声开了。
“你这不是在家么?怎么老不开门?”林大姐急急回到门前。
只见这位贫困户睡眼惺忪。
“你睡到现在?”见这架势,林大姐心里又急又气,“有这功夫睡懒觉,为啥子不早点起来做活路?”
闻言,这位贫困户双手一摊,振振有词道:“我从小家里就这么过,为什么要改?”
就这一句话,竟让林大姐心里堵了好些天。
有心无力,自暴自弃
【表现】
买猪仔、树苗要启动资金,搞特色种养殖需有技术基础,开办农家乐要有经营管理经验,从事任何致富项目都必须面对相应的市场风险……这些“门槛”,让不少贫困户望而兴叹。
【倾述】
一次到渝东南片区采访,笔者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为动员当地贫困户参加一个特色产业项目,一群乡、村干部当起了说客,进村入户、逐户走访动员。
对于干部们宣传的项目,大部分贫困户很支持,竞相表示愿意参加。
怀着“胜利在望”的喜悦,干部们敲响了又一户贫困户家的门。
当他们苦口婆心地介绍完项目增收前景之后,这位贫困户的反应却很冷淡。
“大哥,有什么难处尽管说。”干部们关切地问道。
只见这位贫困户摇了摇头,轻声道:“我种过布朗李、养过猪,还摆过地摊卖过蜂蜜……能增收的法子,我都试了,却都赔了钱,还欠了不少债。现在,你们又来动员搞什么特色养殖,可是我一没本钱二没技术,怎么整?”
“大哥,你莫气馁噻,要说钱,政府有扶贫产业补贴;要说技术,你可以慢慢学——我们一起想办法,出路总是有的。”干部们劝道。
聞言,这位贫困户反驳道:“万一又赔了怎么办?我可是遭整怕了。算啦,我这人天生就是一条穷命。你们请回吧……”
当天夜里,满脸倦容的干部们离开时,这位贫困户依旧没有答应参与项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