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祛腐生肌法用于肛周脓肿及肛瘘术后效果观察

2017-11-07王广成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腐生生肌肛肠

王广成

(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肛肠科,河南 漯河462000)

祛腐生肌法用于肛周脓肿及肛瘘术后效果观察

王广成

(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肛肠科,河南 漯河462000)

目的:观察祛腐生肌法用于肛周脓肿、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及改善肛肠动力学的效果。方法:103例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均给予生肌玉红膏换药,观察组加用生肌红粉膏纱布换药。结果: VR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肛肠动力学指标ARP、RRP指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肌红粉膏联合生肌玉红膏纱布用于术后能够缩短肛周脓肿及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效果较好。

肛周脓肿;肛瘘祛腐生肌法;对照治疗观察

肛周脓肿、肛瘘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也是属于肛管炎症、直肠炎症的急性期、慢性期的病理过程,临床主要通过手术治疗,由于部位的特殊性,术后创面的愈合时间对于疾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1],本研究在肛周脓肿、肛瘘术后用生肌红粉膏联合生肌玉红膏纱布换药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3例,均为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肛周脓肿、肛瘘术后患者,经实验室检查、直肠指诊、瘘管造影等检查确诊,符合肛周脓肿、肛瘘的诊断标准[2]。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26~61岁,平均(43.21±4.11)岁;病程0.6~4.9年,平均(2.71±0.04)年。观察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25~62岁,平均(43.33±4.21)岁;病程0.6~5年,平均(2.77±0.06)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开放创面、抗炎、软化大便等常规治疗,换药前均应用洗必泰局部消毒。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生肌玉红膏纱布(15%的生肌玉膏,加入200目红粉,均匀搅拌,成膏后制成药用纱布)换药,日1次。

观察组前期用15%的生肌红粉纱布换药,腐肉去除,创面生成新鲜的肉芽组织时改用生肌玉红膏纱布(白芷15g,甘草36g,当归身60g,瓜儿12g,血竭12g,轻粉12g,蜂蜡60g,紫草6g,麻油500g,成膏后研末制成药用纱布)换药,日1次。

两组均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

3 观察方法

疼痛改善情况。依据疼痛描述量表(VRS)评价疼痛改善情况[3]。0分:无疼痛;1分:轻度疼痛,可忍受,对生活及睡眠质量无影响;2分:中度疼痛,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疼片,影响睡眠及生活;3分:重度疼痛,疼痛剧烈,必须服用止痛药,对生活及睡眠造成严重影响,出现被动体位及植物神经紊乱。

肛肠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4]。采用肛肠压力监测仪评价肛肠动力学指标,包括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直肠静息压(RRP)。

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值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依据创面愈合情况评价临床疗效[5]。痊愈:创面愈合,疤痕坚硬,无溃烂发生。显效:创面缩小大于75%,症状显著缓解,创面有新生肉芽组织。有效:创面缩小25%~75%,症状有所改善,创面有新生肉芽组织。无效:创面缩小小于25%,或者症状无改善,创面无新生肉芽组织。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VR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VRS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VRS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2d 治疗7d 治疗14d对照组 51 1.56±0.55 1.20±0.49 0.19±0.04观察组 52 1.57±0.59 0.61±0.22△ 0.07±0.03△

两组肛肠动力学指标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ARP、ALCT、AMCP、RRP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ARP、ALCT、AMCP、RRP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ARP(kPa) ALCT(s) AMCP(kPa) RRP(kPa)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2 16.77±0.79 13.01±0.66* 36.67±1.79 38.21±1.80* 12.87±1.30 14.36±1.55* 3.68±0.51 2.10±0.20*观察组 52 16.79±0.81 14.91±0.71*△ 36.68±1.81 38.27±1.76* 12.89±1.29 14.31±1.52* 3.69±0.52 2.99±0.31*△

6 讨 论

肛周脓肿形成的主要原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多种病菌混合感染,导致肛腺感染,进而扩散形成,肛周脓肿的长久不愈又会导致肛瘘的形成,而肛瘘如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又会引发脓肿的发生,加重病情[6]。

肛周脓肿、肛瘘属中医“痔漏”范畴,主要是由于饮食不洁,外感内伤,阴阳失调,气血两虚,陷脉为瘘,疮穿脓汁不尽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肛周剧痛,触之硬结,但有波动感,乳头状突起,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7]。

手术是治疗肛周脓肿、肛瘘的主要方法,但手术治疗后。由于部位的特殊性,创面并不能进行封闭,常需开放,但创面的开放,增加了污染的发生率,使创面长期处于感染-修复的过程中,延长了创面的愈合时间。因此,缩短术后创面的愈合时间对于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8]。中医认为,肛周脓肿、肛瘘术后的创面属于热、湿、瘀证,治疗时应以活血通络、除湿止痛为主。生肌玉红膏是活血生肌的代表方,出自《外科正宗》,具有消肿润肤、生肌止痛的功用[9]。方中白芷活血生肌,消肿排脓止痛,多用于治疗痈疽疮疡。《日华子本草》谓其“治目赤胬肉,破宿血,补新血,痔瘘,排脓,止痛生肌”。药理研究表明,白芷能够改善微循环。加快皮肤新陈代谢,有效抑制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甘草调和诸药,益气补中,解毒止痛,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当归身补血。血竭散瘀止血,生肌敛疮,定痛,能够抑制真菌,增强凝血功能。轻粉杀菌,通大便,能够抑制肠壁细胞的代谢,抑制真菌,《本草正》谓其“治瘰疬诸毒疮,去腐肉,生新肉”。蜂蜡解毒生肌,止血镇痛,现代药理表明其具有抑菌抗腐的作用。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多用于治疗血热毒盛、疮疡等症,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的作用,通过局部给药能够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症,促进肉芽生长及伤口愈合。麻油含有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能够加快细胞分裂,同时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诸药合用,祛风除湿,舒经活络,消肿止痛[10]。《外科大成.生肌》指出“腐不尽不可用生肌”,故在治疗前期使用生肌红粉纱布,红粉属于祛腐生肌药,是一种氧化汞和硝基汞的化合物,具有抗菌、促进创口愈合的功用[11]。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7天、14天后V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ARP、R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证实生肌玉红膏能够,改善肛肠功能,红粉联合生肌玉红膏能够更为有效的增加巨噬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基质的溶解,加快创面细胞的凋亡有关,这与鲁昌辉研究结果一致[12]。

综上所述,生肌红粉膏联合生肌玉红膏,能够缩短肛周脓肿、创面愈合时间,恢复肛肠功能,效果确切。

[1]徐照秀,陆坚,吴帅军,等.加味苦参汤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5,22(3):299-300.

[2]谢飞.祛腐生肌汤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和肛肠动力学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5,35(8):1912-1914.

[3]梁伟成,陈祖彦,向爱民,等.通便痔愈汤联合祛腐生肌膏对肛肠病术后创面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20(3):314-315.

[4]梁卡军.祛腐生肌汤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J].国医论坛,2016,31(6):31-32.

[5]王海东.中医祛腐生肌法促进肛周脓肿及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6,4(11):138-139.

[6]严根华,郑兰军,徐朝辉.五味消毒饮加味熏洗促进痔疮术后创面愈合[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1):4.

[7]熊书华.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祛腐生肌膏对肛肠病术后创面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6,36(1):24-26.

[8]许立明.祛腐生肌汤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及肛肠动力学影响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2):116-117.

[9]龙梅,额尔灯毕力格,特日根白乙拉.蒙药外用软膏促进痔疮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0):65.

[10]张玉茹,李非,刘连成,等.肛瘘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3,21(8):623-625.

[11]张晶,姚昶,尹恒,等.生肌玉红膏促进下肢慢性创面愈合257例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13,54(1):35-38.

[12]鲁昌辉.中医祛腐生肌法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及肛肠动力学变化研究[J].四川中医,2014,32(11):62-64.

R266.5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7)09-1086-03

2017-04-20

猜你喜欢

腐生生肌肛肠
利用腐生线虫加速替代疫木中松材线虫种群数量研究
中华腐生牛肝菌实现人工室内栽培
ε-聚赖氨酸对腐生葡萄球菌细胞结构与能量代谢的影响
Advances in the Study on "Simmering Pus and Forming Flesh" in Treating Anorectal Diseases by External Treatmen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枯叶里的“腐生精灵”
常见肛肠疾病的诊治
自制生肌玉红膏联合中药坐浴治疗肛裂临床疗效观察
象皮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作用研究
活血润肠汤治疗肛肠术后便秘40例
中医护理干预肛肠术后患者排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