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保护套联合弯盘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2017-11-07潘春丽李珍贾明阳
潘春丽,李珍,贾明阳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 广州510260)
切口保护套联合弯盘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潘春丽,李珍,贾明阳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 广州510260)
目的探讨切口保护套联合弯盘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 (术中使用一次性切口保护套联合弯盘)和对照组 (应用无菌纱布垫联合弯盘对切口进行保护)。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周围布单浸润面积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切口保护套联合弯盘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切口保护套;弯盘;剖宫产;效果;安全性
近年来,随着麻醉安全性和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二胎政策的开放,剖宫产术已被广泛应用。接受剖宫产的产妇承受着剖宫产手术创伤、切口感染、术中出血、住院时间长等问题[1]。因此,如何在剖宫产术中减少手术创伤、切口感染、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是手术医生和护士关心的问题。研究[2-3]表明,切口保护套在手术中能降低手术感染率,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但关于切口保护套在产科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情况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切口保护套联合弯盘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对手术创伤、切口感染、术中出血、手术时间等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0例,60例产妇术中使用切口保护套,60例产妇术中不使用切口保护套。入选标准:①单胎、足月分娩者;②既往无剖宫产、腹部手术史者;③年龄20~40岁;④均为日间择期剖宫产手术;⑤术后留置镇痛泵。排除标准:①具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②既往存在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者;③具有双子宫、残角子宫、子宫纵隔等生殖道畸形者;④术中以及术后频繁应用促进子宫收缩药物以及发生产后出血等并发症者;⑤观察期间失去联系者。手术由同等资质医生进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术前准备,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我科使用的是北京航天卡迪技术开发研究所生产的HK-200/210-200/100(B)型号切口保护套及绍兴振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塑料腰形弯盘。
1.2.1 研究组 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手术单后,在切口处粘贴手术贴膜,使切口处皮肤和手术巾紧密贴合,无空气。打开腹膜后将湿水后的切口保护套的弹力圈回收后放入腹腔,双人同时均匀用力将切口保护套上端固定圈向外下方折叠,动作要协调对称,折叠后上端固定圈下边平整压在切口皮肤贴膜上。打开子宫腔后,用弯盘的小弯侧紧贴住切口保护套边缘接住流出的胎膜、胎粪、羊水等,用吸管迅速吸净弯盘内液体,胎儿娩出及胎盘娩出时溢出的液体同样用此法处理,防止外流。清理好腹腔关腹膜前取出切口保护套,双人双手同时紧扣上端固定圈向内上方翻转两圈后,伸手入腹腔内抓住腹膜下端弹力圈回收后往外轻轻拉出切口保护套即可。
1.2.2 对照组 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手术单后,在切口处粘贴手术贴膜,打开腹膜后常规应用无菌湿纱布垫对切口进行保护,不放置切口保护套,打开子宫腔后,用腹壁拉钩拉开下方腹壁后,用弯盘小弯侧紧贴下端腹部切口接住流出的胎膜、胎粪、羊水等,用吸管迅速吸净弯盘内液体,胎儿娩出及胎盘娩出时溢出的液体同样用此法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浸湿切口周围布单的情况、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随访时间为6个月。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产妇手术均成功,术后未出现大出血。入组产妇孕37~42周,年龄21~38岁,均为初产妇及采取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头盆不称25例,臀位19例,羊水过少22例,羊水过多5例,妊娠合并高血压症14例,妊娠合并糖尿病11例,社会因素24例。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妇的年龄分别为 (27.5± 2.6) 岁、 (27.8 ± 2.8) 岁, 孕周分别为 (38.8 ± 2.4) 周、(39.0 ± 1.1) 周, 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研究组伤口感染者0例,对照组1例,由于例数少,未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的切口周围布单浸润面积较对照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的剖宫产手术情况比较 (n,±s)
表1 两组的剖宫产手术情况比较 (n,±s)
布单浸润面积(cm2)研究组 60 0 38.8±2.4 35.8±2.3 221.5±15.6 4.5±1.6 203.8±12.3对照组 60 1 39.0±1.1 40.4±6.2 267.8±20.2 4.3±2.1 356.5±20.5 P-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n伤口感染(n)孕周(月)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天)
3 讨论
切口保护套有良好的防水及导引作用可使液体顺畅地流出切口,而弯盘的使用使大量涌出的液体得到很好的缓冲,使吸引器能及时并充分地进行吸引,降低了羊水栓塞的风险,也避免了液体溢流浸湿布单,同时切口保护套紧密贴合腹部切口,防止羊水胎膜污染切口,降低了切口感染及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也大大提高了产妇的舒适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布单浸润面积少,其原因与切口保护套的特点有关。切口保护套具有以下优点:①主要材质为硅胶及聚乙烯薄膜等,不良反应少,具有弹性变形和弹性恢复功能,可通过卡环及管道弹性变形,进入手术切口并嵌卡于切口中,并通过其弹性变形从切口中取出。切口保护套安放、定位、取出操作方便简单,安全可靠[4]。②切口保护套对切口周围组织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具有较好的撑开性,可满足基本手术视野要求,无需再使用腹部牵开器,避免了手术器械对切口周围组织的机械性损伤。有研究[5]表明,相对反复消毒的金属牵开器,一次性切口保护套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③切口保护套可使整个切口受力比较均匀,可有效避免局部过度牵拉和减少脂肪组织水分丢失,减轻脂肪组织脱水情况。④扩大手术视野,为胎儿的出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通道,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⑤保护套自切开腹膜后放置于盆腔内,保护套下缘紧贴膨大的子宫,上缘包绕切口至皮肤,使子宫内容物 (羊水、胎儿、胎盘、胎膜)完全被隔离在腹腔及腹壁外面,从而防止子宫内膜的种植及侵袭,防止和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没有出现伤口感染情况,对照组出现1例伤口感染,由于例数少,未进行统计分析。有研究[6]表明,手术时间长是剖宫产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切口保护套的使用能减少手术时间,进而降低感染的风险。
本研究中,对照组常规应用无菌纱布垫联合弯盘对切口进行保护,其效果相对较差的原因是:①由于器械的反复插入、摩擦,造成术中出血量增加,血液沿手术器械流至操作点,影响术野观察,不能很好地辨认组织结构,对精细操作造成不良影响。廖雨琴[7]的研究表明,反复的器械摩擦是切口感染的原因之一。②切口渗血,尤其是肌肉渗血多见,导致切口愈合不良。③切口暴露,子宫内容物 (羊水、胎儿、胎盘、胎膜)污染切口周围组织,增加手术后发生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羊水栓塞的风险。④溢出的子宫内容物未得到及时吸引,影响视野,同时大面积浸湿切口周围布单,降低了手术安全性。⑤使用腹部拉勾易导致局部过度牵拉情况的出现,增加了胎儿娩出时损伤的危险。
张云梅等[8]的研究显示,剖宫产术中应用切口保护套能有效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本研究中,研究组使用切口保护套联合弯盘不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浸湿布单的面积均低于对照组,而且无术后切口感染,显示切口保护套联合弯盘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好,切口保护套联合弯盘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短期效果显著。由于本研究中样本量和随访时间的限制,切口保护套联合弯盘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1]赵书燕.1124例剖宫产手术原因分析 [J].山东医药,2015,55(26):107-108.
[2]张露平,王恩杰,张生澎,等.切口保护套在无气腹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9,10(5):346-348.
[3]叶国麟,杨劼,古卫权,等.切口保护套在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2):945-947.
[4]刘梅芳,张丽雅,张兰梅.切口保护套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J].全科护理,2013,11(23):2149-2150.
[5]黄晓萍,潘阳建,谭灿亮,等.切口保护套预防开放性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 [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6):388-392.
[6]韩淑波.剖宫产后切口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2):60-62.
[7]廖雨琴.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J].中外医疗,2013,32(6):76-77.
[8]张云梅,王强,房淑丽.剖宫产术中应用切口保护套及术后改良式阴道清拭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 [J].临床研究,2015,21(13):53.
Application of Lap-Protector Combined with Bending Plate in the Cesarean Section Operation
PAN Chunli,LIZhen,JIA Mingyang(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6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ap-protector combined with bending plate applied in cesarean section operation.Methods120 cases of puerperae with cesarean s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sterile gauze pad combined with bending plate to protect the incision,while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disposable lap-protector combined with bending plate during operation.ResultsThe intra operative blood loss of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area of soaked medical sheet around incision was significantly fe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operation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wo groups in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P>0.05).Conclusions Lap-protector combined with bending plate applied in cesarean section operation has good efficacy and safety.
Lap-protector;Bending plate;Cesarean section;Efficacy;Safety
R473.71
A
10.3969/j.issn.1674-4659.2017.10.1447
2017-02-18
2017-05-21
潘春丽 (1987-),女,广东茂名人,本科学历,护师,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
(责任编辑: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