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廷紫砂器的源流

2017-11-07于富春

中华书画家 2017年10期
关键词:珐琅宫廷宜兴

宫廷紫砂器的源流

“荆砂璞玉”说的是宜兴紫砂器。宜兴古称荆溪,位于黄海与东海之滨,苏、浙、皖三省交界的太湖西岸,自古山清水秀,有着“万古灵迹”之美誉。三亿年前的地球在从冰河时代向无冰时期的转变,远古的宜兴是滨、海、湖、沼泽多种地貌,远在白垩纪末,距今一亿年左右,古宜兴地区有恐龙活动的遗迹。经数亿年地球内、外力相互作用(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远古宜兴从一片汪洋,形成丘陵和山脉,是海底地震导致海底岩石断裂使得海床隆起,形成薄叶状和鳞片状叠加矿层,山体内聚集了坚硬的页岩、砂岩、泥岩和溶岩,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螺蚌类极为丰富,伴随地壳内外力作用,形成了鳞片状页岩,这就是今日宜兴黄龙山的紫砂矿。蕴藏在宜兴黄龙山及周边地区的紫砂矿中含有丰富的铁、石英、云母和大量的有机矿物油脂,形成不同颜色的矿层。也正是宜兴的岩溶地貌,构成特殊的地理结构,所以宜兴紫砂具有五色土和珠玉的美称,是大自然赋予宜兴紫砂器的天然造化之美。

一、紫砂纳茗如伴君

茶壶,唐宋时称为“注子”“执壶”,但只是用来煎水煮茶,人们开始用紫砂茶壶沏茶,多在明代中期前后。紫砂陶器发端于北宋中期。宋代品饮、斗茶是士大夫阶层风雅生活的一部分,传苏轼被贬官到常州,从政之余,生活中有两大乐事,即“晨兴半炷茗香”、“客至汲泉烹茶”,当时文人品茶追求所谓的茶事四绝:一是茶叶要当时的阳羡紫笋贡茶(宜兴茶中极品),二是煮茶要用上好的金沙泉水(宜兴玉女潭中天然泉水),三是要用宜兴上乘的紫砂铫(壶),四是用桑树叶当柴烧火煮茶。关于宜兴品茶,唐宋名家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句,唐卢仝:“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唐白居易曾任苏州刺史,应邀参加常州、湖州共同举办的茶山境会,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童俱绕身……青娥对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宋欧阳修:“溪山击鼓助雷惊,逗晓灵芽发翠茎。摘处两旗香可爱,贡来双凤品尤精……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馀情。”诗中紫瓯指宋代著名的茶器兔毫盏、紫盏。宋梅尧臣:“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宋苏轼:“敲火发山泉,烹茶避林樾。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苏轼一生颠沛流离,仕途坎坷,有文献记载苏轼曾四次到宜兴,眷恋如诗如画的荆溪美景,曾感慨道:“吾来阳羡,船入荆溪,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欲,逝将归老,殆是前缘……”并有“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但归宿阳羡、隐居宜兴,竟成了他一生未竟之梦!苏轼还曾设计一款“东坡提梁壶”,写下“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潇洒诗句。他是文人品茶赏壶的先驱者。但宋代紫砂器多用于盛水、煮水器皿,制作工艺是手工拍打捏制而成,工艺较为粗糙。

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九月,诏令“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废止进贡“大小龙团茶”,茶叶的加工和饮茶方法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末茶法正逐渐被全叶冲泡的芽茶法所替代,因而茶具的造型和艺术风格,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个较大地转型。紫砂器品茶明清逐渐兴盛,明嘉靖后官宦文人追求壶的“雅趣”,文人画家多以品茶及茶具绘入画中,清代帝王对紫砂器制作的艺术化、人文化,对紫砂陶艺当今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起到绝对的推助作用。

明末诸生周高起(?-1645)博学广闻,痴迷茗壶。其著录的《阳羡茗壶系》是中国第一部论述紫砂茗壶制作工艺、历史、名家的专论之作。开篇言道:“陶曷取诸?取诸其制,以本山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不但杜工部云‘倾银注玉惊人眼’,高流务以免俗也。至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世日趋华,抑足感矣。因考陶工、陶土而为之系。”周高起文中强调紫砂器以本山土砂能发其真茶之色香味,本山即指宜兴黄龙山,比较山外土砂判若云壤,其陶土自成一系。

二、文人怡情品茶鉴画

品茗、赏书、鉴画是文人常见的休闲雅事。记载明代饮茶方式及茶具的文献很多,许次纾《茶疏》中云:“未曾汲水,先备茶具,必洁必燥,开口以待。盖或仰放,或置磁盂,勿竟覆之案上,漆气食气,皆能败茶。先握茶手中,俟汤即入壶,随手投茶汤,以盖覆定,三呼吸时,次满倾盂内,重投壶内,用以动荡香韵,兼色不沈滞,更三呼吸顷,以定其浮薄,然后泻以供客,则乳润清滑,馥郁鼻端。”非常讲究茶具干燥清洁,沏茶投放茶叶的程序。明代屠隆《茶说》对饮茶器具要求更是精美:“器具精洁,茶愈为之生色。用以金银,虽云美丽,然贫贱之士未必能具也。若今时姑苏之锡注、时大彬之砂壶、汴梁之汤铫、湘妃竹之茶灶、宜成窑之茶盏,高人词客,贤士大夫,莫不为之珍重。即唐宋以来,茶具之精,未必有如斯之雅致。”还在《考槃馀事》强调品茶情趣“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识其趣,一吸而尽,不暇辨味,俗莫大焉”。自古既有“以茶利礼仁,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的儒家思想。陆羽在《茶经》中提出的“精行俭德”的观点完全与儒家伦理观念一脉相承。明代中期以后,外有国家存亡危机,内有安身立命之困扰,文人处境,或避开仕途与世无争,或恬退归隐,追求禅悦,纷纷以茶为性灵之寄托,文人墨客相聚,挥毫泼墨,品茗思韵,以茶助诗兴。禅宗的“淡泊明净”的空灵的思想,与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自然适意,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不谋而合,所以文人参与紫砂壶制作并非附庸风雅。

宜兴比邻苏州,苏州是吴文化中心,据晚明文徵明的曾孙文震亨《长物志》记载,在当时吴地的风俗里,大户厅堂内都悬挂名人字画,而且一年四季要经常替换。明清时期工艺美术及绘画的繁荣,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最初,文人绘画的目的并不是面对社会的需要,而是文人间自我消遣、抒发情怀的手段,作品也仅在文人画家们诗画唱和中相互传赠,但当文人的绘画作品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并且经过商人们的买卖收藏,就具备了商品的价值,而文人雅集品茗又成为文人骚客寄情山水赏画赋诗的最佳佐伴之一。

明嘉靖、万历年间一批官宦文人和书画名家如吴门四家中的唐寅、文徵明,以品茗为题绘制的《事茗图》卷,青山环抱,林木苍翠,溪流潺潺,参天古树下,茅屋里一人正聚精会神倚案读书。书案上摆着茶壶、茶盏诸多茶具,边舍内一童子正在煽火烹茶,小溪上横卧板桥,一人缓步策杖来访,身后一书童抱琴相随。画家自题:“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赏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隐迹山林,瀹茗闲居,是当时文人学士捍卫其清逸脱俗品格志向的人文情怀。画中书案上的紫砂茶壶类似东坡提梁壶,已经是煮水、泡茶二者兼用。

[明]唐寅 事茗图 31.3×105.8cm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品茶图》是记录文徵明与友人品茗清谈的写实作品,嘉靖辛卯年(1531)以写真的笔触描写与友人于林中草堂品茗的情景,并题诗:“碧山深处绝纤埃,面面轩窗对水开。谷雨乍过茶事好,鼎汤初沸友朋来。”题跋:“嘉靖辛卯,山中茶事方盛,陆子傅过访,遂汲泉煮而品之,真一段佳话也。”陆子傅即陆师道(1510-1573),明代官员,拜师文徵明,诗、文、书、画,可谓承袭文氏四绝。《品茶图》案几上画有书卷、笔砚,茗壶、茶盏,茶寮内童子烹茶身后还放置茶罐,图中的紫砂壶便是用于泡茶,再现了当时文人品茗清谈的真实情景。

明代文人饮茶风气,极富特色,除要求茶器外,亦对茶品、泉品、茶友、赏器、闻香、插花、择果等有诸多要求,而文人雅士则以拥有属于自己的茶室为要,在书斋一侧建构茶寮,成为文人雅士身份的特征。屠隆《茶说》记载了“茶寮”的形式以功能:“构一斗室,相傍书斋,内设茶具,教一童子专主茶设,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唐寅、文徵明是明代吴门画派的代表,诗、书、画,无所不工,山水、人物、花鸟,亦无一不精,才华横溢,一生好茶,作品中有不少咏茶诗及《煎茶图》《品茶图》《琴士图》等均以茗茶为题材的画作,呈现当时文人幽居品茗潇洒的怡然生活场景。

由于明代饮茶方式的改变,茶具、陈设等也成为了书画、器物,鉴定时代的重要依据。我们再从丁云鹏《煮茶图》(无锡博物馆藏)中看画家对茶具及饮茶场景的描绘,白玉兰树下有一玲珑剔透的太湖石,一位文人打扮的隐士斜倚于紫檀嵌螺钿榻上,目光专注于面前的竹茶炉,旁边一位白发红衣侍者手捧茶点漆盒,另一位仆人弯腰备水。据唐朝诗人韩愈在《寄卢仝》诗中写道:“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可以断定画中的文人便是唐代的饮茶名士卢仝。图中的竹茶炉、茶叶罐、紫砂壶、朱漆盏托、白釉茶盏、青铜香炉、螺钿方盒、紫檀嵌螺钿榻、青铜豆形器、双耳玉杯等器物,虽然点题唐代卢仝《煮茶图》,图中的紫砂煮水壶和竹制风炉及案几上的紫砂大品壶,都表明是按照明代泡茶法在品茶。虽然煎茶风炉最早出现于宋代,但图中这款上园下方以精细湘妃竹编制、内搪抹耐高温泥土竹炉,最早诞生于明朝初年惠山古寺。明初著名诗人、画家王绂与无锡惠山寺僧人性海和尚一边用竹茶炉烹二泉品茗,一边欣赏竹炉,王绂挥毫绘制一幅山水图,题款“九龙山人王绂为真性海上人制”,并题《茶炉诗》云:“僧馆高僧事事幽,竹编茶具瀹清流。气蒸阳羡三春雨,声带湘江两岸秋。玉臼夜敲苍雪冷,翠瓶清引碧石稠。禅翁托此重开社,若个知心是赵州。”丁云鹏《煮茶图》中这款方形煎茶风炉是典型的明代形制,与明画家王问《煮茶图》中竹茶炉大相径庭。古时相传惠山为龙脉所在,像一幅丹青长卷,吸引了历代文人吟诗作赋,乾隆皇帝曾因惠山蜿蜒起伏赞誉惠山为“江南第一名山”。陆羽曾经品评天下名泉评判庐山康王谷洞帘水为第一,无锡惠山新泉为第二,登惠山品“天下第二泉”,惠山自古就有“九龙十三泉”之说,泉水甘甜、清爽怡人,茶得此水皆尽芳香,所以“惠山竹炉煮茶”典故流传以后,明、清两代广为风行。

[清]郎世宁 乾隆岁朝行乐图 305×206cm绢本设色

[清]丁云鹏 玉川煎茶图 124.5×53cm 纸本设色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皇帝十分钟爱竹炉煮泉品茗,他一生六下江南,七次登临惠山。最让乾隆倾心不已的是在听松庵煮泉品茶,特地请人精心仿制两具听松庵竹茶炉,携回北京,并为此题诗:“竹炉匪夏鼎,良工率能造。胡独称惠山?诗禅遗古调。腾声四百载,摩挲果精妙。陶土编细筠,规制偶仿效。水火坎离济,方圆乾坤肖。讵慕齐其名,聊亦从吾好。松风水月下,拟一安茶铫。独苦无多闲,隐被山僧笑。乾隆辛未春,过听松庵,见明僧性海所遗竹炉,命仿制并纪以诗。御题。”此诗亦镌以仿制竹茶炉底部,并流传于今,存于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幅丁云鹏《玉川煎茶图》是明万历四十年(1612)冬季在苏州虎丘僧寮,为王时敏所画。图中卢仝神态安然端坐于青石上,左一赤脚老婢手捧食盒,右一奴仆手拎一款提梁紫砂壶,画中两把紫砂提梁壶均是宜兴窑煮饮器,其造型源自于东坡提梁壶,属晚明常见的造型。画面以嶙峋秀美的太湖石衬托着芭蕉修篁,悠闲恬静,明末文人品茗清谈借以抒发文思。清代曹寅也为丁云鹏《玉川煎茶图》题诗云:“风流玉川子,磊落《月蚀诗》,想见煮茶处,欣然髦扇时。风泉逐俯仰,蕉竹映参差。兴致黄农上,僮奴若个知。”所以卢仝品茗的典故传唱千年而不衰。丁云鹏(1547-1628)为晚明画家,善画人物道释,亦好品茗,曾绘制多幅《卢仝品茗图》。其绘画构图有所变化,茶器陈设亦每每不同,基本以唐代名士卢仝品茶为典故,是明代茶画中具有代表的画家,与董其昌、陈继儒、詹景凤、王时敏诸人交好。唐寅、文徵明、丁云鹏等明代文人的茶画,彰显文人优游茶事,对茶境与茶器陈设的追求,堪称明代文人精通茶道与茶事美学之典范。

三、明代制壶名家与皇家收藏

宜兴紫砂壶可从明代文人茶画中的茶具陈设,看到已经引起了社会上文人、名士的关注。据《阳羡茗壶系》的《正始》云:“供春于给役之暇,窃仿老僧心匠,亦淘细土抟胚,茶匙内中,指掠内外,指螺纹隐起可按,故腹半尚现节腠,视以辨真。”由此可知,明代早期的紫砂壶是手工捏制,后用木模镶接成型,故腹半显有节腠。紫砂茗壶品茶因其材质具有良好的砂性透气,可益茶香而茶汤不腐,得到文人的追捧,明画家王问《煮茶图》中长方倭角提梁壶,与在1966年南京中华门外马家山油坊桥,明代司礼太监吴经墓中出土的紫砂提梁壶,器型大致相同,吴经是明嘉靖十二年(1533)司礼太监,十分宠专权,死后将紫砂壶作为陪葬之物,可见其生前之珍爱。吴经提梁壶是一件极为珍贵且有年代可查的紫砂壶,此时紫砂器已经以贡品进入皇宫并得到皇帝和官宦的青睐。

《长物志》中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继供春之后,万历年间的董翰、赵梁、原畅和时朋(鹏)合称“四大名家”。董翰(约1567-1619),明代万历年间人,字后溪,所制茗壶,作品以文巧著称,是最早创造菱花式紫砂壶的名手。清乾隆年间吴骞所著《阳羡名陶录》说:“董翰始创菱花式壶,赵梁多定制提梁式壶。”元畅,生卒年不详,所制紫砂,以古朴著称。时朋(鹏),生卒年不详,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宜兴制壶高手,系时大彬之父。所制茗壶,以古拙见长。明代陈贞慧《秋园杂佩》卷一:“以云供春之后四家:董翰、赵梁、元畅,其一则大彬父时朋也。”明代陈贞慧(1604-1656),宜兴人,著名散文家,倾万贯家财广结天下名仕,与冒襄、侯方域、方以智合称四公子。生于嘉靖万历年间的制壶大家时大彬,初自仿供春得手,喜作大壶。后与文人名士王世贞、陈继儒、王鉴、王时敏等相交甚厚,受文人画家的影响,如冯可宾在《芥茶笺》论茶具所讲:“或问茶壶宜大宜小?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为迎合文人雅趣,时大彬开始做小品壶,并学习文人画家在紫砂壶上用竹刀镌刻名款,或者画刻年款,这样多名工匠合烧一窑,方便出窑时辨识各自作品。紫砂壶镌刻题款、题诗自时大彬创始后,李茂林、李仲芳、徐友泉等诸多工匠竞相效仿,逐渐形成一种制作风尚,也使紫砂器更增添了文人的特质。

清代竹茶炉

[明]时大彬 雕红髹漆紫砂壶

四、清代“宫廷紫砂器”的“内庭恭造式”催生紫砂器艺术化

首先界定“宫廷紫砂器”的标准:1.清代康、雍、乾三朝,完全按照皇家的意旨制作的紫砂器及文玩;2.专供宫廷使用的御制紫砂器,由宫廷造办处奉行严格的工艺制度,二次装饰制作的紫砂器称之为“宫廷紫砂器”。

明末清初许多良师名匠毕智穷工,成为制壶名家。明万历年间时大彬与清康熙年间陈鸣远两位宜兴紫砂大师,如日月同辉名冠中外,当时就有“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谚语。时大彬弟子邵文金、邵文银也是万历时期宜兴制壶高手,虽没有作品传世,但邵氏家族中邵邦佑的作品进献宫中,刻款“乙酉桂月臣僧宝诚进,邵邦佑制”的珐琅彩壶,从年代考证为康熙四十四年(1705)进贡宫中。康熙中期时,随着海禁的松弛,更多的珐琅器进入中国,颇受康熙皇帝和王公大臣们的喜爱。康熙三十二年(1693),在宫中造办处设立珐琅作,推广研究珐琅彩工艺和釉料,分别在玻璃胎、紫砂胎、瓷胎上绘制珐琅彩。康熙皇帝是一位胸襟开阔而能接受西方科技和西方艺术的开明君主,为引进画珐琅烧制技术、研究提炼画珐琅彩釉料,康熙广纳人才。清宫档案曾有这样的记载,康熙五十四年(1715),意大利的郎世宁亦携来一箱珐琅器来到中国作为赠礼之用。康熙皇帝命郎世宁和意大利人马国贤(Matteo Ripa)参加绘制珐琅彩,直到康熙五十八年(1719)珐琅彩烧制技术基本成熟,所以邵邦佑款的珐琅彩经使用后脱落,表明珐琅彩烧制技艺是在研发初级阶段,制作的还不够完善。紫砂胎画珐琅彩成为康熙朝的审美风格,而皇家宫廷器物的风格往往影响着时代的审美取向。

雍正帝继位后,一方面遵循顺治、康熙二帝“崇儒重道”的传统国策,重视正统儒学,以传统儒家“天人感应”思想为指导,利用“神道设教”进行政治统治。雍正皇帝执政虽然只有13年,对艺术品的审美要求“文雅”“秀气”“素静”“精细”,可称是完美主义者的典范,雍正反对“因循苟且”,主张“着意搜剔”,对待艺术也是如此,苛求尽善尽美。他是儒家正统学说的传承者,将“内圣外王”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视为人生的审美理想。雍正性格孤高,即位前的心境与情趣在《雍邸集》中显露无遗,诗中夜坐曾写道:“独坐幽园里,窗开竹影斜。稀闻更转漏,但听野鸣蛙。活活泉流玉,溶溶月照沙。悠然怡静境,把卷待烹茶。”雍正的文人情怀颇深,喜欢自然、含蓄的美,对艺术追求格调高古,浑然天成,看似无雕琢之痕,实则设计巧妙,大巧若拙,匠心独运,要求将“内庭恭造之式”作为衡量工艺品是否堪用的基本标准。这一点不但从档案中可以随处采撷,而且从清宫遗存的大量雍正朝的工艺品上更能直接体现,雍正时期瓷器及紫砂器的造型,“一改康熙时浑厚古拙之风,代之以轻巧俊秀、工丽妩媚之貌。外形上素有‘线条美’之誉”。雍正时期宜兴窑紫砂器砂质纯净,器型工巧,无论素胎还是仿生器型均以素雅返璞归真为美。雍正时期的宫廷造办处,在描金、仿洋漆、彩漆、填漆、戗金等工艺上成就突出,采用黑漆描金的技法在紫砂胎上绘画,将壶体装饰得金碧辉煌。雍正皇帝特别欣赏紫砂泥色的自然之美,并首创了紫砂本色泥浆堆绘技法,将梅兰竹菊、江南山水用紫砂泥浆绘画,也是雍正朝宫廷紫砂装饰的一大特色。

雍正泥绘四君子图茶叶罐

乾隆款镌刻诗文壶

宜兴窑山水人物图笔筒

乾隆崇尚文人精神,他一生嗜茶,曾曰“君不可一日无茶”,此语表明乾隆皇帝的饮茶生活习惯。清宫档案记载,乾隆皇帝日常最多留用十几种贡茶,龙井茶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乾隆六下江南,四次巡幸西湖天竺、云栖、龙井,观茶作歌与龙井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多幅清代院画所记录的皇帝烹茶品茗画面,足可窥见帝王们对于饮茶这项风雅活动的喜爱。饮茶为繁文缛节的宫廷生活增添了别样的文人雅趣,各种茶事活动也融入宫廷生活,包括紫砂壶在内的各类茶器也因此成为宫廷必需品。

乾隆皇帝喜欢附庸风雅,鼓瑟弹琴,丹青书翰,追求艺术品位与文人情趣,其紫砂器堆绘图案多呈现“采茶、烹茶、品茶”之意境并镌刻御制诗文,如乾隆七年(1742)南巡图中御题《雨中烹茶泛卧游书室有作》七言诗:“溪烟山雨相空蒙,生衣独做杨柳风。竹炉茗椀泛清濑,米家书画将无同。松风泻处生鱼眼,中泠三峡何须辨。清香仙露沁诗脾,座间不觉芳堤转。”钤篆书款“乾”圆形印、篆书款“隆”方形印。这首御制诗文多次被镌刻书写于紫砂器与景德镇御窑瓷器上。乾隆时期紫砂茶具都是成套向宜兴定制的,由造办处各作加以椀漆描金或雕漆剔红、画珐琅彩、泥绘山水图等,乾隆皇帝崇尚华美,所制紫砂器造型俊朗、彩绘华丽,不仅有帝王气度还具有文人气质。

清宫造办处当差者,不仅有各地召募的手艺高超的工匠,更有宫廷供职多年的画院画家、武英殿待诏、武英殿修书处的写字人等。如唐岱是有官衔而专职于画院处的宫廷画家,康熙帝甚赏其画,常召作画,赐称“画状元”,是历三朝的元老画家。乾隆时将宜兴紫砂器制作成文房四宝,笔筒、调砂澄泥砚、砚滴等文玩器具,利用紫砂特有的五色材质泥绘、堆绘荆溪山水图。堆绘工艺始于雍正皇帝,如王原祁、唐岱、黄鼎、张宗昌、董邦达、董诰和工笔花鸟大师恽南田、蒋廷锡、邹一桂等,都是备受赏识画院画家。他们在皇帝的授意下分工合作,各扬所长,相得益彰,雍正、乾隆皇帝把宫廷画家所绘江南山水画技法与瓷胎、紫砂胎相结合,迥异于纸绢的胎釉之间,所画荆溪风景,恰如唐代王维诗句:“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壶、景交融极具雅趣不仅表现在诗文上,也贯穿在绘画和工艺品技法中,令宜兴紫砂被更多地赋予文人与帝王皇家气息。创造性地融诗、书、画、印于一体,在紫砂胎上画出了一幅幅微缩的宫廷画,真正具备了“恭造之式”,从而使宫廷紫砂器别开生面,攀上了历史的顶峰。

五、紫泥清韵 千古流芳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将紫砂陶艺融入书画、诗文、镌刻,使宫廷紫砂器不仅成为宫中日用品,还成为多种艺术载体,特别是以茶参禅,由禅悟道的“意境”,达到悦心审美的境界。紫砂器以数两盈盈的载体凝聚了太多的文化元素,她涵盖了地质地貌学、人文历史学、陶艺美学、包含茶文化、养生文化等等。艺术学者不仅要探寻紫砂文化更深的奥秘,还有责任把具有皇家文化元素的紫砂陶艺传承光大。笔者多年致力于探寻研究宜兴黄龙山紫砂纯矿的质地之美,深入宜兴古窑址实地调研考察出土的紫砂文物,对比明清宫廷所藏紫砂器的文物资料,以物鉴史研究“宫廷紫砂器”的源流,研究皇家御藏宫廷紫砂器的制作工艺,守璞求真追求“宫廷紫砂器”的皇家遗韵,用宜兴黄龙山纯矿设计并制作具有皇家文化元素的紫砂陶艺,例如在纪念恩师朱家溍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我采用朱家溍先生的绘画、书法,以竹节为装饰为恩师制作一款名为“百年流芳清趣壶”,采用宫廷堆绘工艺,堆绘泥浆完全使用紫砂纯矿泥,(紫砂纯矿具有多种天然色彩)无需任何化工颜料,质朴而归真。大自然材质之美与人文艺术之美浑然天成,极大地提高了紫砂陶艺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紫砂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是可用、可赏、可藏、可增值,值得永世传承的艺术瑰宝。■

现场问答

问:关于“宫廷紫砂”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您有何见解?

答: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大论题,有太多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需要保护和传承。宜兴紫砂的影响,早在东印度公司时代,就伴随着中国茶贸易远渡海外,外销到东南亚及欧洲各国,赢得欧洲上层社会人士的青睐,柄寸之壶、盈握之杯,声誉鹊起,是欧洲皇室和上流社会客厅里最珍贵的陈设品,这大大提高了紫砂的知名度,令紫砂艺术品收藏价值逐步提升。

昔日“宫廷紫砂”首先注重紫砂材质,清宫定烧的紫砂素胎,矿料精选自宜春黄龙山矿脉,它是远古地壳变化形成的页岩,砂岩的粘土矿,主要成分是石英、水云母、高岭石等,矿物中富含硅、钙和氧化镁。在高温下形成特殊的双重气孔和鳞状排列纹理并有大量的云母亮片。古宜兴三亿年前是一片汪洋,海洋中无脊椎生物螺贝、鱼蚌类极为丰富,在地壳内外力作用下,海洋地貌和沼泽地貌相交融,形成了页岩矿脉,使其紫砂纯矿具有矿物油质感和珠玉温润的特质,是其他地域的类紫砂矿无法比拟的。

皇家所藏的“宫廷紫砂”,除了工艺是由造办处设计制作,如泥绘、描金、珐琅彩绘、篆刻等,其审美标准是按皇帝的审美情趣而定的。如雍正皇帝崇尚自然质朴、简约素净,其紫砂壶格调就很高雅;乾隆皇帝崇尚华美,所制紫砂器彩绘富丽华美。所以我们在追求“宫廷紫砂”装饰技艺的同时,需要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力。作为“宫廷紫砂”及传统工艺研究的学者,做好“宫廷紫砂”工艺的传承,首先要精选紫砂矿料,绝对使用宜兴黄龙山的优质纯矿,因为矿料中无任何添加成分,虽然纯矿泥料,高温烧制时常常会有各种瑕疵,呈现出铁的结晶点,这恰恰吻合了宫廷紫砂壶品的纯净气韵,其次要采用传统的炼泥工艺。

在传承紫砂画珐琅彩工艺时,画稿源自宫廷画家及郎世宁的花鸟图绘,珐琅彩釉料在研发宫廷珐琅釉料的同时有所创新,采用天然矿物如玛瑙等原料,使珐琅色彩更加清新明快。

画珐琅彩合欢壶(于富春款)

百年流芳壶(于富春款)

总之,宜兴紫砂经历了明清两代为宫廷烧制御用陶艺的历史过程,宜兴窑呈现了鼎盛时期的辉煌成就。也正是因为紫砂壶跻身于皇宫,才被记录在《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造活计清档》里,记载于清宫《陈设档案》内,并陈设在皇宫中的各个殿堂。我们结合故宫藏明清帝王御用紫砂器和文人画元素,将书画、篆刻、茶趣融为一体,追求文人品茶赏壶的更高境界,使得具有皇家文化元素的紫砂陶艺不仅具备大自然的造化之美,还凝聚了太多的文化元素。■

主讲人:于富春(故宫博物院宫廷技艺研究所副所长)

时 间:2017年4月

地 点:宜兴市博物馆

责任编辑:韩少玄

猜你喜欢

珐琅宫廷宜兴
明代宫廷队舞考论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雍正款珐琅彩蓝料山水图碗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歲朝图 帝王宫廷篇
无铅珐琅釉料制备与画珐琅工艺试验研究
夕为“皇室宫廷饮” 今入寻常百姓家
签约42家 中国珐琅盛典首站告捷,成功起航!
清 玻璃桑葚景掐丝珐琅嵌玉壁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