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系统内单病种管理上报模块的设计与应用
2017-11-07陈玲郑正涛王丽莉
陈玲,郑正涛,王丽莉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珠海 519000
HIS系统内单病种管理上报模块的设计与应用
陈玲,郑正涛,王丽莉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珠海 519000
目的应用HIS系统内的单病种管理上报模块进行质控指标统计分析及上报管理。方法开发HIS系统内的单病种管理上报模块,通过单病种管理上报模块直接导出上报的单病种数据,并编写质控指标提取的方法,以进行自动提取数据生成质控结果。结果单病种上报例数逐年上升,质控指标分析自动获取,以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为例,各项核心指标有明显改进,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IS系统内的单病种管理上报模块的建立有利于单病种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HIS系统;单病种模块;应用
特定(单)病种质量控制是国际公认的有效提高医疗质量的工具之一。运用精细化管理和信息化平台,实现对特定(单)病种过程(环节)质量的控制,对于提高医疗服务监管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有重大意义。自2009年至2014年9月底,第一、第二批共8个病种,全国有719所三级医院通过网络共上报了190余万份病历数据信息;2013年度8个病种上报医院比2012年度每个病种增加35.1所医院,增幅为9.77%,充分反映了三级医院对临床质量安全管理日益重视[1]。
该院于2009年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后开始部署单病种管理工作,从2010年正式启动单病种上报。在单病种管理工作中,我们经历了从零到千,从无到有及从量到质的巨大变化。2014年底该院HIS系统正式上线,2015年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中心更新编写了《特定(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4.0版,对单病种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该院在已成熟的HIS系统内开发了单病种上报系统,现报道如下。
1 单病种模块的设计思路
单病种模块基本框架,见图1。
单病种模块主要功能:通过嵌入式电子病历系统的单病种软件功能,实现对单病种的上报管理、完成结果分析、质控指标的完成情况及对比。
2 单病种上报模块的开发
根据以上的设计思路及基本框架,采用反向建设的方案进行。
2.1 HIS系统内的单病种上报模块的建立与对接
2015年10月开始着手在HIS系统内创建单病种模块,自动获取患者基本临床信息后,通过外置服务器与国家报告系统进行对接,实现从HIS系统直接连接特定(单)病种质量检测系统(http://q.ncis.cn),解决了临床医师以往必须使用外网电脑上报病种的局限,方便医师使用同一台电脑同时兼顾上报与查看电子病历。
2.2 单病种上报模块的原始数据采集
通过院内HIS系统内的单病种上报模块上报的单病种病历资料数据可以直接导出,打破了以往上报后从国家特定(单)病种质量检测系统中仅能导出上报例数的局限,也无需手工填报上报项目内容以手工统计获取质控指标对比分析。
2.3 单病种数据采集后质量指标生成
在原始数据导出的基础上,根据《特定(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4.0版)中对各项质控指标的计算方式,编写了各项质控指标的数据提取说明,从上报模块中增加了质控指标自动计算生成的报表。
2.4 单病种上报模块与HIS病历点对接采集
为进一步减轻临床医师上报负担,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及可信度,编写了单病种上报模块与电子病历的匹配点,单病种上报模块建立后,自动获取患者基本临床信息,然后自动提取电子病历中已匹配的信息点,完成后由临床医师核实无误,并继续完善无法匹配的上报项目后,完成上报。
3 单病种模块建立后的应用
单病种模块上报流程,见图2。
单病种模块上线前后的成效对比:2015年以前单病种评价主要以平均住院日、平均费用、病死率等结果质量指标为主,未深入到疗程的过程质量评价,无单病种过程指标分析。同时临床科室主任、医师对单病种管理认识不够,单病种外网上报增加了医生额外工作负担,上报积极性不高。以上报例数来比较,从2010年仅上报5例,2011年至2014年每年约300例,至2015年上报了1 012例,2016年全年上报1 496例,上报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系统的支持可以促进医师上报的积极性。2015年开始,从手工填报上报项目内容以手工统计获取质控指标对比分析,逐步完善到从上报到质控指标分析的全程信息化。以下以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为例,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图1 单病种模块基本框架
表1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2)
图2 单病种模块上报流程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于2014年启动上报,上报例数逐年上升,从2014年的161例上升到2016年595例,2015年开始进行质控指标统计,核心指标完成率呈上升趋势,2016年三项核心指标完成率均达到80%以上,平均住院日从7.4 d下降至6.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1,P<0.05);平均住院费用从4 076.00元下降至3 686.0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1,P<0.05)。死亡率一直保持为零。
4 单病种管理工作的其他措施与经验
开展全员培训和专科培训共40场次,单病种系统上线培训20场次。2015年制定《单病种管理工作实施方案》,2016年再次修订为《特定(单)病种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单病种奖罚,并同时将单病种上报质量考核纳入临床科室绩效考核指标。单病种上报模块上线前经过试用、校正、再试用及各种测试,保证数据提取错误率小于1%。
5 单病种管理的展望与发展
在单病种管理手段上应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强调以预防性控制为主的原则,重点分析单病种质量管理中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的变化,提前进行干预或纠正[2]。目前对于单病种的信息化建设研究参考文献甚少,如何进一步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对单病种质控指标在进一步提前及干预,是我们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和工作的方向。
[1]张振伟,陈晓红,王吉善.特定(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4.0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
[2]阿布都沙拉木·依米提,刘新亚,贾慧民.单病种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方法初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2):118-119.
R197.324
A
1672-5654(2017)10(a)-0054-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8.054
陈玲(1980-),女,广东珠海人,硕士,主管技师,研究方向:病案信息技术、医疗质量管理。
2017-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