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循证康复干预的效果研究
2017-11-07孟翠梅彭玉英申智霞
孟翠梅,彭玉英,申智霞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 门诊部,广东 深圳 518026)
.经验交流.
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循证康复干预的效果研究
孟翠梅,彭玉英,申智霞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 门诊部,广东 深圳 518026)
目的 探究循证康复干预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于该院妇产科治疗的13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生活干预,观察组给予循证康复干预,对比两组盆底肌肉功能恢复情况及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力IV级、V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电位活动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疲劳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率为4.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腔脏器脱垂(POP)0度、I度发生率分别为64.6%、33.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3个月高水平性生活质量占69.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循证康复干预,可有效改善盆底肌肉功能,提高性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循证康复干预;生活干预;盆底功能障碍;盆底肌肉功能;性生活质量
在临床妇产科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较为常见多发,其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及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等,会伴有盆底肌力减弱,对盆底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妊娠期子宫不断增大,由于重力作用慢性牵拉盆底,进而导致软组织损伤,无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均会影响盆底肌力[1]。相关研究显示,产妇产后给予循证康复干预,可有效促进功能恢复,以防过度治疗[2-3]。本研究中对65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究循证康复干预对盆底肌肉功能恢复及康复的临床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于本院妇产科治疗的13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年龄为20~42 岁,平均(32.5±7.4)岁。纳入标准:妊娠周期38~42周;年龄18~45岁;盆底肌力III级或III级以下、阴道压力<80 cmH2O;顺产。排除标准:孕前伴有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史;盆腔手术史;妊娠合并症;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且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生活干预,口头指导产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予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多食用纤维素、维生素类食物,多喝水,以防便秘。观察组在对照组生活干预基础上给予循证康复干预,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分析,网上检索相关文献,找到相关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措施。本研究中检索出27篇文献,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分析评价其可操作性与可靠性,最终选用3篇进行康复指导,协助医护人员作出决策。根据选用的3篇文献、患者具体情况以及医护人员康复经验制定出针对性的康复干预措施,并告知患者与家属。
1.2.1 健康教育 针对患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差异,于产后对产妇进行保护盆底的健康教育,包括产褥期避免感染,不可盆浴、1个月内不参与体力劳动、2个月内不宜进行性生活等。并为患者讲解保护盆底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依从性,积极配合。
1.2.2 饮食干预 指导患者饮食,可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类食物,忌食辛辣、浓茶等食物,戒烟忌酒,保持大便通畅。
1.2.3 康复锻炼 产后需为患者讲解康复训练的必要性,耐心回答患者内心疑问,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医护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会阴、肛门舒缩,呼气期间保持会阴、肛门放松,两组动作持续10秒。训练期间需指导患者腿部、臀部放松,无需用力,间隔10 s后重复训练,20 min/次,2、3次/d。若患者难以进行康复锻炼,可保持截石位分开两腿,医护人员戴手套将示指或者中指插入阴道后穹窿内,向后退1.5 cm,带动患者跟着口令进行深层肌放松收缩动作,口令为收缩放松×3,收缩后保持5秒,重复3次。浅层肌收缩放松动作:将示指中指退到阴道口呈剪刀状,指导患者收缩阴道,口令同上,并指导患者做缩肛运动。
1.2.4 盆底功能检测 产后42 d产妇需来院行盆底功能检测,盆底专职人员需再次强调产妇盆底肌肉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并再次指导纠正康复锻炼方法,定时给予电话随访了解康复锻炼执行情况,增强其依从性。
1.3 疗效评定指标
①盆底肌力:产后42 d、3个月通过会阴肌力测定法对产妇盆底肌力进行测量;②盆底肌电位活动值与疲劳值:产后3个月采用Phenix盆底治疗仪进行检测;③SUI:采用尿失禁问卷简 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Short Form, ICIQ-SF) 分 析;④POP: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 POP-Q)进行观察计算;⑤ 性生活质量:产后42 d、3个月采用女性性功能量表(function index, FI)给予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后42 d、3个月盆底肌力对比
两组产后42 d盆底肌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力IV级、V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电位活动值对比
观察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电位活动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疲劳值对比
观察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疲劳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2.4 两组SUI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中3例发生SUI,发生率为4.6%;对照组中18例发生SUI,发生率为27.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产后42 d、3个月盆底肌力对比 例(%)
表2 两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电位活动值对比 (±s)
表2 两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电位活动值对比 (±s)
组别 例数 II级 III级 IV级I类肌纤维 II类肌纤维 I类肌纤维 II类肌纤维 I类肌纤维 II类肌纤维观察组 65 21.8±1.6 26.8±5.3 26.7±5.7 31.9±4.2 29.6±5.0 37.5±5.3对照组 65 9.9±1.5 11.4±1.4 14.9±2.4 15.8±3.4 17.3±3.6 20.1±4.6 t值 10.239 13.928 9.992 12.028 10.029 12.927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两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疲劳值对比 (±s)
表3 两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疲劳值对比 (±s)
组别 例数 II级 III级 IV级I类肌纤维 II类肌纤维 I类肌纤维 II类肌纤维 I类肌纤维 II类肌纤维观察组 65 5.6±0.4 5.0±0.5 4.6±0.5 4.5±0.3 2.8±0.2 2.2±0.3对照组 65 10.1±1.6 8.8±0.9 8.1±0.4 7.8±0.4 6.2±0.3 5.2±0.3 t值 8.039 7.192 9.293 8.421 10.029 11.102 P值 0.001 0.012 0.000 0.007 0.000 0.000
2.5 两组POP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POP 0度、I度发生率分别为64.6%、33.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POP发生情况对比 例(%)
2.6 两组产后42 d、3个月性生活质量对比
两组产后42 d性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3个月高水平性生活质量占69.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产后42 d、3个月性生活质量对比 例(%)
3 讨论
在临床妇产科中,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是较为常见多发的疾病,其主要由于产妇妊娠、分娩引发盆底解剖结构与功能性改变[4]。女性盆底组成包括筋膜与多层肌肉,无骨骼支撑。随着妊娠期加长,羊水量增加以及胎儿增大,子宫重量与体积也不断增大,孕妇表现为腰部前突,腹部向前下突出,使得盆腔脏器、腹腔的压力均施于盆底肌肉,直接牵拉并压迫到盆底肌肉[5]。在不断受压状态下盆底肌肉会逐渐松弛[6-8]。此外孕产妇阴道分娩期间,由于胎先露下降压迫,使阴道、宫颈、软产道以及周围盆底组织扩张,且拉长肌纤维,尤其针对助产手术分娩所引发的损伤,不同程度上引发盆底肌肉损伤[9]。于产后过早进行体力劳动,也会对盆底肌肉恢复产生影响。总之在妊娠、分娩期间,无论是经阴道顺产或剖腹产均会不同程度地损伤女性盆底功能,引发盆底肌肉功能障碍。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已婚孕龄期妇女中将近40%均伴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10]。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伴有便秘、尿频、小腹坠痛、阴道松弛及性生活不满意等;症状较重患者则会引发SUI、POP以及膀胱直肠膨出等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在医疗界该病已受到重点关 注。
目前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给予循证康复干预已被广泛采用。其中循证干预是基于循证医学理论指导下产生的理念,其将有价值的科学研究结果作为证据,提出问题并寻找实证,进而为患者制定出最佳的康复方案。给予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循证康复干预,可通过健康教育、饮食干预、康复锻炼以及盆底功能检测等方面展开,其中康复锻炼中能够有意识地自主性收缩肛提肌等盆底肌肉,进而提高尿控能力。通过反复性、自主性收缩与舒张盆底肌肉群,提高尿道、膀胱、子宫与直肠的盆底肌肉张力,促进松弛盆底肌恢复,进而有效控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与发展[11]。
本研究中观察组给予循证康复干预,观察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力IV级、V级,盆底肌电位活动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疲劳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采用本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恢复盆底肌肉功能。观察组SUI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POP 0度、I度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采用循证康复干预能够改善疾病预后效果。观察组产后3个月高水平性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表明循证康复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性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给予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循证康复干预,可有效改善盆底肌肉功能,提高性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1]樊佳昱. 盆底肌肉锻炼改善产后尿潴留的对照研究[J]. 上海护理, 2014, 14(2): 45-47.
[2]魏洪.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促进女性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疗效研究[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2, 39(4): 407-408.
[3]王新, 李桂友, 邓美莲. 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对分娩结局及盆底肌力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4): 308-310.
[4]储小燕, 黄欧平, 周江妍, 等.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的疗效观察[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2,21(9): 679-683.
[5]沈琦. 产后盆底肌力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郑州大学,2015: 114-120.
[6]杜霄.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及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的疗效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 16(3): 2586-2589.
[7]刘倩. 产科因素与产后 SUI 的关系及妊娠晚期盆底胶原的变化[D]. 暨南大学, 2012, 17(12): 352-356.
[8]王艳霞. 改良式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疗效及安全性探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6(2): 2890-2892.
[9]杨纪实, 周留林, 郝臻凤. Prolift前路并阴道后壁补片治疗II~III度盆腔器官脱垂疗效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38(8): 964-966.
[10]娄俊. 产后性功能障碍流行病学和相关发病因素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53(3): 84-88.
[11]冯嘉蕾, 陆虹. 产后盆底肌肌力测评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9(2): 3783-3786.
(张立芳 编辑)
R714.46
B
10.19338/j.issn.1672-2019.2017.08.034
20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