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党的群众路线
2017-11-06方智坤
方智坤
摘 要: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进行了理论探索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一些基本理论。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并结合实际创新思路而形成的,探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群众观点能为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思路和方法,推进党的群众路线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
1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确立及其内涵。
(一)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确立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观点。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文章中,马克思首次阐述了群众是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的观点。马克思提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另一个发展方向上,恩格斯通过另一条道路,即通过对英国状况的深入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他认为只有群众才是能够实现先进思想的力量的思想。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用物质生产来解释人类文明的进程,“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2]此外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指出犹太人的解放问题不仅是宗教问题,更是政治解放问题,他探讨了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问题以及人民群众的解放问题。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共同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批判的批判什么都没有创造,工人才创造一切,甚至就以他们的精神创造来说,也会使整个批判感到羞愧。”[3]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人类历史一定是两个历史的统一:生产发展的历史和生产者本身的历史,后者就是人民群众的历史,这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个核心观点。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群众观点是以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科学依据的,必须结合生产方式论、社会发展动力论等观点加以理解,其科学性不容置疑。
(二) 群众观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支撑。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要贯彻群众观点,人民群众是推动无产阶级革命的主体力量。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列宁正是马克思群众观点的捍卫者,在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他认为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并不否认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但都强调指出,历史上任何一个能够站在时代潮流前头而有所作为的阶级、政党及其领袖人物,都是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意愿,争取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借助了人民群众的力量。
2 党的群众路线的确立及其内涵
国内有关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党的群众路线建设的研究最早是从党早期的文献中体现出来的。我国不仅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看作是一种观点,更是我们实践中要坚持的方向和原则。党和领导人对巧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
1. 最早提出阶段。从党的群众路线建设方面来看,中共二大党章中提到,“党的一切活动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毛泽东在红军诞生初期写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强调了群众观的思想。1929年9月28日,周恩来在《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阐述了“红军与群众”的关系,提出筹款工作要“经过群众路线”,而“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
2. 理论阐发阶段。毛泽东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标志着符合中国实际的党的群众路线正式形成。刘少奇在七大上做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系统化、理论化,其中他将党的群众路线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负贵、一切向群众学习、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4]
3. 发展完善阶段。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首次将“群众路线”概念写入总纲。经过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几代领导人的努力,党的群众路线得到深入发展。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耍求全党全军全力纠治“四风”问题并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同时,按照习主席提出的“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展开。
3 党的群众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与发展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价值。党的群众路线的主题是如何处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其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党的群众路线发挥着以下几点重大价值。
第一,作为党的生命线,它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和生死存亡。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励精图治,时刻告诫全党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全党开展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与群众的血肉关系,这也正是习主席提出的“一直在路上”、“赶考没有结束”的要求的具体落实。
第二,作为党的根本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它深刻影响着党的执政使命和宏伟目标的实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主席对“中国梦”的诠释深刻反映出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大力度抓党的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说到底就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落实。从作风角度来看,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从根本上都是依靠、践行群众路线,因此“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脉联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二)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进一步丰富发展了群众观点的理论与实践。不管在艰苦的革命时期还是在奋斗的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我们党始终把“密切联系群众、凝聚社会共识”深深落实到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上。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四风问题”的严重性,为此,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严治党抓好党风建设;在理论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焦裕禄等先进典型,思想上洗礼、精神上补钙,搞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在实践中,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抓腐败问题,立制度、严规矩,严抓“四风”问题。这些做法,实现了党心民意的同频共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第二,进一步把群众观点上升到党的宗旨,拓展为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党在宗旨上规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章程》归纳了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人民群众的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忘,要坚持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依靠人民群众积极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第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31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2页
[4]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N].胶东新华书店.1947年4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