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学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17-11-06蒋代智
蒋代智
摘 要: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掌握理论知识的运用能方便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需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同时,学生需要不断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学生能更好地进行新知识、新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在解决数学难题时运用不同的思维,学生能寻找不同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学具;数学概念;算理;化难为易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有效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压力大,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上,教师可以借助学具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教师优化课堂讲学能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
一、在概念类知识讲解中运用学具
学生在学习中会接触概念类知识,比如学生很难理解“平均”的具体意义是什么,“平均”的概念需要教师运用学具来增进学生的理解,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之后老师可以根据每组的人数为学生分发不同的玩具,老师可以让学生想一些方法将玩具进行分组发给每个人,学生在分发玩具时能结合小组的人数以及小组的玩具进行分配,这时老师也可以让每个小组进行比赛,学生在比赛之后懂得如何分配玩具。不同小组根据玩具数量每个人分到的玩具数目不同,老师可以讓学生大胆发言,让学生讲述本组分配的一些想法,老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这样学生通过玩具的分配能找到一些分配方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参与进行相应点评,最终,学生能通过讨论活动对“平均”这一概念有更深的理解,学生能以简便的方法理解较难的概念。
二、通过模具讲解计算原理
小学数学需要学生将空间想象想与数字计算相结合,图形与数字始终贯穿着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数学学习需要学生运用具体数字想象部分图形,数字与图形往往缺一不可,数学老师在教导学生也需注意数字与图形的关系,让学生将数字想象成空间图形,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逐渐得到提升。学生在学习加法时,老师再给学生讲解计算原理知识可以借助模具,学生个位数的加减能用手指来进行计算,但个位以上的数字加减对于初学者有一定难度,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摆火柴,比如25+26,老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火柴快速计算这些问题,学生在进行摆放时可以先摆两个20,再将5和6摆在一起,最后学生发现5根火柴与6根火柴摆在一块凑不成一个整数,这时,学生再把多出来的一根火柴单独放一块,学生最后根据自己的火柴摆放情况能很快算出一些数字,这时较为复杂的数字计算能以一种简单的方式进行解答,学生在摆放火柴时可以选用其他方法,无论哪种方法,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有收获,学生对于复杂的数字计算能有更多计算方法,学生也能明白一些数字加减的具体应用准则,学生在最初学习阶段将数字与图形结合在一起能更好地理解计算的原理及准则,在学生熟练掌握计算准则的情况下,学生的空间想象也能逐渐完善。
三、运用模具解答难题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需要借助习题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一些知识点,但学生往往会因一道难题而绞尽脑汁,老师的讲授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问。此时,老师可以让学生用模具来思考部分难题,比如,学生需要思考与体积有关的一些问题,同一个物体把它变为不同的图形,经过变换的图形体积是否会变?学生回答不一,这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学具验证自己的想法,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用相同数量的积木拼成不同的图形,这样学生将自己拼出的积木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学生会用不同形状的积木做实验,学生根据溢出的水量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能够更好地找到一些难题的解决方法,也能找出更好的方法学习数学。
四、运用学具带动思考
思考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项必备能力,学生能够学会思考,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数学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学生能够善于总结规律,通过思考,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缜密,掌握更多学习规律。学生个人学习能力最好的体现是思考能力,同时,具有思考能力,不仅仅让学生在学习上有较多收获,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加善于发现各种趣事,学生个人整体素质能有较大提升。同时,小学学习阶段,学生思维能力逐渐提升,学生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学生在这一阶段能养成较多良好学习习惯,这样为数学教学奠定更好的基础,学生考虑问题能够更全面。可以运用学具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比如,学生在学习空间图形时,老师可以选择相应学具让学生自己制作模型,让学生思考模型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想象力以及联想能力都能有极大程度的提升。
总之,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学会合理运用学具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这样学生能够借助学具解决更多数学难题,课堂学习能有更高效率,能在数学学习中寻找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继革.浅析数学教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科学中国人,2015(17).
[2]黄卉佳.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