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档案鉴定中的几个问题

2017-11-06闫雪燕陈婷

卷宗 2017年29期

闫雪燕+陈婷

摘 要:档案的鉴定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各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项,它是在结合立卷、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各个工作环节中进行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对档案文件进行鉴定,是档案管理真正做到保存精华的必要措施,本文就档案价值鉴定工作进行了观点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档案鉴定;保管期限;鉴定标准

档案的鉴定是决定档案存毁命运的关键,历来引起档案部门的重视,随着形势和科学技术发展,对鉴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1 档案数量的与日俱增,要求对档案的鉴定工作有一个新的认识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人们对档案文件的依赖性增强,使得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科室拿出许多的精力保存这些档案。但在对档案数量的认识上,一些单位或档案教科书认为档案存得越多越好,这就使档案数量激增,使档案工作偏重档案的数量。笔者认为,这种多多益善的提法,容易形成一种误导,直接影响了档案的鉴定质量,对档案工作产生负效应,不但从人力、物力、财力上造成极大浪费,而且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很难处置。

笔者认为对现阶段机关事业单位档案鉴定工作除了要坚持全面、历史和发展的观点外,还应提倡档案数量、质量的优化,必须掌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档案的鉴定工作要以档案自身的价值为原则

档案的自身价值即档案的价值,是由档案本身的各种因素和社会利用需求二者的结合所决定的。档案的鉴定工作是以档案的价值为依据,全面考察档案对本单位和社会的现实作用与历史作用,从而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这是鉴定文件价值的基本要素,是鉴定工作首先需要考虑的方面。

2.档案鉴定工作要以立档单位本身利用价值为主要原则

档案能否发挥效益,除了对档案本身作用的估价外,主要是看档案在利用过程中发挥的效益,档案对档案形成者具有首要的利用价值,积累和保存档案的档案形成者是主要受益者,这是鉴定工作需要把握的重要尺度,因此在档案的鉴定中必须坚持以立档单位本身利用价值来考虑。

3.档案鉴定工作要以立档单位主要职能为原则

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职能特点,如果使各部门保存的档案都能够较全面、较系统的反映出本身的职能特点,有自己的强项,这样利用者就可以有所依寻,根据其需要到相关部门去查询有关档案资料。反之,如果每个部门都追求小而全,面面俱到,互相有重复、有交叉,有用没用掺在一起,看上去文件数量不少,但没有多少“精品”,对利用者也不会有多大帮助,反而造成查找中的困难。

4.要按照档案的保管期限决定档案的销毁原则

对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要提出处理意见,对确定销毁的档案,在销毁之前必须再检查一遍,除了要填写销毁登记清册外,还必须坚持审查、签批制度,在确定万无一失后,再行銷毁。要注意防止工作人员认识上的偏差和业务素质不高,对档案的销毁工作不重视,对确定销毁的文件不作复查,销毁了不该销毁的档案,使档案工作遭到不应有的损失。

2 档案类型日益繁多,要求对不同形式的载体档案有不同的鉴定标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的类型日益增多,各种载体形式也不断涌现,如磁带、磁盘、光盘等等,给机关档案鉴定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对这些形式的档案如何鉴定,鉴定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保管期限如何划分等等,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笔者认为,对不同类型文件的鉴定应采取不同的措施。

1.对录音、录相带的鉴定

对录音、录相带的鉴定,可参照文书鉴定的原则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全面地、历史地、发展地看待录音带、录相带所保存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对有档案价值的、能够反映出立档单位工作情况的录音、录相带分门别类地进行核实、鉴定,按照定期、永久确定其保管期限。对没有档案价值的,可剔出销毁或作为资料保存。在录音、录相带的鉴定中,一方面要注意作者、时间、人物、地点、问题等各个要素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整,对于不齐全、不完整的,一般不能作为永久保存。对特别重要的,要进行补充,必要时作出说明。另一方面,要注意质量因素鉴定,如声音是否清晰,影像是否清楚,有无失声、磁化、影像不清等质量问题,对出现的问题,应设法解决,必要时要进行复制、修复。

2.对软盘、光盘的鉴定

电子文件的出现,为档案研究工作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对软盘、光盘等新的载体形式的鉴定,笔者认为,还不能够把它们笼统地按文书档案进行鉴定,也就是说软盘、光盘在目前还不能作为永久性具有凭证价值作用的档案进行保存。由于软盘、光盘本身具有可复制性,软盘、光盘所保存的信息不易控制,所具有的真实性程度还不能完全令人置信。从目前情况看,应先将软盘、光盘信息输出打印到纸上,按纸质档案处理。对于电子文件本身的鉴定工作还需密切关注、借鉴别国的先进经验,随形势的发展视情而定。

3 档案凭证作用日益重要,要求对档案文件的真伪做出鉴定

随着形势的发展,档案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明显,人们利用档案作为凭证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档案的鉴定工作是鉴别和存真弃伪的过程,必须引起我们每个档案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鉴定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通过纸张鉴定文件的真伪

不同年代的生产的纸张其纤维素的含量有所不同,纸张的耐折度、韧性和白度也不一样,要与相同年代文件的纸张进行对比,鉴别真伪。如60年代生产的纸张,由于残留在纸张中的氯化物含量较高,含酸量较高,其纸张容易变质,因此需要认真进行对比。

2.通过墨迹鉴定文件的真伪

可通过化学的方法,对墨迹所含染料、颜料的成分进行分析对比鉴别真伪,对印章处要查看有无暗记,色彩褪变程度等。

3.通过字迹鉴定文件的真伪

可以通过字迹的对比鉴别真伪。尤其对有领导签署的文件,一定要进行字体的核对,将署名与其它文件上的签名进行比较,从书写习惯、字体等方面进行核对,也可采取其它一些技术方法鉴定文件的真伪。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新形势的发展,新问题的出现,我们对档案鉴定工作要有新的认识,新的思想和新的处置方法,这样工作起来才会更加积极主动。

参考文献

[1]王萍.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鉴定工作比较[J].档案管理,2000(4)

[2]陈兆祦.谈加强档案保存价值鉴定工作的若干问题[J].山西档案,2004(6)

[3]陈智为.档案价值鉴定理论的探索与创新[J].上海档案,2007(5)

[4] 葛荷英.档案鉴定理论与方法[M].档案出版社,2002(1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