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情况及相关策略探究

2017-11-06杨光

卷宗 2017年29期
关键词:大学生建设

杨光

摘 要:在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也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大学生信用档案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当中所产生的信用记录凭证,它详实地记录了大学生的信用行为,对于强化大学生诚信意识具有督促作用。建立完整的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能够对大学生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对于提升其个人综合素质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进行了综合性分析,结合相关问题提出了一定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

1 信用档案特点概述

在社会信用建设过程中,信用档案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信用档案所形成的主体是与信用产生直接关系或间接关系的主体,种类繁多,涉及面十分广泛。信用档案的内容主要涵盖了信用主体进行信用行为时所产生的信用记录,这些信用记录涉及到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包括个人收入、家庭收入、负债状况、信贷记录等。这些记录可在一定程度上将信用主体的信用情况或状态表达出来[1]。虽然信用档案属于档案的一类,但与常规档案相比,具备了独特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多样性。在现代社会当中,信用档案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例如教育、金融、保险、税务等活动均会与公民信用记录存在联系。这些记录既反映了公民所参与的各项活动,也反映了在这些活动当中公民的信用表现。将这些内容整合为一体,便产生了信用档案。(2)连续性。连续性是信用档案最为典型的特征。尽管信用行为的产生在时间及空间上具有不确定性,但所涉及的信用内容却能够积累下来,对信用主体的信誉产生连续性的影响。(3)分散性。信用档案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信用记录形成的时间与空间多存在重复和交叉,再加上目前社会信用档案建设水平不高,也就造成了信用档案的分散性[2]。相关管理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共享机制,造成信用档案分散性加剧,也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产生了一定影响。

2 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原因分析

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战略之一,大学生在人才强国战略当中占据了主体地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然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却让大学生的功利性变得愈来愈强。部分大学生受到外来负面思想影响,再加上自身意志不坚定,产生了各种失信行为,这对于人才建设、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实施显然是不利的[3]。在学习当中,部分大学生存在考试舞弊、论文抄袭等行为,这些行为不仅对考试的公正性产生了影响,还会助长“不劳而获”的歪风邪气,对于大学生成长及素质培养是极其不利的。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过于放松学习,以至于临近毕业时无法获得较为理想的就业机会。他们为了增加自身就业优势,便想通过伪造证书来丰富自身履历,以此来谋求一份理想的职业。这种行为无疑会影响就业市场的公平性,无论是在道德上,还是法律上都是无法被承认的。而构建大学生信用档案能够有效地约束上述不良行为,对于大学生自身道德品质建设也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形成一种诚信和谐的氛围。同时,信用意识也是大学生个人素质的重要反映。加强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是高校完善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客观需要。在高校环境中,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不仅会对个人品质培养产生影响,还会对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产生负面作用。将诚信意识及信用档案建设与大学生培养计划充分关联起来,可督促其在校园生活当中就形成强烈的诚信意识及良好的行为习惯[4]。从制度上对其行为进行规范、约束,从思想源头上引导其重视诚信,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使之成长为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可造之材。

3 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愈来愈受到各高校重视,但在现阶段,整体情况并不容乐观,以下对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通病进行分析:(1)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有所欠缺。一方面,目前我国信用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尽管社会信用档案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相关法律建设明显滞后,导致对信用行为的监督执行力不够。部分信用缺失行为无法得到应有的法律惩处,而守信人的合法权益也得不到妥善保护,这让信用档案建设受到了很大程度制约。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倡导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但仅处于起步阶段,重视度、执行力及保障力都有所缺失,导致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无法充分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不够造成大学生对自身信用不够重视。例如,部分毕业生随意违约,不用承担任何违约责任,对用人单位人才招聘产生了一定困扰,也对高校人才市场和谐发展具有一定影响。但目前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教育部及高校本身都未能对学生随意解约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导致毕业生随意解约问题愈来愈突出。现阶段,我国尚无一套系统、完整的关于规范信用方面的专项法律。部分法律法规涉及一些信用方面的内容,但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这些规定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也就不能对失信行为做出有效约束[5]。(2)大学生信用意识有待增强。从大环境来看,我国大学生整体信用意识水平并不高,甚至还存在下滑的趋势。对于考试舞弊、论文抄袭等行为,大学生表现得较为“麻木”,其信用意识在不知不觉当中减弱。大学生对失信行为的漠视,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失信行为的产生。例如,目前盛行的校园贷正是抓住了学生诚信意识不足的弱点,利用学生单纯的心理而获得不法收益,给校园诚信文化建设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同时,高校在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方面宣传力度不够,使得信用档案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十分有限,甚至很多学生都不知道有信用档案的存在。在大学的思政教育课程当中,教师往往注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对学生个人思想品德的引导不足,特别是在诚信教育方面关注度也不够。(3)大学生信用档案共享程度较低。一些研究认为,大学生信用档案查询、利用不便,对大学生信用档案的管理、开发产生了较大的制约作用。一些高校在大学生信用档案资源开发方面存在“昙花一现”的情况,无法保持连贯性,缺乏持久性。同时,各高校在建设信用档案时“各自为战”现象明显,即便是省际高校之间也缺乏有效沟通,相关信用档案资源相互孤立,无法将信用档案的价值及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另外,大学生信用档案与毕业后个人信用档案建设未能有效衔接,很容易出现资源重复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的效率。endprint

4 完善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的相关策略

4.1 优化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体系

一方面,要加快建设信用档案法律体系步伐。与大学生信用档案相关的工作,包括资料收集、档案整理、信用记录、档案调用查询以及相关奖惩机制都需要专项法律进行约束及规范。这就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重视信用档案相关立法,尽快制定出一套关于信用档案的专项法规,让信用档案建设“有法可依”,进一步提升信用档案建设效能,增强信用档案的权威性与法律效力。另一方面,高校自身要重视大学生信用档案奖惩机制建设。之所以大学生失信行为频繁出现,除了外部约束、自身意识不足外,失信成本低也是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构建合理的失信惩罚机制,增加失信成本,以强制性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失信所产生的严重后果,督促其主动约束自身行为[6]。例如,高校可将信用档案与大学生学分直接关联起来。若大学生存在极为严重的失信行为,可直接扣除一定比例学分,并取消其部分评优、评奖资格,使其为自身的失信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同时,在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期间,也要制定出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诚实守信者给予鼓励。对于信用表现较为突出的学生,作为典型事例,进行全校性的表彰,并作为评优、评奖优先考虑的对象。通过奖励机制,鼓励大学生重视自身诚信品质培养,并在校園中倡导一种诚信文化,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让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信用水平。

4.2 强化大学生信用档案意识

首先,高校要注重诚信教育。对于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而言,诚信教育是重要的支撑。各学院可组织教师、各年级学生辅导员及部分学生代表共同探讨诚信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探索出诚信教育新模式。在诚信教育方面加强实践互动,让相关教育内容能够贴近学生日常学习及生活。同时,学生会、相关社团也可组织开展校园诚信主题活动,如诚信人物评选、主题演讲比赛、诚信先进个人报告、信用档案相关知识讲座等,让信用档案建设更具代入感,使其充分融入到学生的校园生活当中。其次,要重视大学生价值观念引导[7]。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高校阶段是其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锐变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其思想活动会变得较为活跃,大多数学生思想较为开放,但社会阅历并不丰富,甚或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容易受到外部信息或外来文化影响,从而出现思想波动,对行为价值判断失误。学校可借助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大力宣扬诚信事迹,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给予针对性的引导,使其形成健康、端正的价值观,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

4.3 加强信用档案资源共享

首先,要将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与数字信息技术充分关联起来,实现信用档案建设信息化。高校档案部门要完善大学生信用档案数据库建设,规范信用档案信息著录标引。对于以往存储的纸质化信用档案,可通过扫描录入的方式,将其转变为数字档案,实现统一管理。其次,省际高校之间要加强合作,计划性地对大学生信用档案资源建设进行调研,充分掌握大学生信用档案资源建设特点。通过调研分析,共同探究出一套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标准,实现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标准化,有利于各高校之间大学生诚信档案互通,可进一步提升信用档案整合效率[8]。再者,要加强信用档案网站建设。尽管国内部分信用档案网站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信息更新滞后、内容单调等问题普遍存在。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加强信用档案网站运营及维护,对网站设计进行更新,并借助微博、微信等网络工具与用户进行充分交流,了解用户实际需求,以便对网站进行深度完善。同时,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对信用档案网站进行宣传,不断扩大影响范围,增强信用档案网站的社会公信力。

5 结语

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连续性的工作,需要群策群力、坚持不懈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在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过程中,不但要完善相关机制建设,还要善于利用数字信息化技术,进一步提升信用档案建设效率。通过优化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体系、强化大学生信用档案意识培养、加强信用档案资源共享等举措,将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落到实处,引导大学生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1]冯湘君,程若竹.大学生职业信用档案建设研究——问题、成因与对策[J].档案学通讯,2013(01):83-86.

[2]袁本新.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的问题和对策——以广东省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为例[J]. 思想教育研究,2012(03):14-16.

[3]何江.中国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研究述评[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28(04):35-39.

[4]才宝.高校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的理论探析[J].兰台世界,2016(23):67-69.

[5]许镇雄.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体系中奖罚与教育机制的关系[J].兰台世界,2014(14):51-52.

[6]陈春霞.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中的诚信教育价值[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28(02):40-42.

[7]张泽.社会信用视角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思考[J].山西档案,2014(05):91-93. [2017-09-21].

[8]侯延香,韩云忠.诚信教育下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问题及策略研究[J].兰台世界,2015(17):17-18.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生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