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学习服务在社区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2017-11-06朱桂萍李梅
朱桂萍+李梅
【摘 要】长春数字化学习将数字化学习服务走进了社区,为广大的社区居民提供普及性、开放性、低成本的教育服务,实现了教育服务载体的创新、学习型组织的创新、社区工作方式的创新,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的精神开辟了新途径,也为社区组织提高了凝聚力。
【Abstract】 Changchun digital learning is taking the digital learning and services into the community, to provide universal, open and low-cost education services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to realize the innovation of education service carrier, learning organization, and community work method, to open a new way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irit of “strive to make all the people have their teachers when learning ”which was proposed in the 17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also improve the cohesion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工作方式
【Keywords】 digital learning; supporting services; work method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0-0118-02
1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要“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全民学习”,这是新时期我国对社区教育发展提出的更新和更高的要求。长春数字化学习港以社区教育为切入点,开展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使社区教育呈现出新特点,广受社区组织和居民的欢迎,从而为社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 社区教育服务载体创新
作为吉林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力量,长春广播电视大学根据吉林省长春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不断调整学校定位,主动适应省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创新办学理念,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提高教学质量。在建设全国一流的远程开放大学的背景下,长春广播电视大学于2010年起建立了一个服务于吉林省长春市,立足终身学习,对全社会开放的长春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长春数字化学习港。
长春数字化学习港是服务于学习型社会的终身学习信息化支撑环境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载体,得到了长春市政府的充分肯定,连续四年将长春数字化学习港的建设纳入长春市民生行动计划。
为有效推动社区全民学习的开展,长春市教育局提出了以“长春数字化学习港”为依托,以“长春全民学习网”为载体,构筑起社区居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促进社区学习型组织建设,全面推动社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想。数字化学习打破了以往的传统的学习模式,改变了学习时间的分割性和空间的封闭性,利用互联网,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街道社区和城镇乡村,通过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建机制,真正实现在数字化学习的超级大超市中可以任意选取各种有营养的“课程食品”,实现“一网千站”的布局,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使长春市所有社区数字化支持服务实现全覆盖、无盲区,使人民“天天可学习,天天有进步”的愿望成为现实。
长春数字化学习港的网上学习平台是“长春全民学习网”和深入社区的数字化学习服务站。“长春全民学习网”专门开辟了“社区港湾”专区,为居民提供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就近、便捷、优质的学习平台,满足社区居民多种学习需求,形成人人学、时时学、处处学的良好学习氛围。社区居民只需登陆到“长春全民学习网”学习平台,进入“社区港湾”栏目后选取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就可以开始网上学习之旅了。
长春数字化学习港本着“横向联合,纵向沟通”的原则,自建和引进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仅“社区港湾”就提供了500G以上的网上学习资源,包括文化艺术、饮食卫生、紧急避险、宠物饲养、花卉种植、健康养生、法律法规常识、家庭理财、休闲技艺等。学习对象包括儿童到老年,各个年龄阶段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人群;学习内容包含学前教育、青少年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老年教育等社區教育的各个方面。为努力满足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弱势人群提高生存技能培训的需求,长春数字化学习港与国内著名高校、中小学校、各类培训机构、职业资格证书认定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为居民提供学历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让居民在社区之内即可参加所需的培训,提高从业技能,拓展个人发展的空间。
为了使社区居民学习更加便利,在社区建立了数字化学习服务中心,成立了楼栋居民学习小组。在学习服务中心和学习小组开办了公益性的计算机扫盲班、初级班、提高班,帮助他们学会网上学习的基本知识,掌握网上自主学习的基本技能。东站十委社区80多岁的孙大娘如数家珍地说:“学习服务中心建成后,我参加了社区的电脑培训班,学会了打字、浏览新闻,还能与美国的儿子上网聊天!”
通过网上学习,居民学到了新的知识,掌握了新的技能,生活增添了新的乐趣,生活品味得到提升。游手好闲的人少了,赌博吵架的人少了,交流学习心得的人多了,切磋休闲技艺的人多了。社区的和谐程度明显提高。endprint
3 社区学习型组织创新
学习在今天已成为一种生存和发展的理念。建设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首先要提高对加强学习的认识,建立学习型组织,健全学习机制。居民素质各不相同,教育需求与培训方式也各不相同。通过探索、创新,开发了一系列深受居民欢迎的实用课程,进行实用技能教育、普法教育、学前教育、人口教育、老年教育、健康教育、计生教育、环保教育、失地农民和下岗失业工人再就业等教育培训。采取的主要是“菜单式”、“超市式”等培训模式,大大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
从支持服务角度,在乡镇和社区建立了数字化学习服务中心,为在家不能上网的居民提供了一个网上学习场所。东站十委社区已经成立了以社区,干部、社区骨干家庭为中心的居民学习小组,这样,我们可以将数字化学习服务送到了每一个家庭。通过搭建这样的一个学习平台,织起一张张学习的网,真正实现社区学习组织无盲区。
另外,还可以通过志愿者的形式对开展老年开放大学的教育,学习舞蹈、瑜伽、声乐、绘画等各种专业,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的文化素质和艺术素养。同时,结合国学教育,在社区通过各种方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4 社区教育工作方式创新
当前,社区成为居民生活、学习、娱乐的主要场所,人们对社区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满足居民的需求,又要能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因此,我们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着“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的原则,从社区建设需求出发,从社区居民需求出发,进行社区教育服务功能的拓展。长春数字化学习港与长春市民政局共同研究决定,在“长春全民学习网”学习专区“社区港湾”的基础上,又开创了“社区议事厅”,这样既为居民邻里之间、居民与社区工作人员之间进行学习信息沟通、社区事务商议提供网上交流空间,又为居民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常识和日常生活信息。“长春全民学习网”通过这两个面向社区的专区的开辟,使居民在参与网上学习的同时,了解了“社区议事厅”,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学习与建设的积极性,密切了社区居委会与居民的联系、沟通,培养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号召力;另一方面,居民在网上参与社区学习、社区自治和邻里沟通的同时,也了解了有关学习信息,调动其学习兴趣,为提高居民自身素质,创造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提供了有利条件。
5 突出示范、逐步推进,实现社区教育无盲区
社区教育需要各个部门、各个街道和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通力协作。经常与民政部门进行沟通,共同研究制定社区学习建设方案,首先在具有优良传统的东站十委建起数字化学习服务示范中心,探索数字化的社区教育模式和服务模式,提供“看得见、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数字化学习服务样本。民政局唐局长说,数字化学习港真正体现了教育为社会服务。而后我们又与民政局共同以文件的形式发布社区数字化学习服务站建设方案,先在城市基础较好,条件相对优越的区域推动,以城带乡,分期实施,逐步建成覆盖全地区的数字化学习服务网络,形成以“长春全民学习网”为中心,以各社区数字化学习服务站为网点的“一网千站”的社区数字化学习服务网络。
“大力发展以人为本的社区教育,尽可能多的为社会成员提供持续不断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满足社区每个成员终身学习、提高素质的需要,为惠民、安民、乐民提供服务”,是长春数字化学习港孜孜以求的工作目标。将通过继续研究和探索更加贴近居民需求的社区教育学习途径,逐步达到有学习能力的社区居民“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天天进步”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宋亦芳.社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构研究[J].职教論坛,2016(09):64-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