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动漫亚文化对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2017-11-06刘济良周亚文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青少年影响

刘济良+周亚文

摘 要:动漫亚文化占据着我国青少年亚文化的半壁江山,其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力不言而喻,进而冲击着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瑕瑜互见的动漫亚文化在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提供平台、丰富其手段的同时也易使青少年价值观教育陷入价值认同危机,造成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无主性,进而加重了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难度。对此,价值观教育应首先转变观念,理性审视动漫亚文化,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价值观教育与动漫亚文化的互动格局。同时,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加强动漫亚文化监管,遏制负能量传播等,以期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在动漫亚文化的影响下顺势而为,趋利避害。

关键词:动漫亚文化;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7)05-0087-05

一、瑕瑜互见的动漫亚文化

极富时代特征与烙印的动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占据了青少年亚文化的半壁江山。中央及各省主要电视台均设有在固定时间段播出的动漫频道;优酷、腾讯、爱奇艺等大型网站在其首页醒目位置辟有动漫专区;校园里动漫社团火爆进行中;全国各地频繁火热举办的动漫展更是场场爆满;成熟的动漫网络社区如“动漫之家”“78动漫”“半次元”“Cosplay中国——中国动漫第一门户”等,其中一些社区会员竟高达百万以上。

动漫亚文化内容多元丰富。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所必须获得的其他能力、习惯在内的复合整体” [1 ]。动漫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定具有“文化”的价值功能。如动漫作品中传递的常识性知识、正能量的价值观等。动漫中纯洁、美好的“二次元”世界,深深吸引青少年驻足。“二次元”一词源于日本早期运用“二维”图像的手段制作的漫画、动画以及游戏等作品的流行。热衷于该流行的动漫爱好者将作品中表现的世界称为“二次元”世界。目前在动漫亚文化圈中,“二次元”一词常用来表达“架空”、“幻想”、“虚构”、“假想”之意,相较于现实生活的“三次元”世界(在动漫文化圈中将现实世界称为三次元世界),这个世界唯美、纯净、率真,连挫折、忧伤都是美丽的,给富有幻想的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纯真的港湾。除此之外,动漫亚文化也给青少年提供了自我创作与表达的平台,经常接触动漫并欣赏自己喜欢的人或物,青少年勇于尝试的心态会使其产生“我也画画看吧”、“我也写一本吧”的创作热情。

相比美日等动漫大国,我国的动漫文化在成长过程中自身还有诸多不足,加之外部阻力等,至今仍处于动漫亚文化阶段。动漫亚文化是社会特定人群的文化,它“依附主流文化作为自己生存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带有为了突破自己的存在而产生的叛逆性与多变性” [2 ]。其中,包括了权利文化、帮会文化、暴力文化以及色情文化等多种形式。因此,动漫亚文化中也不乏与主流文化相背离、体现主流文化所摒弃或蔑视的价值取向的内容。如深受青少年尤其是男生喜爱的《机动战士高达》《进击的巨人》等类似高达动画,以及《海贼王》《灌篮高手》等类似体现小人物式的英雄主义的作品。这些动漫虽最终主题归于人性的善,但其暴力、血腥、震撼、夸张的场面给人以感官刺激的同时也传递了“以暴制暴、以恶制恶”崇尚暴力与毁灭的价值观念。具有经典剧情、逼真场景、宏大场面的游戏使青少年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受到了异国不良文化的影响。如我国动漫亚文化受日本色情文化的影响较大,因此,不免充斥着大量的“色情”内容,如半裸的美少女“手办”(手办泛指收藏性人物模型),以色情为主题的“H漫”等(“H”来自日语“色情”的罗马拼音写法的头字母,“H漫”也叫“咸漫”,即色情动漫,数量众多、等级各类),通过网络检索,这一类的信息相当丰富。

面对如火如荼的动漫亚文化,研究其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势在必行。

二、动漫亚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二重维度的影响

动漫亚文化主要是通过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进而影响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动漫亚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影响表现为积极与消极的二重维度。

1. 动漫亚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积极影响

对青少年具有独特吸引力的动漫亚文化将丰富的常识、道德、思想等正能量的价值观念借助夸张、幽默、讽刺等独特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不仅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丰富了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手段,進而共同推进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发展。

(1)动漫亚文化中勇敢、善良、坚韧等正能量价值观念的传递,推动了价值观教育的发展

我国动漫亚文化主要受美日动漫大国的影响。不同国度的文化作品在共享的同时也带来了多元的文化视角,是名副其实的信息资源库,是价值观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包罗万象的知识海洋,为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一方面,动漫亚文化的教育性特征与功能,表明了一部优秀的动漫作品完全可以将“真善美”与“假恶丑”呈现一堂,在潜移默化中增长青少年的知识,使其辨明是非。另一方面,青少年价值观形成过程中面对包罗万象的多元信息资源库,有利于培养其价值选择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其价值观取向的多元化,进而更好地理解社会。如颇受青少年追捧的《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马达加斯加的企鹅》《玩具总动员》《疯狂原始人》等,动漫中渗透的丰富多元的美、日文化,既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善良、勇敢、正义、拼搏等正能量的价值观念,又增强了青少年的价值选择能力,以及理解他人、理解社会、理解并尊重他国文化的能力,使青少年通过自身的感知,学会面对、学会选择。这对推动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动漫亚文化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有研究表明,“高达73.9%的学生赞成通过动漫这种学习方式来学习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 [3 ]。该观念获得较高支持率的原因是:“76.1%的学生认为,动漫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3 ],“74%的学生认为,比较难学的知识变得更容易理解。” [3 ]足见动漫已日益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一方面,动漫借助夸张、象征等独特的方式生动直观地传达喜、怒、哀、乐等感情。简单的画面往往传达着深刻的思想,潜移默化中向青少年传递了知识、道德、价值观念等。例如动画片《骄傲的将军》中,作者通过形象生动地刻画将军在获胜后快速转变的生活状态与态度,使观众在啼笑之余感悟到骄傲必然招致失败的道理。类似承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内容、原则、方法等信息且又被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主体所操作的动漫作品不一而足。此外,动漫亚文化所具有的凝聚青少年精神、共同思想的功能对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动漫能够将具有教育价值的形象人物或项目与青少年联系起来,使双方可以进行双向互动。例如2012年厦门国际动漫节上的一大亮点“互动体验”。在现场,一个接一个的动漫互动体验项目让漫迷们乐在其中,收获颇多。展会上针对小漫迷们推出的“馒头动漫课堂”吸引了现场父母小孩齐上阵。该互动游戏通过青少年与动漫亚文化中传递的价值观念进行双向互动的形式,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endprint

(3)动漫亚文化丰富了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手段

动漫亚文化中渗透的价值观教育是运用启发、引导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青少年的思想与行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典型形象的塑造。青少年对于自己崇拜的偶像具有较强的模仿倾向,在模仿的过程中青少年向崇高的人生目标迈进。其次是利用舆论的导向作用。动漫作品中借助赞美、批评等手段制造和形成的舆论,有利于调节和规范青少年的思想行为,对其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导向力。最后是青少年的自我省思。青少年观看与赏析动漫的过程其实就是在省思中学习、提高的过程。动漫引而不发,让青少年在事物的分析中自己寻找答案,得到启示,作出结论。动漫亚文化是一支无形的手,但却力量强大,不同于一般有目的的强制性的知识灌输,它讲求引而不发、自觉获得,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2. 动漫亚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消极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国外参差不齐的动漫作品源源不断地进入我国,一些披着“动漫”外衣的色情、暴力作品等也进入了青少年的视野;加之青少年尚处于成长期,自我控制力低,使得不良的动漫亚文化易对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冲击,进而影响青少年价值观教育。

(1)动漫亚文化中多元的价值观念易使青少年陷入价值认同危机

青少年群体在多元动漫亚文化的影响下易出现价值冲突。“所谓价值冲突,其实质是价值观念的冲突,即不同的价值观念之间由于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的差异而产生的相互碰撞和相互否定。” [4 ]毋庸置疑,价值冲突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但是短期来看,不同价值观的碰撞与冲突会使人们没有可依赖的标准进行理性地分析、判断与选择,进而引起理想、信念以及行为方式的错位。动漫亚文化中西方文化的无缝渗透使中西文化在激荡碰撞中加剧了青少年价值观冲突。

青少年陷入价值认同危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学校倡导青少年树立崇高的理想与人生目标,但动漫文化平面化的特点使其不以崇高的追求为目标。在动漫作品中理想主义受到冲击,如懒惰、喜欢多管闲事又常常语出惊人的小狗史努比,小心眼、整天想入非非的樱桃丸子,又懒又胖以睡觉和美食为人生追求的加菲猫等受到热捧。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展示生活平庸、琐屑与人性缺陷的动漫作品,却易使青少年丧失精神追求与社会责任等,使他们的人生价值观狭隘化与平庸化。二是在道德价值观方面。动漫亚文化易使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出现混乱。如《蜡笔小新》中的小新,是非道德观念淡薄,做事情从不考虑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不良后果,如掀女同学的裙子,在小鸡鸡上画大象,随地乱扔纸屑,口出脏话等不道德行为。受该动漫作品影响的青少年在觉得“真逗”、“好可爱”的同时是有模仿本能的,进而表现出种种不道德行为。青少年在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冲突实质上弱化了价值认同,即“以绝对价值为内核的意义世界日益被遮蔽,由此带来的是价值观教育不再能够诉诸信仰上的一致性,而只能越来越诉诸于契约” [5 ]。

(2)非主流的動漫亚文化冲击主流价值观教育,易造成青少年价值观的无主性

我国动漫亚文化深受西方动漫文化的影响,使得青少年迷恋、崇拜异域文化,漠视甚至排斥民族文化,严重冲击着我国的主流价值观教育。沉迷于动漫世界中的部分青少年,由于鉴赏和审美能力不足,往往以自己的兴趣口味来判断何为优秀文化,极端地崇尚国外的文化,而认为本土文化就是过时的、落后的文化。崇洋并冷漠排斥本国文化的心理在外来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下日益产生并加重。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家,如青少年常以片中典型形象作为偶像大加崇拜的《钢铁侠》《闪电侠》《蜘蛛侠》等均极力推崇个人英雄主义,与我国主流价值取向中注重人民的力量与智慧的观念背道而驰。个人主义随着个人英雄主义在动漫作品中的泛滥,对我国主流价值观教育中倡导的集体主义人生价值观带来巨大冲击,易造成青少年价值观的无主性。又如日本是一个尚武的民族,他们崇尚没有善恶标准、只有杀戮和尽忠思想的武士道精神;这种精神在其动漫作品如《圣斗士星矢》《龙珠》《足球小将》《篮球巨人》《灌篮高手》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青少年在观看时若不加以辨别,很有可能从动漫作品中吸收到偏激的价值观念,冲击我国主流的价值观念。

(3)动漫亚文化中渗透的暴力、色情以及低级庸俗的生活方式等价值观教育加重了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难度

动漫亚文化中宣扬的色情、暴力、血腥等的价值观在部分动漫作品中已为常态,甚至有些动漫作品为了博得关注度特意多设计激烈的打斗场面,并美其名曰“暴力美学”。“据统计,近年来未成年人性犯罪一直占未成年犯罪案件的8%以上,且犯罪原因如出一辙,绝大多数都是因为色情文化的诱导。” [6 ]

就道德价值观教育而言,在青少年中以洛丽塔情结为核心的萌文化实质上是一种认可儿童性虐待和性暴力的文化(CNN语),它是日本战后畸形的儿童色情文化产物。在此影响下,青少年出现的早恋倾向与性道德问题极易使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出现行为的失范。如果说色情稍微隐藏些的话,那么暴力绝对是公开的。在热血类、侦探推理类、黑暗类、魔幻类等动漫作品中,暴力被认为是“合理性”的存在。《热血高校》《魔人侦探食脑奈罗》《今天开始做魔王》《机动战士高达》《黑执事》等动漫作品无一例外都在宣扬“以暴制暴、以恶制恶”的歪曲道义观,如片中“英雄”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大打出手并置对方于死地的场景。青少年崇拜这些偶像的直接后果就是道德价值观淡漠,极端个人中心主义盛行,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丧失了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处于无信仰、无理想、无道德的无根状态,走向道德相对主义。这必然加重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难度。

在动漫亚文化的影响下,漠视生命等不良价值观念正冲击着青少年的生命价值观。目前动漫作品在不断追求极端真实与刺激的血腥场面的同时也造成了暴力虚拟化。暴力虚拟化是指青少年在过多接触虚拟暴力的情况下,产生了无论多么暴力的东西都与人类感受无关的错觉。如片中“当某个卡通人物被杀死时,其他人物并不在意,甚至会笑。电视使得暴力和死亡成为好玩的、不真实的事情。暴力电视使他们变得麻木不仁,他们不知道应该尊重生命” [7 ]。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对待生命麻木不仁、冷漠无情的生命价值观,具体表现为漠视亲情、漠视生命。鲜血在他们的眼中如同红墨水,生命失去了分量,也没有了尊严。在这种暴力动漫的长久影响下,青少年把这种对生命的漠视态度逐渐沉淀到自己的价值观当中是在所难免的。因此,给生命价值观教育带来的巨大挑战也可想而知。endprint

动漫亚文化还使得青少年的审美价值观出现庸俗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盲目追求时尚,如热播《灌篮高手》时,很多男生模仿片中的主人公用定型胶把头发竖起来。同时,美丽虚幻的“二次元”世界使部分青少年沉迷其中,导致性格孤僻,隔绝外界,“宅”在家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给审美价值观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动漫亚文化影响下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面对动漫亚文化对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积极与消极二重维度的影响,“听之任之”或盲目“围追堵截”等均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唯有顺势而为、趋利避害方为良策。

1. 转变观念,理性审视动漫亚文化

家长与教师作为青少年价值观的教育者,应转变将动漫视为内容充满童趣、健康无暇、专属于青少年,因而听之任之的观念;或夸张地视动漫是“黄”、“毒”与“暴力”,是吞没青少年的洪水猛兽的观念。中央电视台热播的动画片《熊出没》,其充满童趣的同时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光头强对熊大、熊二的臭狗熊称呼就遭到家长的投诉。在青少年间私下热传的充满搞笑、叛逆、冒险以及有精彩打斗内容的《查理九世》《东京食尸》《死亡笔记》《高床式少女》等漫画书,虽然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等具有一些不良影响,但其存在的价值也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家长与教师应正确看待动漫亚文化。一方面,应主动接触并了解动漫亚文化,明白动漫热潮形成的原因,以及动漫给青少年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等。青少年对课外书的选择受群体影响较大,家长应有选择性地购买,对其中的不健康书籍应果断舍弃并与青少年讨论舍弃的原因。另一方面,家长与教师应了解并主动观赏最近在青少年间比较流行的动漫作品,进而与青少年多沟通交流。如在漫画《阿衰》中,主人公阿衰常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以及错误的价值观念等,家长与教师就可与青少年讨论交流这些问题,并积极引导青少年趋利避害。观念的转变是学校与家庭借助动漫亚文化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教育的第一步。

2. 形成价值观教育与动漫亚文化的互动格局

互动格局的建立有利于动漫亚文化中的正能量价值观念为传统价值观教育所用,同时借助传统价值观教育也可适当规避青少年受不良动漫亚文化影响的风险,共同推进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顺利开展。学校应形成价值观教育与动漫亚文化的互动格局。首先,学校要将自己的有利条件与动漫相结合,为青少年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以动漫社团的开展为例,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机制,保证动漫社团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而非形同虚设。其次,动漫亚文化与学科教学的结合是开展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另一有效途径。可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开发类似校园动漫、手工动漫、民族历史动漫等的校本课程;二是融动漫元素于核心课程中,以动漫创作主题来重新组织、建构多学科知识,形成系列的跨学科主题单元课程。例如杭州市建兰中学长期将动漫融于美术课,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15年国产动画精品作品发布会上,建兰中学以《地道战英雄出少年》拿下了优秀动画特等奖。最后,教师应对动漫资源进行精选与开发,通过建立动漫资源库、办作品展等,增加青少年对动漫作品的理性分析,避免对动漫的盲目的迷恋。应主动向青少年推荐好的动漫作品,尤其是优秀的国产动漫。还可以就青少年最近热议的动漫作品开展观赏交流会,了解青少年对某人或某事的价值观念,以便及时引导。

3. 加强动漫亚文化监管,遏制负能量传播

对动漫亚文化传播正本清源是有效遏制负能量传播的有效途径。首先,针对国产动漫,应建立起国产动画片的发行许可制度,保证劣质动漫作品无进入市场的可能。对引进的国外动漫产品筑起封堵的壁垒,控制数量,保证质量,坚决遏制具有明显文化渗透目的或宣扬负面文化的动漫产品的流通。其次,要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取缔包括暴力、色情、犯罪等不良内容的动漫产品的销售与出租等,严厉打击盗版、侵权,保护知识产权,为青少年营造一个文明、健康、阳光的“绿色”成长环境。再次,应加强对电视、网络以及新闻出版等传媒的监管,完善智能搜索、内容监控等技术系统,控制不良动漫产品的播放,弱化其影响范围。最后,建立动漫产品分级管理制度,规范我国动漫市场。

4. 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工作与生活的能力” [8 ]。青少年在媒介素养较低的情况下,被动漫亚文化的洪水猛兽吞噬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需大力加强。一方面,国家应出台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实施方案,使媒介素养进入学校课程。另一方面,学校应开设媒介素养课,同时积极利用学校广播站、校报、网络中心并依托学生社团等,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媒介实践活动。学校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阵地,其系统全面的媒介素养教育能更好地使青少年了解“媒介信息构成、目的、特点和惯例,以及使用的工具;研究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解读信息,用正确的價值观念看待信息而不被媒体的其他因素影响” [9 ],进而使青少年利用媒介为个人成长服务,为社会和谐出力。

参考文献:

[1]Tylor B E.The Origins of Culture[M].New York:Harper and Brothers Publishers,1958:1.

[2]郝云峰.浅谈都市亚文化——动漫文化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11):9-11.

[3]张杰夫.视觉文化时代动漫的育人价值研究——基于小学生动漫活动现状调查[J].教育研究,2014(10):112-118.

[4]陆 慧.大学生价值冲突的教育归因及消解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8):18-20.

[5]刘济良.价值观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3.

[6]姜 华,曹继建.论色情文化与青少年性犯罪[J].中国德育,2006(11):32-35.endprint

[7]新 馨.電视暴力的历史和影响[J].国外社会科学,2002(6):116-201.

[8]生奇志,展 成.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媒介教育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2009(1):66-70.

[9]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79.

Abstract:Anime subculture occupies half of Chinas youth subculture. Its influence on the values of teenagers is self-evident,and then impacts the education of youth values. Two-dimensional anime subculture is a platform for the education of the young peoples values,and it is also easy to make the education of the young peoples value into the crisis of identity,which leads to the ignorance of the education of young peoples values,thus increasing the difficulty of the education of young peoples values. In this regard,the education of values should first change the concept and rational review the anime subculture,and on the basis gradually form the interactive pattern of values education and animation subculture,while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youth media literacy.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subculture supervision so as to contain the spread of negative energy and so on. We should make the education of youth values,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ime subculture,draw on the advantages and avoid disadvantages.

Key words:anime subculture;teenager;the education of values;influence;countermeasuresendprint

猜你喜欢

价值观教育青少年影响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