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教科书的思考与探索

2017-11-06陶芳铭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

陶芳铭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现行德育教科书中均有所涉及,但由于教科书出版的相对滞后性,德育教科书中如何及时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通过对初中德育教科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此研究就德育教科书如何进一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实施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教科书;融合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7)05-0051-06

德育教科书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载体,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德育教科书所秉承的价值理念和选用的教育內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显得意义非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指出,公民道德建设应该“坚持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1 ],说明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既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应该弘扬时代精神,突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价值观念。为此,德育教科书需要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是评价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2 ],反映了时代精神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引导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3 ]。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检验道德教育目标的标准,它为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活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准则。正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德育教科书有着内容和载体的密切关系,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如何融入德育教科书就成为当下学校道德教育广为关注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德育教科书的现状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21世纪新课改之后出版的初中德育教科书,都有一定比例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内容。当然,由于在编写出版这些德育教科书时,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没有系统提出来,所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分析2003年实验版及以前的德育教科书中价值理念存在一定程度的价值“后设”之嫌。但从现实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理念其实都已实存于学校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中。因此,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来分析实存于初中德育教科书中的核心价值内容与“后设”并不矛盾,反而可以更清晰地提炼出德育教科书中的价值观念。

1. 德育教科书中的国家价值目标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目标,旨在构建繁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的具体体现。历年来的德育课程标准中关于国家层面的诸如富强、民主、文明等价值教育目标都有着具体要求,在德育教科书的基本国情部分也有着对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阐述。

具体来说,初中德育教科书通过国情教育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发展现状和实施科教兴国的意义,体会科技创新对国家繁荣富强的作用,并在初中二、三年级分散安排了科技创新和国家繁荣富强的内容。关于民主的观念,德育教科书主要从政治方面的民主(如国家的政治制度及政治生活),日常生活方面的民主(如与父母、老师相处和交往中的民主)以及公共生活方面的民主(如公共利益中的公私之间等)来讲述,基本囊括了民主的各个方面,落实了德育课程标准中有关民主的要求。除了富强、民主的理念之外,德育教科书还通过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建设美好家园的追求来体现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和谐思想主要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来体现,在“一纲一本”时期的德育教科书中,虽然有着关于“人与自然”的论述,但相对于“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两部分而言,则显得分量不足。进入21世纪以来,在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给出了不同层面的要求和规定:在课程分类三维目标中均有提及“人与自然”的要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提出“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在能力目标中提出“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在知识目标中要求“了解我与自然的规范” [4 ]。关于“人与自然”的理念很好地在同一时期的德育教科书中得以体现。如在这一阶段的教科版和人教版《思想品德》实验教科书中,都有关于“人与自然”部分的论述。尽管这两个版本德育教科书中关于“人与自然”部分所占比例不尽相同(人教版用了一课的部分内容来讲述人与自然,而教科版则更重视这方面的教育,用了一个单元来描述人与自然),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都是一致的,都是在讲述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的基础上来进一步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和谐的理念。

2. 德育教科书中的社会价值取向

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秩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以来,围绕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整个社会不断涌现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主、平等、竞争、效率的观念,同时法治理念也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与之对应的这些社会层面价值取向在学校教育的德育教科书中也得到了较为充分地体现。

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不断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同时也是衡量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标准之一。初中德育教科书从崇尚公平、维护正义和倡导平等等方面对公平正义的理念进行阐述。1949年以来的初中德育中,“平等”理念最早出现于1986年《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学大纲》的“公民”部分中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与人的新型关系:“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5 ]此后德育教科书中“平等”这一理念主要包括人与人交往的平等(与父母、老师和同学,学会与他人在平等的基础上交往),以及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即公民权利的平等等。如21世纪新课改以来的教科版《思想品德》实验教科书中“平等”的理念,先后在七年级“人与人之间”单元、八年级“在同一片土地上”单元、九年级“漫步地球村”“同在阳光下”“新的旅程”单元出现并得到论述。德育教科书中通过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来树立公平的合作意识。如人教版《思想品德》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中分两课来分别讲述“崇尚公平”和“维护正义”思想。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法律的规范,学校教育也离不开法治教育。因此,法律部分也因此成为德育课程四方面内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新课改之后出版的《思想品德》实验教科书中,关于法律教育内容,分别从法律与个人生活、法律与社会、法律与国家三个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同年级段均有所涉及。如教科版《思想品德》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无序和有序”单元中,先是讲述规则与秩序,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出对法律的初步认识;论述规则之后,教科书接着对法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比较了法律、道德、纪律、章程、宗教戒律等异同之后,给出了法律的概念,并对法律的作用进行了介绍。八年级和九年级几册教科书中也提及了法律的问题,层次逐渐上升,主要包括与他人、社会及国家等方面的法律内容。endprint

3. 德育教科书中的个人价值准则

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覆盖了个人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全体公民都应该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作为公民,首先要有着强烈的爱国意识,热爱自己的国家,时刻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础上,还应该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秉承爱岗敬业的思想,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去。在个人道德品质上认真要求自己,严于修身,努力做到诚信友善。因此,德育课程标准就应该遵循着个人道德的主线,从涉及到关于个人的成长、个人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个人与社会及国家的关系几个部分来对个人在自己成长、与他人和集体交往、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方面的道德品质进行具体规定。

在我国德育课程及教科书中,有着关于个人的道德要求,这也与德育课程本身的要求是吻合的,因为德育课程就是应该为培养有道德的公民服务。1949年至今,在社会主义建设走过的几十年风雨历程中,涌现了很多杰出的时代英雄,他们凭借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个人顽强的意志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并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他们所处时代的楷模。这些不同时期的时代先锋及其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救灾精神等)都在相应时期内对整个国家和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初中德育教科书将这些涌现的时代精神提炼出来,在教科书中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个人道德品质。通过对新课改以来的德育教科书中所列举出来的这类人物及其精神的事例进行归纳分析,发现这些精神集中反映出热爱祖国、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进步、诚实善良等良好个人品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王进喜和时传祥等人为代表的在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甘于奉献型精神;以袁隆平、许振超、包起帆等人为代表的通过不断学习的勇于创新型精神;以雷锋等为代表的乐于助人型精神;以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为代表的朴实为民的公仆型精神等。总体来看,这些模范人物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个个感人的事迹,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良好的个人道德品质。德育教科书中将这些人物的事迹呈现出来,虽然没有完全提炼概括出这些人和事所表现的精神,但透过这些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受和思考这些需要大力弘扬的个人道德品质,从而影响学生。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德育教科书有待完善的问题

通过以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科书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初中德育教科书的内容基本涉及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的要求。核心价值观念在德育教科书中均有不同程度得到体现。但由于现行出版的德育教科书大多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之前编写的,所以在德育教科书如何系统融入核心价值观方面,仍存在着进一步需要完善和改进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论述且部分内容不足

在新课改之后的实验版及之前出版的德育教科书中,由于国家还没有系统地提出关于核心价值观的论述,因此,教科书中虽然都涉及到了核心价值观所提及的各个方面,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都是采用分散或隐性的方式来呈现,缺乏集中或显性的论述,这也造成了德育教科书中部分核心价值理念在体现程度上相对不足。近年来出版的德育教科书中,关于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文明、社会层面的自由等理念的论述就相对不足。自由是社會人的一种权利,是建立于对他人和社会的无伤害的前提下自身权利的体现,是人自觉自主的活动,表现出来的是人之为人的本性之美 [6 ]。但德育教科书中缺乏对关于自由的直接阐述,只是在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论述上涉及到一些关于自由的理念,因此对自由的叙述有待强化。另外,关于法治的论述也显得分量不够,且法律教育的内容多是分散于整个教科书体系之中,缺乏相对集中论述的内容。因此,需要在新版的德育教科书中集中安排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而且应该全面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每个具体要求,从而解决对核心价值观的集中论述缺乏及部分内容不足的问题。

2. 落实三维目标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形式化与虚无化倾向

学校道德教育旨在实现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方面的统一,但目前大多数道德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仍然停留在比较注重道德认知层面,而相对忽视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具体落实,没有全面地将“知、情、意”的因素融入教育过程之中,从而难以真正地“导之以行”。德育教科书在贯彻落实课程三维目标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融入。价值观教育在德育教科书中的安排往往只是注重通过读、写、背等方式来让学生识记价值观的条目,而没有注重如何去践行和实践这些价值观。学科知识在德育教科书中占据着主要的部分。教科书通过一系列的关于道德的规范和学生需要遵守的价值观念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而这些道德知识正如杜威所提出的“关于道德的观念”(ideas about moral),是直接传授的道德知识。这些观念不能自动地转变为好的品格和好的行为,不是真正的能够影响和改进行为、使行为变得更好的“道德的观念”(moral ideas) [7 ]。这种“关于道德的观念”是为了知识而教的知识,突出了一种比较严重知识化的主知主义倾向。在这种知识化倾向的带动下,德育课程教学也就成了“关于道德的观念”的教学,德育课程变成了与学校开设的其他学科一样,都是为了能够通过知识性的考试。同时,德育教科书把关于核心价值观内容目标和要求一味地拔高。它的部分活动设计缺乏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可操作性方案,空话较多,落实难和可操作性不强。如德育教科书中“讨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的活动设计就比较难以付诸实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形式和虚无倾向。

3. 在处理古今中外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有待进一步优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让其进入教科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好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问题上还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初中德育教科书中怎样正确处理好这两对矛盾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去思考和探索。传统文化从广义上来说就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社会发展沿袭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现代文化则是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主要指由传统社会向经济富裕、政治稳定、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过渡中形成的文化 [8 ]。两者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血缘关系。各种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源泉和根蒂,是现代文化的祖先。现代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同时,现代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理应将时代精神和现代中国人的主流心理特征反映和体现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也充分吸纳了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在对待这些关系问题上,需要注意避免全盘接受的民族文化保守主义和全盘否定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两种极端倾向。在此基础上,将这些理念贯彻到德育教科书中,同样也面临着该如何进一步优化德育教科书中的古今中外文化关系问题。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上,现行部分版本德育教科书在主题表达、案例选择、活动设计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比例失衡现象,如故事内容、人物形象的选择有着过多的外国元素,而关于中国优秀传统的内容显得分量不够。endprint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教科书的实施路径

未来德育教科书中该如何及时地反映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怎样更好地融入到德育教科书之中,这既需要研究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德育教科书图谱,正确处理好核心价值观内容在教科书中的逻辑关系;还应该注重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可操作性,使之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正确处理好德育教科书中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外国与中国的关系,从而在德育教科书中实现价值观的全面融合。

1. 处理好核心价值内容在教科书中的逻辑关系,做到“集中”和“分散”相结合

对照《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总共54条课程标准内容,可以发现,其中直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课程标准就有33条,所占比例高达61%,全部覆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范畴 [9 ]。为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尝试研究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科书图谱,突出德育教科书中核心价值内容的集中性和全面性。在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上,教科书编写者可以根据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科书的指导思想,遵循学科逻辑、学生心理逻辑和教师教学逻辑,系统安排相对集中的章节论述核心价值观,旨在让学生能够系统理解和掌握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精神。德育教科书中既可以有专门章节集中阐述,又可以安排分散、螺旋式渗透的方式,努力做到由近及远、渐次展开、贯穿始终。如教育科学出版社新出版的《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在九年级第一单元中就集中安排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利用专门章节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中,通过卫星上天、当家作主、文明有序排队以及和谐相处的图片来阐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念。在社会价值取向层面,教科书中选取关于户籍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义务教育和依法治国等材料来说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念。在公民个人价值准则层面,教科书选取了钱学森、林亚业、孙东林和刘盛兰的事迹来分别诠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道德品质。同时,新版德育教科书将法治教育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2016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发的《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教基二厅〔2016〕12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中要求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决定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和“思想品德”教科书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10 ]。教科书名称变化的背后实则是理念和价值观的变化。“法治”二字直接出现在教科书名称之中,足以说明法治教育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性。相较于实验版《思想品德》教科书对法律内容的分散安排,最新出版的《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法治教育的内容安排相对集中,将八年级下册设定为社会主义法治教育专册,集中讲述法律内容,提高法治教育在教科书中的内容比例,同时在其他各册也分别涉及和强化法治教育。德育教科书在集中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还可以采取分散的方式将核心价值观的12个主题词再分别渗透到各年级的教科书之中,运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在教科书中逐步渗透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如新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教科书中,上册在“少年有梦”中贯穿了爱国主义教育。在“活出生命的精彩”中,从敬业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平凡中的伟大;在“网上交友新时空”中隐含着诚信的意识;在探讨同伴、师生、亲子等关系时从不同角度落实了友善的价值观。下册“青春时光”中涉及到自由、友善、文明、愛国的理念,“在集体中成长”中渗透了公正、平等、敬业和友善等核心价值的理念。

2. 强化核心价值观细目的可操作性,打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价值链接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科书的同时,需要掌握好“知识逻辑、生活逻辑和教育逻辑”三者在教科书中的关系,掌握知识逻辑,通晓生活逻辑,从而形成教育逻辑;打通“符号、意义和生活世界”这三个世界的关系,架设它们之间的桥梁,从而帮助学生以符号世界为手段来揭示意义世界,从而指导和引领生活世界 [11 ]。在初中德育教科书中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有助于道德的观念”和“关于道德的观念”,更需要注重“道德的观念”,使“有助于道德的观念”和“关于道德的观念”支撑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获得“道德的观念”,从而打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价值链接,让核心价值内容落到实处。当下,在核心价值观“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原则的指导下,学生们都能够记住24个字的核心价值观内容,但当面对“我该如何做”这类现实问题时却往往感到茫然和困惑。以“爱国”为例,从古至今,爱国都不应该是空洞的口号,“不是抽象的、虚幻的,都是有着具体的内容和思想原则的” [12 ]。当学生在面对具体事情时,到底该怎么去践行“爱国”这一理念,爱国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表现,这些都可以通过“少年有梦”的梦想教育,将个人理想和爱国情感结合起来,从而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在强化可操作性上,德育教科书应该以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以及全球关系的发展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教育和国情教育等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使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如新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在内容设置上,就围绕着学生的生活主线来落实教学内容,在七、八、九年级的教科书中分别安排学校生活、社会公共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为主题的内容,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范畴细目的全覆盖。所以,初中德育教科书在落实这些要求时要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努力让“有助于道德的观念”和“关于道德的观念”真正成为“道德的观念”,从而让学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 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传承,如今已经广泛渗透于人民的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不可或缺的重要财富。其所倡导的爱国敬业、社会和谐、个人修养、仁爱诚信等优良传统至今都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13 ]传统文化为现代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而现代文化则为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深化发展赋予了新的契机。因此,在德育教科书内容的编排上要妥善处理好“古今中外”文化之间的关系。秉承“两有”和“两相”的方针,即对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要做到有区别地对待和有扬弃地继承(“两有”),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彼此之间能够相适应和相协调(“两相”),从而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两创”)。通过对比实验版和最新版德育教科书的内容,笔者发现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教科书中很多关于外国的案例被替代或删除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这充分表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为突出传统文化,在德育教科书学习主题的命名以及正文内容的表述上,都应该尽可能地引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从而让学生在“随风入夜,润物无声”中理解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新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从“青春有格”一课的命名,到内容“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论述,以及教科书中《大学》原文语句的引用和“慎独”等链接的呈现,都是传统文化具体内容的体现。德育教科书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领会和认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内涵,从而进一步强化传统文化教育。endprint

教科书的编写需要做到“既与时俱进,又不抛弃传统的原则,敢于否定不合时代的旧有经验,同时吸取世界教科书的编写经验,从而探索新的教科书呈现方式和编辑设计,进行不断超越” [14 ]。因此,从整体上看,初中德育教科书的编写应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价值教育的全面融合。从纵向时间上来看,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汲取时代发展的精华,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显示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在横向空间上来看,除了拥有中国文化之外,德育教科书还应该有一定的外国文明成果来体现国际视野,做到在课程理念、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评价、课程文化等方面,既立足于中国国情,又顺应国际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各国的文化林林总总,属于世界性的;同时,文化又是具有民族性和区域性的。因为“民族性和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 [15 ],所以,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德育教科书,既要反映人类文明共性和共同价值的东西,又要将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传递下去,将这些重要的、共同的价值理念体现到教科书中对学生进行影响和教育。让学生通过德育课程的学习,充分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在鉴别对比过程中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优越性,从而更加坚定地热爱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树立基本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意识。在这三者中,“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觉醒、使命和担当;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传承、开放与超越;文化自强则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目标和路径” [16 ]。努力做到在文化反思中构建自己的民族文化,既不全盘西化,也不全盘复古,而是在反思、对话中保存、维护、改造、创新,实现价值观的全面融合,這也应该是德育教科书所肩负的重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Z].国务院公报,2001(32):5.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1).

[3]崔志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6.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5]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思想政治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73.

[6]万 斌,吴 坚.论自由、民主、法治的内在关系[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35-42.

[7]杜 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

[8]董靖保,王尚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1):27-32.

[9]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16.

[10]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EB/OL].[2016-04-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moe_714/201604/t20160428_241261.html

[11]杜时忠,曹树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的教育学探索[J].教育研究,2015(9):34-39.

[12]宇文利.中国人的价值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5.

[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8.

[1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洪宗礼与母语教育(教育家成长丛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7.

[15]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16]云 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J].红旗文稿,2010(16):4-8.

Abstract:The textbook of moral education contains the contents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But because of the relative hysteresis of the publication of textbook,it still has the development space in how to integrate the socialist into the textbooks in ti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about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o the textbook of moral education,this paper tries to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prospect of integrat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o the textbook of moral education.

Key words:socialist core values;textbook of moral education;integration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多彩融合
破次元
融椅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