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中的应用

2017-11-06钟光华刘丽贤朱晓慧黄云龙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肺癌化疗肿瘤

钟光华 刘丽贤 朱晓慧 唐 娉 黄云龙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中的应用

钟光华 刘丽贤 朱晓慧 唐 娉 黄云龙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Ca组)共25例,另选择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COPD组)25例作为对比研究。入院后及化疗2个周期后分别采集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员静脉血7.5 ml,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富积循环肿瘤细胞,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肺Ca组循环肿瘤细胞阳性率达72.00%,而COPD组阳性率为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环肿瘤细胞阳性表达与NSCLC病理类型、患者性别、年龄、吸烟情况等均无明显关系(P>0.05),仅与癌症分期相关(P<0.05)。2个周期的化疗结束,发现对循环肿瘤细胞数目的评价与实体肿瘤疗效标准评价大致吻合,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这两种评价方法呈负相关关系(γ=-0.465P=0.021)。结论循环肿瘤细胞的存在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及化疗疗效有密切关系,可以用来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的转归。

循环肿瘤细胞;非小细胞肺癌;预测;化疗

(ThePracticalJournalofCancer,2017,32:1521~1523)

随着环境污染程度增加,吸烟人群及被动吸烟人群不断扩大,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在肺癌中,80%以上是非小细胞肺癌,常发生于中老年患者[2]。手术完全切除肿瘤是使患者达到“无瘤状态”的最好方式,但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综合治疗可能更为安全有效。循环肿瘤细胞指肿瘤细胞进入体循环,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3-4]。本研究通过对循环肿瘤细胞的探索,明确其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特征及化疗疗效的关系,探讨其预测肺癌疾病转归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于2015年8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5例(肺Ca组),另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25例(COPD组)作为对比研究。参选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需满足:①伴有咳嗽、咳血、痰中带血等临床表现;②经胸部高分辨率CT、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活检,诊断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明确,且为Ⅲ期或Ⅳ期患者;③均无化疗禁忌证,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都符合正常范围。整个研究均在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2组患者在性别、BMI、年龄、病程、症状表现以及吸烟史等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入院后采集所有患者静脉血7.5 ml,加入到肝素抗凝试管混匀。用磷酸盐缓冲液混入其中,充分摇匀,加到细胞分离层面上,以2 000 r/min的转速,离心3次,15 min/次。将富积到的细胞均匀涂在玻片上,使用人鼠抗Pan-细胞角蛋白(CK)(生产厂家:上海宾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生产厂家:上海久岭化工有限公司)染色。最后采用免疫荧光显微镜(生产厂家:北京上六光仪器有限公司)观察。整个操作过程注意避光、无污染。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紫杉醇+卡铂)治疗2个周期。化疗期间每日常规用托烷司琼止吐、还原性谷胱甘肽保肝及埃索美拉唑保胃等对症支持治疗。化疗结束后复查血常规、胸部高分辨率CT判断肿瘤是否得到缓解。化疗结束后重新采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富积循环肿瘤细胞,判断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到的循环肿瘤细胞阳性标准为:①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体积明显大于血细胞,形态完整;②可以同时被CK和DAPI染色。

化疗疗效评定标准:①参照2009欧洲癌症杂志发表的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5]分为部分缓解、稳定、进展。②循环肿瘤细胞数目评价标准[6]:以7.5 ml静脉血中肿瘤细胞减少1个以上为缓解、不变为稳定、增加1个以上为进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组患者检测循环肿瘤细胞情况的比较分析

肺Ca组循环肿瘤细胞阳性率达72.00%(18/25),而COPD组却1例都没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μ=28.1250,P<0.05)。

2.2 循环肿瘤细胞阳性表达与各因素的关系分析

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循环肿瘤细胞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吸烟情况、病理类型等均无明显关系(P>0.05),仅与癌症分期相关(P<0.05)。见表2。

表2 比较循环肿瘤细胞阳性与各因素的关系(例,%)

2.3 循环肿瘤细胞数目的评价与实体肿瘤疗效评价的相关性

比较2个周期的化疗治疗效果,发现对循环肿瘤细胞数目的评价与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大致吻合,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发现这两种评价方法呈负相关关系(γ=-0.465,P=0.021)。见表3。

表3 循环肿瘤细胞数目对疗效的评价与实体肿瘤疗效评价的相关性(例,%)

3 讨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肺癌在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居全球癌症首位[7]。传统手术治疗虽然可以使部分患者达到术后病除,但也有部分患者及时做了手术,不仅没使病情好转,反而因手术的创伤及术后并发症,加快了死亡进程。相关文献表明,而今治疗的方式还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新辅助化疗、放化疗结合等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延长生存时间,达到“治愈”效果[8-10]。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由于失去了根治切除肿瘤的机会,通常采用综合化疗的方法,能够得到一定治疗疗效。化疗的根本目的是使肿瘤组织体积缩小、尽早杀灭转移到他处的细胞,以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11]。由于肿瘤组织血流丰富,化疗药物可进入体内,有效杀死部分肿瘤细胞,达到缩小肿瘤体积的效果,降低肺癌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而常规判定化疗疗效的方法通常包含肺部CT、血常规、肿瘤标志物等间接手段,不能从根本上判断是否局限了肿瘤扩散[12]。

循环肿瘤细胞的提出,可以为诊治非小细胞肺癌提供新思路。其可以是因肿瘤达到Ⅳ期后“被迫”转到体循环内,种植到新的转移灶的传递员;也可能肿瘤临床分期不高,但距离血管组织较近,血管壁被肿瘤组织长期侵犯而扩散入血,但只要能在外周血中检测到循环肿瘤细胞,就预示着该患者的预后会较差[13]。我院通过研究发现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阳性表达率高达72.00%,而对照研究的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中均无循环肿瘤细胞的发现,说明了其表达的特异性。通过对该25例NSCLC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循环肿瘤细胞阳性表达与吸烟情况、性别、病理类型、年龄等均无明显关系,而16例Ⅳ期患者表达率高达93.76%,9例Ⅲ期患者表达33.33%,说明其与临床分期具有密切关系,也正验证了以上观点。通过2个周期的化疗治疗,发现采用实体肿瘤评定法与肿瘤细胞数评定法得到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大致相同,说明这两种方法呈负相关性(γ=-0.46,P=0.021),充分肯定了循环肿瘤细胞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判定。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了解循环肿瘤细胞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对于完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因学和分子病理学理论、对于发现新的预测疗效方法及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对于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如何通过影响循环肿瘤细胞表达水平而达到预防非小细胞肺癌的转移打下理论基础;另外也可以为新型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开发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陈 鹏,李 雷.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3,10(14):862-865.

[2] 王 加,潘世扬,张炳峰,等.特异性循环肺癌细胞流式检测参考区间的建立及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1):45-48.

[3] 王汉萍,张 力.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循环肿瘤细胞的预测作用〔J〕.癌症进展,2015,11(4):369-375.

[4] Stella GM,Senetta R,Inghilleri S,et al.MET mut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aggressive and radioresistant brain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Neuro Oncol,2016,18(4):598-599.

[5] 罗 阔,杨志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化学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8):37-41.

[6] 王 纯,卢宏达.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标记物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43(1):61-63,66.

[7] Katayama R,Sakashita T,Yanagitani N.P-glycoprotein mediates ceritinib resistance in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rearrang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E Bio Medicine,2015,3:54-66.

[8] 万佳蔚,严子禾,韩志君,等.NSCLC患者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的检测价值〔J〕.江苏医药,2016,42(7):778-780.

[9] 张 超.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11):2426-2428.

[10] 程少毅,冯 征,周勇安,等.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13):2465-2468.

[11] Mansfield AS,Dong H.Implications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 heterogeneity in the selection of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o receive immunotherapy〔J〕.Clin Pharmacol Ther,2016,100(3):220-222.

[12] 陈 燕,李 虎,秦 琴,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及与病理分期关系〔J〕.临床军医杂志,2014,42(2):192-194.

[13] 万佳蔚,沈洪远,黄红宇,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与临床特征关系的初步研究〔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1):43-47.

(编辑:甘艳)

DetectionofCirculatingTumorCellsinPredictingNon-smallCellLungCancerChemotherapy

ZHONGGuanghua,LIULixian,ZHUXiaohui,etal.

ChanchengCentralHospital,Foshan,528000

ObjectiveTo analyze detec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in predicting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hemotherapy.MethodsSelect 25 case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25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s a comparative study.Collecting 7.5 mL blood from all persons who were participating in the study after 2 cycles of chemotherapy and after admission,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enrichment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nical features and efficacy of chemotherapy.ResultsCirculating tumor cells in both groups were found,the number of positive cases of pulmonary Ca group reached 72.00%,while positive cases of the COPD group was 0,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ther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of positive expression with age,gender,smoking status,pathological type,etc,the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only related with the staging of cancer(P<0.05).After 2 cycles of chemotherapy,evalua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and clinical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 were coincident(P>0.05).The 2 method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γ=-0.465P=0.021).ConclusionThe presence of clinical stage and chemotherapy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s closely related to circulating tumor cells,which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prognosi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irculating tumor cells;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Prediction;Chemotherapy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

10.3969/j.issn.1001-5930.2017.09.037

R734.2

A

1001-5930(2017)09-1521-03

2016-09-08

2017-03-23)

猜你喜欢

肺癌化疗肿瘤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跟踪导练(二)(3)
ceRNA与肿瘤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床旁无导航穿刺确诊巨大上纵隔肿瘤1例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