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
2017-11-06杨宇飞
杨宇飞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
杨宇飞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备受瞩目的话题。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最终得出如下结论:企业承担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对财务绩效当期及滞后期都产生显著的推进作用,且滞后一期的显著性强于滞后二期。对于上证A股工业企业而言,承担对股东、政府及供应商的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促进作用更显著。
社会责任 财务绩效 相关利益者
一、引 言
当今,各种社会丑闻层出不穷。食品安全方面,毒奶粉、苏丹红鸡蛋、含工业明胶的老酸奶等劣质产品换上华丽包装走向了人们的餐桌;环境方面,大型化工企业漠视国家排污标准,将未达标的污水废气排入空气河流,肆意破坏环境;劳动用工方面,企业为增加利润,视劳动法如废纸,恶意加大劳动强度导致员工过劳死事件等。随着社会进步,消费者对于企业品牌形象越来越关注,对于环境越来越重视,不仅仅考虑购买到的产品,还关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一向是学者热衷讨论的课题,但由于在研究方法、指标体系的选择等方面意见不统一,至今悬而未决。从早期的股东价值最大化理论到现今企业价值最大化,从夸大股东至上,企业盈利目标仅保障股东的收益转变为实现自身价值同时还要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由“自赢”向“双赢”转变,这些最新理论的研究也说明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大势所趋。通过本文的研究,理论意义上可以丰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依据;现实意义上可以为政府部门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情况的监管提供借鉴作用,为促进企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指导作用。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正相关说
Saleh(2011)研究马来西亚这个新兴市场,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体制有助于提高财务绩效。Preston(2013)从企业社会责任中的口碑角度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企业股价与企业社会责任在社会中的口碑方面是正相关关系,即企业社会责任的口碑越高其相应的股价越高,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对实现企业的收益率有重要影响。Graves(2014)对2012年美国财富杂志中企业财富名誉度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社会责任绩效越高其财务绩效越高。Aliyu(2015)研究发现改善企业社会责任体制有助于财务绩效的提高,政府应该加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管力度,改善社会经济功能。
(2)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负相关说
Cardamone(2009)在研究意大利178家上市公司时,以其股价衡量经营绩效,结果证明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与经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Singer(2013)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在美国著名财经杂志《财富》上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从中随机抽取50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发现,企业为履行好社会责任会花费更多的资本,在此基础上一些投资者会对此做出负面的反映。
(3)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不相关说
Maria等(2009)以西班牙《经济日报》披露的124家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为样本,通过赋值打分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用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总资产净利率(ROA)这2个指标来对财务绩效进行衡量,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并无显著的相关性。Sikka(2010)认为某些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比如慈善事业的同时,总是竭尽全力去设法进行税务欺诈来逃税避税,他指出尽管企业可以在能力范围去履行对相应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但是企业履行责任所带给股东的利益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难以达到一致的效果。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正相关说
邓德军和肖文娟(2012)用实证研究证实了上述观点,他们采用Rubin和Rosenbaum的倾向分数配对法,将所有2009年收录于深圳社会责任指数的制造业公司和抽选出的未被收录的制造业公司,分别定义为社会责任组和非社会责任组进行配对,研究结果显示非社会责任组企业的财务绩效明显低于社会责任组企业,从而得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改善企业财务绩效的结论。张兆国等(2013)的研究综合了上述两个研究,他们运用系统GMM方法,对沪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1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期的社会责任对次期的财务绩效有显著地正向影响,而当期的财务绩效也正向影响着当期社会责任。刘岚、王庆(2017)针对大型国有企业进行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我国国有上市企业前100强2010-2014年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发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有显著影响,对滞后期财务绩效的影响尤为显著;企业履行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区别。
(2)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负相关说
李感(2010)以我国100多家上市公司样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企业绩效与社会责任相关性模型分析认为企业财务状况与承担社会责任成反向关系,这主要体现在滞后性影响。王太林(2011)对长江三角洲地区374家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企业承担对员工的责任会降低财务绩效。
(3)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不相关说
彭剑君(2014)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二者关系展开研究,表明企业通过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力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不能够增强财务绩效,通过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对财务收入与财务绩效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李建升(2016)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浙江省某企业2008-2014年财政收入进行调查,表明虽然企业通过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并不能够提高业务收入,但是通过增强企业的相关收入实现企业的壮大之后能有效促进社会责任的提升。
通过对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的文献综述回顾,可以看出,对于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结论。呈现出正相关、负相关和不相关等多种研究结论共存现象。但是也可以发现,大多数学者在进行实证研究时往往只考虑社会责任对于当期财务绩效的影响,而忽略了影响的滞后性。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两者关系的分析
(1)企业承担股东的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股东与企业经营者存在委托代理契约关系,股东投入资金后要求获得一定的收益,实际上股东投入资本也承担了风险,股东会要求得到相应的报酬。企业积极承担对股东的责任一方面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对管理层监督,减少代理成本;另一方面吸引投资者,更容易获得社会资本,从而可以增加发展进步的机会,提高公司业绩。
(2)企业承担债权人的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债权人与企业是借贷的契约关系,企业向债权人借入债务资本满足经营所需,在合同规定的到期日前,企业归还本金以及借款期间需要支付的利息。企业积极承担对债权人的义务,对公司信用等级评估起积极作用,在筹资过程中可以获得相对宽松的交易条件从而降低交易费用,同时也可以较快从外界筹集需要的资金,避免因资金链断裂问题带来更大的损失。
(3)企业承担员工的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职工与企业之间是雇佣的契约关系,首先,员工得到更好的对待,就会少产生对工资晋升机制及工作环境的抵触情绪,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企业生产运营上;其次企业与员工签订合同,可以降低显性索取权费用,即可以减少劳务纠纷和员工流动带来的损失;再次员工在企业长期任职会形成员工的归属感,从心理学角度会更加卖命为企业工作提高企业绩效,同时长期雇佣关系免去了培训费、适应期、信息不了解等带给企业的损失。
(4)企业承担政府的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政府与企业之间主要是法律约束关系,企业要遵纪守法、承担纳税义务。企业缴纳相应的税款虽然会带来资金流失降低公司的现金流量,但是税收与获得的盈利是正相关的,企业效益越好交税越多,所以一定程度上并不能说给企业带来额外的负担。但是换句话讲企业如果没有认真履行这项义务,会带来偷税的负面影响,损害自身的形象从而影响企业绩效。税收资金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资金来源,企业承担交税的义务可以维持国家财政的运转,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会极大的受益。企业与政府之间建立良好关系,那么企业一部分项目会受到政府的鼓励与支持,有些项目还可以享受到特殊照顾,得到有利条件。
(5)企业履行环境的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企业承担对环境的责任,首先可以降低当期及未来违反相应环境法律法规的成本,减少罚款损失;其次可以吸引消费者,“环境友好型”的企业可以改善企业的形象,促进产品的销售;最后,生产一些有环保特色的新产品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不仅对企业有很好的宣传作用,还可以吸引环保人士,促进消费。
(6)企业履行社会公益的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企业对社区、基层、边远地区进行捐赠,虽说并不是目前法律规定企业应该履行的义务,但是慈善捐赠属于道德责任。企业对社会公益进行捐赠,虽然会增加企业额外的支出,带来成本的上升,但同时可以改善企业的形象,吸引消费者。
(7)企业履行消费者的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在销售环节中,企业与顾客直接接触产生购销业务。企业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为消费者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有利于增加产品的销售额,提高利润,扩大市场占有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8)企业履行供应商的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供应商是企业原料提供的重要来源,企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关键成员。一方面企业与供应商长期合作关系降低企业库存成本及缺货风险,如果企业是这家供应商的重要客户,那么企业就会获得一定的谈判能力,这对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是有利的。另一方面企业承担对供应商的责任就是要尽快将赊销款项还清。这样可以提高企业信誉,也有利于签订长期合同,获得物美价廉的产品和及时的原料供应,对未来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的滞后性分析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对当期财务绩效产生促进作用,但是往往这种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主要原因如下:一方面市场机制不完善,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现实中的市场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并不完全对等,往往企业作为有利的一方,会得到更快更多的信息,导致利益相关者不能及时了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另一方面时间差的存在。从心理学的角度,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从了解到相信会存在一个从认知——判别——信赖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一个时间段的过渡。同时,往往短期内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履行责任付出的成本无法得到补偿,这样对短期的财务绩效会有削弱作用。
企业对股东、债权人主动承担责任后,会吸引社会资本也会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但是可能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信用等级的提高以及其他投资人获得信息都需要一个时间差。对员工、供应商而言更是如此,早期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对员工进行培训都会造成当期成本的增加,而形成企业文化,增加员工的归属感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所以对企业的财务绩效会有滞后性影响。对于政府来说,企业承担税费会给当期带来成本的增加,会一部分削减当期的财务绩效,但是积极承担对政府的责任可以得到政府给予的优惠,对企业长期发展有利。
四、实证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由于工业企业研究两者关系较少,所以本文选取了上证A股中工业企业2012-2016年上市公司5年相关财务数据作为本文实证分析的样本数据来源,选择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数据选择的标准
其中,Tobin Q值、总资产报酬率、每股收益、资产负债率是通过国泰安数据库中财务分析相关指标直接获取,薪金支付率、政府贡献率、应付账款周转率是通过财务报表中相关数据计算间接所得。企业性质通过国泰安数据库中提供的上市公司股权说明书整理获得。
使用的统计分析软件主要为EXCEL、SPSS19.0等软件。
(二)研究假设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来研究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由理论分析可知,利益相关者具体涵盖了股东、债权人、政府、员工、环境、社会公益、消费者、供应商。
其中,环境一般通过环保认证来判别企业是否很好地承担责任,且环保费用的支出,该数据获取的难度较大,很多企业并未及时披露。通过认监委网站通过股票代码查询公司是否通过质量管理认证或环境管理认证时发现,前20家样本企业均无记录。
针对工业企业的行业特点,其侧重于生产环节,与消费者接触较少,相关性不大。
对社会公益的责任又可以称为慈善责任,在大多数文献中采用捐赠支出/营业收入计算所得,在国泰安数据库中,通过财务报表附注中营业外收入支出里的明细可以找到捐赠支出,但是有关捐赠支出的明细太杂,包括对公益性捐赠支出,对外捐赠支出其中:公益性支出,对外捐赠支出,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等,不利于计算。
考虑到财务信息披露的局限性以及数据收集的难易,本文最终从股东、债权人、政府、员工、供应商这5个维度进行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1A:企业承担股东的责任与当期财务绩效正相关
H2A:企业履行对股东的责任与滞后期财务绩效正相关
H1B:企业承担债权人的责任与当期财务绩效正相关
H2B:企业履行对债权人的责任与滞后期财务绩效正相关
H1C:企业承担员工的责任与当期财务绩效正相关
H2C:企业履行对员工的责任与滞后期财务绩效正相关
H1D:企业承担政府的责任与当期财务绩效正相关
H2D:企业履行对政府的责任与滞后期财务绩效正相关
H1E:企业承担供应商的责任与当期财务绩效正相关
H2E:企业履行对供应商的责任与滞后期财务绩效正相关
(三)变量设计与度量
本文变量包括因变量、自变量、控制变量三部分,将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作为自变量,财务绩效指标作为因变量进行研究。
1、社会责任的衡量。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本文提出对应指标进行衡量,对于股东、债权人、员工、政府、供应商的责任,分别采用每股收益、资产负债率、薪金支付率、政府贡献率、应付账款周转率指标。其中,资产负债率数值越低,则企业对债权人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多;每股收益、薪金支付率、政府贡献率、应付账款周转率数值越高则企业对相应的利益相关者承担的责任越多。
2、财务绩效的衡量。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般设置会计指标与市场指标衡量企业财务绩效,本文市场指标选取Tobin Q值,该指标考核企业成长性与业绩。该指标的好处是不受计算方法的影响并可以直接通过国泰安数据库获得,但是易受波动;会计指标采用总资产报酬率(ROA)作为衡量企业财务绩效的指标,该指标反映净利润占总资产平均余额的比值,代表了一个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率。
3、控制变量。Bradley(1981)、C.F.Wu(2002)、王晓霞(2009)等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是两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规模大的企业往往有更多的能力可以主动承担以及更多的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同时受关注也少,往往承担责任没有那么积极。显然研究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两者关系时要考虑企业规模;企业股权性质的不同也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不同企业股权性质不同,那么企业的经营方式一定存在着差异,人们大多会觉得国有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由国情决定我国有很多国有企业,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将国有与非国有企业进行区分,将国有企业设置为1,非国有企业设置为0;本文选取了上证A股工业800家上市公司2012~2016年5年的数据,将年度变量设为控制变量,将2012~2016年的数据进行0-4的赋值。
表2 指标设计
(四)模型构建
参考大量文献中的研究,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时一种线性关系。具体方程如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上述公式中,t表示期数,i表示滞后的期数,取值为0、1、2。取值为0时表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当期财务绩效的影响;取值为1、2时分别表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后一期、后二期财务绩效的影响。e是方程的误差变量。
五、实证检验
本文通过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验证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
(一)描述性分析
表3 描述性分析
由表3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1)因变量财务绩效中的市场指标TobinQ的均值为2.0541,大于1,说明在搜集数据的这些企业中绝大多数的市场价值超过了重置成本也就是说企业的经营活动得到市场的认可。标准差为4.6108,说明搜集到的企业之间经营状况好坏不同,差异较大。会计指标资产报酬率标准差为11.27%,说明企业的资产报酬率的状况差异大,各个企业受经济市场等因素影响存在差异带来财务绩效的不同,但从均值角度看只有3.9%,说明样本企业资产报酬率并不高,财务绩效并不好。
(2)自变量每股收益均值为0.3202,大于0但数值较低,说明样本企业中大多数为盈利状态,最大值为15.3778,最小值为-4.2369,样本企业之间每股收益情况差异较大,样本企业对股东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一。资产负债率,一般该指标在45%-65%比较合适,样本企业的均值为51.57%说明样本企业对债权人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薪金支付率均值为12.43%,样本企业水平较低,说明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的承担关注较少,这也与当今屡屡曝光的加工行业压榨员工情况相对应;企业对员工承担的社会责任最小值为-0.0051,最大值为87.9311,各个企业在履行员工社会责任方面做出的努力差距很大。政府贡献率均值3%,标准差也较小4.64%,企业差距不大。应付账款周转率,可以很明显地发现标准差特别大,最小值为0.0096,最大值为120582.5835,这与现在工业行业赊销情况盛行有关,有些工业企业赊销数额较大从而导致应付账款周转率较低,有些企业相对现销较多,从而导致差异很大。
(3)控制变量中,企业规模的量化指标均值为22.5226,样本企业之间规模差距不大。企业性质均值为0.7200,说明样本中国有企业数量大于非国有数量,时间变量以年份衡量。
(二)相关性分析
通过描述性分析,初步了解到样本数据各个量化指标的分布情况,紧接着对指标的相关性来探讨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表4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表4可以看出,在当期研究时,TobinQ值与资产负债率、企业规模、企业性质呈显著负相关,与企业年份呈显著正相关;ROA与每股收益、资产负债率、政府贡献率、企业规模呈显著正相关,与应付账款周转率、企业性质、企业年份呈显著负相关。在滞后一期研究时,TobinQ值与应付账款周转率、企业年份呈显著正相关,与企业规模呈显著负相关;ROA与每股收益、政府贡献率、企业规模呈显著正相关,与企业性质呈显著负相关。在滞后二期研究时,TobinQ值与资产负债率、企业规模呈显著负相关,与应付账款周转率呈显著正相关;ROA与每股收益、政府贡献率、企业规模呈显著正相关,与企业性质呈显著负相关。总之,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但仅仅通过相关性分析,不能排除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共线性的情况,这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所以为了更加科学地进行数据分析,下文中会利用方差膨胀因子进行回归分析。
(三)回归分析
本文在进行回归分析时,分别对财务绩效指标TobinQ值和ROA进行分析。
表5 企业社会责任与当期财务绩效回归结果
由表5可知,企业Tobin Q值与每股收益、资产负债率指标呈正相关,说明企业对股东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的成长性有好处,但是履行对债权人还本付息的义务不利于企业成长性,即假设H1A成立。
ROA与每股收益、政府贡献率指标的相关系数大于0且数值较大,说明企业对股东、政府承担的责任越多,对当期的财务绩效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假设H1A、H1D成立;政府贡献率相关系数为负值说明假设H1E不成立,可能是样本企业中工业企业的赊销情况明显且对供应商没有履行较好的社会责任。
表6 企业社会责任与滞后一期财务绩效回归结果
由表6看出,Tobin Q值与每股收益、应付账款周转率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即企业对股东、供应商承担社会责任会提升公司业绩;ROA与每股收益、政府贡献率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即企业对股东、政府承担责任会提高财务绩效,验证了假设H2A、H2E、H2D正确。
表7 企业社会责任与滞后二期财务绩效回归结果
由表7看出,Tobin Q值与应付账款周转率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即企业对供应商承担社会责任会提升公司业绩;ROA与每股收益、政府贡献率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即企业对股东、政府承担责任会提高财务绩效,验证了假设H2A、H2E正确。
(四)实证分析结果
表8 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回归结果系数归纳表
对表5至表7中回归结果中显著相关的指标整理成如表8所示,首先观察相关性个数,当期社会责任对当期财务绩效影响,2个显性正相关,2个显性负相关;当期社会责任对滞后一期财务绩效影响,3个正相关;当期社会责任对滞后二期财务绩效影响,3个正相关,说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强。
其次观察相关性系数数值大小,明显可以看出各变量滞后一期的系数大于滞后二期。
由此可知,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存在滞后性影响,且滞后一期的显著性最强。
表9 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回归结果
对表8中的相应变量对应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整理如表9所示,可以发现,企业提高每股收益承担对股东的责任、提高政府贡献率对政府积极履行责任对当期与滞后期的财务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提高应付账款周转率承担对供应商的责任对滞后期的财务绩效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当期有显著削弱作用。对债权人承担责任对当期财务绩效有显著削弱作用,但对后期无明显影响。
六、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从上述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层层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
(1)无论是考虑企业财务绩效的会计指标还是市场指标,考虑当期还是滞后性影响,都可以发现企业承担对股东的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企业注重自身的发展,在盈利时分给股东更多的红利,股东获得更多的收益,那么对于企业的业绩有促进作用。
(2)企业承担对于债权人的责任,对债权人还本付息偿还的越多越及时,会对企业当期的财务绩效造成显著的削弱作用,但是考虑滞后性时,企业的财务绩效与对债权人承担责任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可能是偿还的本金及利息,造成样本企业成本的上升大于获得的收益,且对后期的影响不明显。
(3)企业承担对员工的责任,即薪金支付率上升与财务绩效之间的系数是正值,但是回归时虽然正相关但不显著。原因可能是样本企业中的工业企业对员工的关注不够,虽然尽量考虑员工自身的利益提供一个适合的环境,但往往这些软文化方面的提高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所以财务绩效的提高并不显著。
(4)企业承担对政府的责任,即企业提高政府贡献率,积极承担税款缴纳的义务对于当期及滞后期的财务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作为纳税义务人,依法纳税是一项义务,国家通过收到的税费进行基建、社会治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业绩的提高。
(5)企业对供应商承担的责任,当期分析时相关性不显著。进行滞后性分析时,企业提高应付账款周转率会带来企业的财务绩效的显著提高。由此可知,企业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起初对绩效的提高可能不明显,但是从长期看企业会因为与供应商协商得到低于竞争者的原料采购价格以及较低的交易成本,从而对财务绩效有一个显著的推进作用。
(二)政策建议
当前问题的出现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有相应法律法规的制定不完善,行业本身的特点,企业自身意识不足等。总之,企业要想发展要想进步,需要全社会成员共同努力。针对上文分析先提出如下建议:
1、对政府的建议
(1)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定,规范企业社会责任的披露
企业社会责任切实推进的源头是相应法律法规文件的出台,从立法上保证在相关社会问题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由上文分析可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与财务绩效之间有滞后性关系,规范社会责任的披露,可以减少市场出现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使得债权人、股东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追加投资还是撤回资本的决策,既较好履行了对于股东、债权人的责任,又有利于减少滞后性的影响。
(2)加强监督机制,加大违法行为惩罚力度
有治理就必须要有监督,单纯靠企业自觉承担责任来促进社会发展的想法不现实,当今存在的诸多问题其实也是缺乏监督与约束机制带来的后果。政府还应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使得企业有所畏惧,从而改变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模式。
(3)建立奖励政策,宣传优秀企业
除加大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外,对于表现突出的企业也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如一定的税收减免、优先投资权、一笔的奖励基金等,从物质方面给予企业一定优惠,刺激企业更好地承担责任。当然,企业还可以定期进行优秀企业评选,对各方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较好的进行表扬,这会大大加强企业的积极性,促使其更多的承担社会责任。
(4)推进财务改革,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政府应该积极推动财务方面的改革,对于企业承担利益相关者责任时产生的费用,增加这部分费用的抵扣,可以成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回馈社会,对企业财务绩效有积极推动作用。
2、对企业的建议
(1)注重股利分配,保障股东利益
由上文分析可知,企业承担对股东的责任对当期及滞后期的财务绩效都显著相关,所以企业要注重对股利的分配,既不会因过多分配导致企业后劲不足,又不会使股东因收益过低丧失信心。除股利分配外,还要加强企业监督机制的管理,减少股东与经营者的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
(2)及时缴纳税款,保障政府的利益
由上文分析可知,企业承担对政府的责任对当期及滞后期的财务绩效都显著相关,所以保障政府的利益至关重要,企业应及时缴纳税款并且遵守相应法律法规。
(3)与供应商保持良好合作,提高产品质量
由上文分析可知,承担对供应商责任对于企业长期发展有促进作用。所以企业与产品的主要原料供应商应该保持一个长期、稳定的合作状态,加强与供应商的密切联系,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确保原料质量的好坏,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4)加强与员工、债权人的联系
本文实证分析时不能很好验证企业对员工、债权人承担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说明样本企业对员工、债权人关注不够,应该加强与员工、债权人的联系。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与员工紧密联系,关心员工工作的状态。
[1]Abbott W.F.On the Measuremen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Self-reported Disclosure as a Measure of Corporate Social Involvement.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79.22(3)501-515
[2]Sikka P.Smoke and Mirrors: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ax Avoidance.Accounting Forum.2010.34(3)153-168
[3]邓利建.公司社会责任表现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4]高峰,朱军.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验证——基于湖南省上市公司数据.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4)11-14
[5]汤荣辉.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财会通讯.2014(10)91-94
[6]尹开国,刘小芹,陈华东.基于内生性的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中国软科学.2014(6)98-108
[7]杨熠,沈洪涛.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60-68
[8]张剑.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综述.经济研究导刊.2009(22)66-67
[9]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中国工业经济.2006(2)77-83
[10]张兆国,梁志钢,尹开国.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中国软科学.2012(2)139-146
[11]黄群慧.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YANG Yu-fei
Accounting School,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Nanjing 210023
It has always been a high-profile topic of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based on stakeholder theory.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it has a significant boost to current and lag financial performance if enterprises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of every stakeholder,and the lag phase I i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the lag phase II.To the Shanghai A-share industrial enterprises,bearing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shareholders,the government and the suppliers has more significant promotion effect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Social Responsibility,Financial Performance,Stakeholders
F275
A
本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基于雾霾治理视角的碳减排优化模式与碳审计研究》(15BGL0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碳披露、碳绩效与市场反应:基于中国情景的研究》(71272237);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工商管理学科)(PAPD);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会计学)的资助
杨宇飞,女,辽宁沈阳人,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江苏南京,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