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排螺旋CT横断位薄层图像对周围型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2017-11-06李铭段成洲王绍龙张玉兴张耀文宋伟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薄层胸膜螺旋

李铭 段成洲 王绍龙 张玉兴 张耀文 宋伟

64排螺旋CT横断位薄层图像对周围型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李铭 段成洲 王绍龙 张玉兴 张耀文 宋伟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横断位薄层图像对周围型小细胞肺癌(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组60例周围型SCLC患者均为某院2016-01—12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对比普通平扫与横断位薄层图像,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普通平扫对分叶征、棘突征、短毛刺征、空泡征、细支气管相、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叶间胸膜破坏征、血管穿过征的显示明显低于薄层扫描,P<0.05;薄层扫描对血管聚拢、支气管改变、胸膜的显示率明显优于普通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薄层扫描能够较准确的分辨病变与周围结构关系。结论 螺旋CT横断位薄层图像更有助于鉴别SCLC。

螺旋CT;周围型小细胞肺癌;薄层扫描

周围型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所有新发病肺癌总数的15%~20%,肿瘤直径一般在3 cm以下,被正常肺组织包裹,无侵注和局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过去30年中,SCLC的发病率有下降趋势,症状较轻微且不典型,患者往往无自觉症状和体征,因此,该病是肺部疾病诊断中的难点,容易误诊[1-2]。SCLC是高度侵袭性疾病,具有不良预后的特点,因此,针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本文对普通平扫与横断位薄层图像诊断周围型SCLC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周围型SCLC患者均为我院2016-01—12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52~82岁,平均(69.2±5.9)岁,类型:腺癌33例,鳞癌12例,未分化癌8例,肺泡癌各7例。

1.2 方法

1.2.1 仪器 采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公司)生产的GE lightspeed 64排螺旋CT扫描机。

1.2.2 造影剂 造影剂为碘海醇。

1.2.3 检查方法 扫描前指导患者进行屏气训练,均采用吸气末屏气扫描,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由肺尖到膈肌连续扫描,行层厚为1.25 mm螺旋容积扫描。层距:10 mm,层厚:10 mm,探测器配置64×1.25,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35 mA,重建间隔:1 mm,射线束宽度20 mm。所有患者均完成平扫和断位薄层扫描。增强扫描时肘前静脉高压注射团注给药造影剂,注药速度3.5~4 mL/s,总量不超过100 mL。平扫或增强分别摄取肺窗和纵隔窗。重建层厚:2.5 mm,病灶<2 mm者,再行局部1.25 mm薄层重建。所得图像传输到系统工作站,做MPR图像后处理。

作者单位:455000 安阳肿瘤医院影像科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普通平扫与横断位薄层影像学诊断结果普通平扫对分叶征、棘突征、短毛刺征、空泡征、细支气管相、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叶间胸膜破坏征、血管穿过征的显示明显低于薄层扫描(P<0.05,表1)。

表1 普通平扫与横断位薄层影像学比较[n(%)]

2.2 普通平扫与薄层扫描对病变与周围结构关系的显示 薄层扫描对血管聚拢、支气管改变、胸膜的显示率明显优于普通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这说明薄层扫描能够较准确的分辨病变与周围结构关系。

表2 平扫与薄层扫描对病变与周围结构关系的显示比较[n(%)]

3 讨论

周围型SCLC是一种具有独特自然病程的特殊肺癌类型。SCLC恶性程度较高,倍增时间短,分化低,侵袭性较强,初治缓解率高,但极易发生继发耐药,复发率较高。周围型SCLC症状较轻微且不典型,患者往往无自觉症状和体征,其诊断一直是影像学诊断难点之一,以往临床多采用X线平片、X线断层以及普通CT平扫等手段。随着螺旋CT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其显像清晰度高,对辨别病变的边缘、轮廓、密度以及血管结构、胸膜的关系等有一定的优势,目前也广泛应用于诊断周围型SCLC中[3-5]。

3.1 周围型小SCLC的边缘形态 分叶状指肿瘤边缘凹凸不平,呈梅花状突起,这种形态的肿瘤分叶明显,边缘深切迹,一般以恶性肿瘤多见。毛刺征是指肿瘤沿小支气管、邻近小血管浸润生长,患者同时可见纤维组织增生,这种形态的肿瘤周边和部分边缘的放射状短细毛刺影,一般以恶性肿瘤多见[6]。

3.2 周围型小SCLC与周围血管关系 血管集束征是指周围血管向结节聚集,当肺动脉分支也同时聚拢时,其伴行的支气管结构也同时受累,薄层扫描显示率高,对仅存于2~3 mm层面上的病变可以清晰显示,而普通CT扫描不易观察[7]。血管穿过征是指肿瘤沿支气管或肺泡表面覆壁生长,肿瘤包裹着与支气管相伴随的肺动脉,肿瘤较小者无挤压肺动脉的情况,但随着肿瘤不断增大,瘤体内出现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血管形态、走行发生改变,管腔变窄,破坏肺部结构,进一步发展为血管集束征。

3.3 螺旋CT诊断周围型SCLC的价值 与普通CT平扫相比,对直径1 cm以下的病灶检出率明显提高,螺旋CT是容积扫描,与平扫比较,不仅降低了漏诊率,而且对复杂解剖部位的病变,如肺尖、横隔等部位的病灶能够及时发现,而普通CT平扫受到轴向的限制,对病灶的空间显像效果不佳。而周围型SCLC与肺泡具有良好的对比性,经三维图像重建后,可对病变外形进行多角度、各轴向观察,且对病变最大径的测量较精确,有助于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较大的帮助[8-9]。

3.4 螺旋CT的优势 螺旋CT检查分辨率高,对肺野中>1 cm以上的阴影能够清晰的显示,能够弥补一般X线平片容易遗漏的早期周围型SCLC,对SCLC肺门及纵隔淋巴腺转移是否侵犯胸膜、胸壁以及其他器官,癌肿空洞内部情况均可提供较详细的信息。螺旋CT为薄层扫描,可鉴别肿瘤内低密度灶为坏死或支气管,清晰显示边缘光滑或有毛刺,对分叶的显示相当准确。应用最大密度投影法取病灶最大的CT值重建,对比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能够较精确的反映组织密度差异[10]。

本研究中,普通平扫对分叶征、棘突征、短毛刺征、空泡征、细支气管相、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叶间胸膜破坏征、血管穿过征的显示明显低于薄层扫描,P<0.05。薄层扫描对血管聚拢、支气管改变、胸膜的显示率明显优于普通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薄层扫描能够较准确的分辨病变与周围结构关系。综上所述,螺旋CT横断位薄层图像有助于鉴别周围型SCLC,是临床早期诊断周围型SCLC的有效影像学参考依据。

[1]李晨阳.多层螺旋CT早期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9):157.

[2]易建红,苏良辉.16层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周围型小肺癌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11):1797-1800.

[3]沈剑辉,茅亭,陈海军.64排螺旋CT薄层加动态增强扫描在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12,9(6):69-72.

[4]刘森林,许红云.周围型小肺癌32例胸部多层螺旋CT影像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2):49-50.

[5]王新会.多层螺旋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0):77-78.

[6]刘泽坤.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2):117-118.

[7]卢帮卫.16层螺旋CT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3,14(2):132-134.

[8]范德鸿.多排螺旋CT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的临床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6(17):2384-2385.

[9]朱全新,姚巧林,王庆荣,等.周围型小肺癌的螺旋CT诊断[J].临床荟萃,2011,26(4):346-348.

[10]朱杰.螺旋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9):86-87.

2017-05-12)

1005-619X(2017)09-0952-02

10.13517/j.cnki.ccm.2017.09.025

张玉兴

猜你喜欢

薄层胸膜螺旋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红花续断胶囊中当归、川芎及大黄的薄层鉴别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定性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18F-FDG PET/CT结合薄层螺旋CT、增强CT和临床资料在孤立性肺空洞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