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穴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中风偏瘫步态的效果探析

2017-11-06于海霞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熏蒸步态偏瘫

于海霞

·预防与康复·

透穴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中风偏瘫步态的效果探析

于海霞

目的 探究中风偏瘫步态经透穴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中风偏瘫患者60例,时间为2015-01-22—2016-01-30,根据其治疗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实验组接受透穴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 两组中风偏瘫患者治疗后的步行能力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其中实验组步行能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风偏瘫患者接受透穴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可以改善其步行能力以及下肢肌力,促进其偏瘫步态的改善。

透穴针刺;中药熏蒸;中风偏瘫

脑卒中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多数患者在中风之后会出现后遗症的情况,其中偏瘫步态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后遗症,对其正常的生活造成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对其中风偏瘫步态进行纠正意义重大[1]。本文主要对中风偏瘫步态经透穴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的价值作分析,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中风偏瘫患者60例,时间为2015-01-22—2016-01-30,根据其治疗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实验组接受透穴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经MRI或CT检查确诊,其神志清晰、病情稳定,肢体偏瘫是其主要的后遗症,其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实验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1~78岁,平均(59.20±10.33)岁;病程10 d~12个月,平均(3.25±1.20)个月。

对照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0~77岁,平均(60.01±10.20)岁;病程15 d~12个月,平均(3.18±1.22)个月。

两组中风偏瘫患者进行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实验组:针刺治疗。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透穴为主,选择穴位:外关透内关、曲池透少海、合谷透劳宫、阳陵泉透阴陵泉,环跳透风市、太冲透涌泉、丘墟透照海、患侧昆仑透太溪、健侧头针运动区、百会穴。选取3.5寸26号毫针进行针刺,快速进针,在得气后,实施强刺激手法,其针感传导至其肢端,使得其肢体抽动为宜,数次刺激,不留针。头针运动区选取患者的偏瘫对侧,沿着其头皮方向进行平刺推进,直至患者出现头皮麻胀的感觉,快速捻针,时间在1 min左右。直刺患者头皮下的百会穴0.2寸左右,保证针体的直立,针感强度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调整,以上针刺在获得针感后留针,时间在0.5 h以上,15 min进行1次捻针。中药熏蒸:采取桶式熏蒸治疗仪进行治疗,药物熏洗患者的下肢,主要的药物包括:30 g透骨草、30 g芍药、15 g桂枝、30 g伸筋草、15 g木瓜、15 g独活、15 g牛膝、15 g红花,将药物水煎至500 mL,治疗时,将药液加入至500 mL水中,之后将治疗仪打开,出现蒸汽后,调节温度为42℃左右,指导患者将下肢膝关节的上下部位暴露出来,并覆盖毛巾毯,之后进行熏蒸,30 min/次,1次/d[2]。

作者单位:266071 海军青岛第二疗养院康复科

对照组:采取患者的健侧头针运动区、百会穴、双侧风池穴、患侧手三里穴、曲池穴、肩前穴、外关穴、阳陵泉、风市穴、合谷穴、太冲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采用2寸28号毫针进行快速进针,在得气后进行留针,时间为30 min,常规情况下,10 min进行一次行针。

两组中风偏瘫患者每天均接受以上治疗1次,1个疗程为10次,5次后休息2 d,并嘱咐患者适当进行自主运动,连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中风偏瘫患者治疗前后的步行能力进行观察分析,采用FAC量表进行评价,0分:患者需要在2个人的帮助下行走或不能行走;1分:患者需要在1个人的扶持下保持平衡;2分:患者在1个人间断或持续扶持下可以行走;3分:患者不要他人的扶持,可在监督的状态下行走;4分:患者可独自在平坦地面行走,在上下坡、上下楼梯时则需要帮助;5分:患者可以完全独立行走[3]。

1.4 数据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FAC量表评分、年龄、病程等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性别等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中风偏瘫患者治疗后的步行能力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其中实验组步行能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CA评分比较(±s)单位: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CA评分比较(±s)单位: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FAC评分 治疗后FAC评分实验组 30 2.32±0.46 4.30±0.58*△对照组 30 2.36±0.44 3.44±0.40*

3 讨论

偏瘫是中风患者的常见后遗症,患者的偏瘫步态会直接对其步行能力造成影响。偏瘫患者的主要步态表现为下肢摆动不全。支撑不稳、骨盆过度倾斜等,会直接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影响[4]。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来对患者的中风偏瘫步态进行纠正意义重大。

为患者实施针刺治疗的关键之一为得气,而透穴针刺得气较快,可以将针感增强,平衡阴阳。透穴针刺法在顽固性疾病患者中应用,有着较高的价值,本文研究中所选穴位共同搭配,可以起到强筋健步、通经活络的作用。头针运动区、百会穴主要位于人体的脑部,其在中风后遗症患者针刺中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对患者的头部腧穴进行针刺,可以达到较好的生物电效应,经过容积导体的相关作用可以使得刺激传输至患者的大脑皮层,对脑部病变进行改善,并改善组织相应的兴奋性,促进休眠或休克状态下神经细胞的觉醒,对出现功能受损的组织进行挽救,较好对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进行改善,促进脑组织血供的恢复,促进其脑电活动的改善[5]。

中药熏蒸是一种中医外治法,其主要是在外感病、风湿疼痛疾病以及皮肤病中使用。有研究表明,采用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中药为患者实施熏洗治疗,可以对热、中药同时利用,促进Golgi腱器官的活化,对r纤维活性进行抑制,改善和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痉挛,对肢体分离运动起到促进的作用,从而改善肢体功能[6]。

综上所述,透穴针刺与中药熏蒸联合在中风偏瘫患者治疗中应用,可以较好改善其步行能力,纠正其中风偏瘫步态,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

[1]陈瑞云.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风肢体痉挛症49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5):19-21.

[2]廖碧常.熄风解痉方及中药熏蒸联合CT围针刺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6):81-83.

[3]刘立新.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面神经炎及护理效果评价[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9):111-112.

[4]杨爱国,闫新华,赵然,等.针刺结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核心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2):105-108.

[5]王琳晶,王玉琳,王春英,等.针刺夹脊穴配合巨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4,42(4):124-126.

[6]郑德松,董静,刘国荣,等.不同针刺方案在中风痉挛性偏瘫康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109-111.

2017-05-12)

济南军区后勤科研计划课题(CJN12J062)

1005-619X(2017)09-0916-02

10.13517/j.cnki.ccm.2017.09.008

猜你喜欢

熏蒸步态偏瘫
基于步态参数分析的老年跌倒人群步态特征研究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熏艾草
艾叶熏蒸治疗肌紧张性偏头痛
基于面部和步态识别的儿童走失寻回系统
步态识人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