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体性
2017-11-04魏金荣
魏金荣
摘要:随着我国哲学界对主体性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而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数学教学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体性;学生;培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新课改提出的基本理念,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应当认识到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性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主导性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发挥作用。因而,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呢?本文就联系数学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做以下阐释。
一、重视和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让学生获得主体参与的体验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就要使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授“认识角”一课时,在探究角的特征时,可以放手让学生先动手感知,再说说体验,最后一起总结角的特征。本课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小朋友们找一找我们生活中的角,一般学生都会在类似三角尺、书、课桌这些物体上找到角。这时老师可能都会急于来让学生观察后找出角的特征,其实这时不妨让学生动手来感受,让孩子用手指去戳一戳他们找到的角,说说感受。这是他们通常会说,“痛痛的”、“扎人”等,再反问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原来是因为角是尖的,那这个“尖尖的”,我们就把它叫做角。使学生在体验中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应当有目的的创设一些有助于教学目标完成的教学情境,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主动参与课堂,获得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教材,让数学更加生活化。例如:在教授“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可以借鉴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中“爱的抱抱”游戏。老师当指挥员,小朋友们围成圈跑,老师喊爱的抱抱,爱的抱抱,一直喊,最后说一个数。如:说2,就2个人抱在一起;说3,就3个人抱在一起;以此类推。游戏中,小朋友们会发现,都是平均分,但有的正好分完,没有剩余;有的时候就有剩余;而且剩下的都比老师喊得数要小。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帮助小朋友们理解分的同样多和平均分,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和整除的区别,认识余数。引导小朋友们在游戏中经历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并且将其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数学的乐趣。
三、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可见,“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要心中有学生,相信他们,应该以学定教。例如:在教授“认识时、分、秒”一课时,可以先播放表的声音,让学生听一听是什么声音?接下来循环播放各种钟面,让学生来欣赏这各式各样的钟表。输入大量、丰富的钟面,以学生激发学习的需求,便于学生从不同中找相同。在学生认识整时之后,可以创设情境,来认识大约及时。星期一,小明来上学了,到校门口保安叔叔指着钟会说什么呢?(此时出示钟面: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过了一会儿,小红也来了,这次保安叔叔又会说什么呢?(此时出示钟面:时针指向8,分针刚过12)。通过对比,让学生初步感受“大约几时”包括两种情况:“几时还不到”“几时刚过一点”,使学生对钟表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经验层面提升到数学化层面。
四、设置开放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具有主动、求异、发散、独创等特点。对于小学生说,创造性思维能力可表现为思维敏捷、思路灵活,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并用简捷而巧妙的方法解答问题。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不仅有助于他们将来的发明创造,也有利于当前的学习。例如:在探究“和的奇偶性”时,可以先从问题引领到直观分析的研究階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教师参与到学生整个学习活动环节,帮助学生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出示连加算式:“1+2+3+4+……149+150=”如何快速判断和为奇数还是偶数?进入探究:两个数相加的情况、三个数相加的情况和四个数相加的情况,一放一收,通过举例求和——证明比较——发现推理——运用提升为主体核心推进过程,引导学生在个案举例、数据分析、合理猜测、推理论证、拓展分析中对于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上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张静华.小学数学课堂学生主体性培养策略浅析[J].教育科学,2012(3)
[2]陈晓.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J].新课程研究,20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