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思想教育

2017-11-04陈晓双

魅力中国 2017年41期
关键词:教育方法小学语文

陈晓双

摘要:语文教学一直和人文教育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地探索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思想教育,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战略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思想;教育方法;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将语文教育和人文思想教育紧密地整合在一起,通过语文课堂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小学阶段的教育尤其重要,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育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在这一阶段进行人文思想的教育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老师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如何做好人文思想教育。

一、通过强化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只有不断地加强与提高老师队伍的教学能力,才能够保证小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显著的效果,那么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强化老师队伍建设,通过提高老师队伍建设的教学能力,从而保证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正常进行。老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其中的教书是指强化学生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而育人是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与文化素养。因此,老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精神,才能够提高学前教育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这就要求老师在学前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深入的去探讨和了解人文精神,从而对人文精神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树立好人文素质教育意识,深化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真正做好人文精神培养的课程。老师在强化自身人文精神的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人文精神培养的意识,通过开展有效的培训措施,不断地提高老师的人文精神,还可以专门给学生开设人文精神课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中的人文性

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有些语文课文虽然意境比较优美,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可以增强对学生人文性的教育,但是由于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差较远,再加上小学生社会阅历和经验有限,不能完全理解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这种情况之下,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就可以创设一种比较贴近文章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其中的人文性,教学效果便可以事半功倍。在学习《生命桥》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感受一下当时的情境,领会老羚羊的奉献精神。

其次,开展人文实践活动。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语文教师要实现课堂与生活的结合,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社会实践是人文教育的一个有效平台。教师可以利用周末或是假期,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烈士陵园等,感悟人类文化和精神的伟大;组织他们去孤儿院、敬老院做小志愿者,陪孤儿做游戏,和老人聊聊天等,体会到被人需要、帮助别人的快乐;让他们给亲人朋友写一封信,加深对亲情的理解;让他们回家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三、崇尚科学的思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这就是说,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在教学中除了必要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外,还要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实践的精神。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凭借语文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独立获取知识的条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如《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类的童话故事,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航天飞机》从普通飞机的视角,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相关知识,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航天事业上的新成果。引导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和感悟,培养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向。

四、充分利用教材,夯实人文基础

小学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着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很多作品有助于學生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事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献身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这些作品或是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如《七月的天山》、《桂林山水》;或是对伟人、英雄人物的热爱、敬佩之情,如《青山处处埋忠骨》、《狼牙山五壮士》;或是歌颂伟大的母爱,《妈妈的爱》、《妈妈的帐单》;或是反映诚实守信、助认为乐品质的,如《中彩那天》、《尊严》等作品无不闪烁着人文之光。针对这些蕴涵着丰富情感的语言文字,教师要善于“披文入情”,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徜徉于课文的意境,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充满激情的导语和深情并茂的范读,能把学生带入意境,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师要做到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爱学生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师爱能使学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和幸福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师爱也是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条件。师爱会影响到学生对世间情态、人情冷暖的感受与体验,他们会把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和热爱上。相反,厌恶学生,使学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遭到教师的漫骂、讽刺和打击,就会使他们过早地体验人生的残酷,人情的淡薄,就会滋长学生冷漠甚至畸形的心态,产生不健康的心理。而且师爱还可以换来学生的爱,小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教师而对教师所教的课程感兴趣,并努力学好它。所以师爱可以产生“爱屋及乌“的效果。因此,教师应以高尚的教育伦理,宽阔的胸怀,去热爱学生,去塑造学生的人生。热爱学生应将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还要将爱与尊重、信任学生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发展,才能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培养出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总结: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积极地探索,如何将小学语文教学和人文思想教育综合在一起,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卫三强.小学儿童文学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 杨宝珠.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中的人文精神及其当代意义[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08)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方法小学语文
一个都不能少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