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在扶贫攻坚战中的职责

2017-11-04马进胜

智富时代 2017年9期
关键词:文化扶贫

马进胜

【摘 要】在全国各地普遍响应中央号召“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作为高等学校,除了积极参与,做好宣传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努力做好文化扶贫、技术扶贫、专业技能扶贫,急困难群众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除了按照各级政府部门的规定动作外,我们可以做出特色,有所创新,以宣传为基础,培养村民技能为核心,已解决实际问题为突破口,切实解决困难,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贫困的状态。

【关键词】文化扶贫;技术扶贫,专业扶贫

为了响应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号召,完成“精准扶贫,落实到户”的策略,我们渭南师范学院作为陕西东部唯一的高等学府,当然也不能落在后面。学校曾多次组织处级干部和专业教师深入到大荔县、白水县的帮扶村镇,走进贫困户家里,做详细的了解,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与农户倾心交流,也制定了分期步骤,落实的任务,最后应该达到的目标。在同村干部尽心交流,与帮扶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密切了解贫困户的具体困难,了解村上所存在的普遍问题,然后逐条分类、研判,制定统一的计划方案,逐条加以落实实施。我们学院主要做了一下的具体工作:

第一:加强政策宣传,让贫困户树立信心。当然当地政府的宣传已经足够,我们在走进困难户家中時,应该把各级政府的政策和做法加以综合,在提供知识信息的基础上,主要还是政策攻心,提高认识,加强其本身的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增强他们的信心。

第二:送温暖、送资金、送项目。我们学校所能够做到的就是从学校有限的资金中抽出一定的份额作为扶贫基金,专款专用。保证给每一个贫困户送去他们急需的生活用品----粮食、化肥、种子等,努力解决他们春种、夏收和秋播等实际问题。另外给每户送去一个项目,比如:养殖、种植等,并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使其在保证基本生活无忧的情况下,再启动资金的引领努力搞好养殖或种植业,争取在一年内达到脱贫目标。

第三:给予技术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扶持。我校在发挥学校的知识优势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在了解白水的村镇急需给村民讲讲关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和营销,我们组织了专家教授团队,想给村民建起了一个电子商务的平台,然后手把手教会他们使用和连接,最后再给他们讲解营销策略,帮助他们能够尽快地联系商户,分销产品,把产品尽快转化成现金。以免脱销、滞销,导致农户利益受损。

第四:扶持贫困的学生。针对扶贫攻坚,高校应该从文化扶贫做起,对于一些因学致贫的家庭,我们学校采取帮扶学生的策略,对于高中生必须每人每年资助2000元,对于贫困的大学生,我们每人每年资助5000元,彻底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在学校安心学习,等将来毕业用心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第五:除了解决家庭的实际困难外,我们应该解决贫困村镇普遍存在的观念落后,知识落后,信息不畅的问题。利用假期,把贫困村的初高中学生召集起来,让他们到我们学校学习一些基本的网络知识、电商技能、销售技巧。把他们培养成为村镇的后备人才,科技推广宣传员,以帮助家人、邻居、和村民提高认识觉悟,启智明理。再者由于学生是本村的村民,他们的说教更值得村民信服和接受,便于技术和知识的推广。

第六:对于特困户,缺乏任何经济收入的家庭,我们可以考虑特困户家庭的生活实际,帮助其家庭中的一名成年人到学校做临时工,保证其本人每月有大约2000元的收入,这样肯定能够基本解决特困家庭的实际,有了固定的收益,特困户家中的生产生活水平自然就会得以提高,家中就没有了柴米油盐、化肥农药等日常开销的困难,确保家中其他人安心生产,提高生活的信心和质量,让其对未来有更大的希望。

除了上述举措外,我们在白水县成立了美丽乡村学院,让更多的人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明确美丽乡村任务,认清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为了帮助村民尽快脱贫致富,实现全民富裕的小康目标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为迎接党的十九大上线上自己的一份力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扶贫
重视文化扶贫,促进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发展
面向文化精准扶贫的措施研究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的探讨
高校文化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
县域图书馆在文化扶贫中的作用路径探析
浅析成都文艺志愿者服务的特点
“互联网+”助力文化扶贫
贵州民族乡村“文化扶贫”探析
精准扶贫勿忘“文化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