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
2017-05-18石晓蕾
石晓蕾
摘 要:高校文化扶贫日益成为高校扶贫工作的重点内容,现实中却存在深入贫困地区的实际调研不足、文化扶贫重形式轻内容、文化扶贫专门人才匮乏、发挥农民自我脱贫积极性不够、文化扶贫经验交流不足等问题。高校应针对以上重点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增强高校文化扶贫能力。
关键词:高校 文化扶贫 问题 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218-02
农村社会发展、农民的命运,更多的是受科学文化素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所决定。贫困、长期贫困下最可怕的不是物质贫困,而是精神观念贫困,要想真正实现农民脱贫,其关键在于文化扶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月15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其中第五条明确提出要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集中实施一批文化扶贫项目,以促进地区对口帮扶,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高校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力量,拥有文化扶贫的先天优势,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解决好农民、农村的文化贫困问题,将国家文化扶贫工作精神落到实处,实现农民精神上脱贫致富。
1 高校实施文化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贫困地区的贫困现象,表面上看属于经济贫困,实际上却是思想贫困、文化贫困。高校作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智力库、人才库,是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的重要力量,各高校也是积极发挥其文化扶贫作用,但实际文化扶贫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1 深入贫困地区的实际调研不足
贫困地区所表现出的贫困现象基本相同,但实际致贫原因却各有特点。高校如果脱离贫困地区的发展实际,不能深入研究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仅凭借以往经验,采用传统单一的扶贫方式,其扶贫效果必定微乎其微,最终不免出现面上轰轰烈烈,实际冷冷清清,结果惨淡收场的局面。
1.2 文化扶贫重形式轻内容
目前,多数高校文化扶贫的形式比较单一,仅仅通过学校面向社会募集经济捐助、增加文化基础设施、大学生下乡支教等解决表面问题,重视解决起效快的物质匮乏问题,而忽略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的精神匮乏、信息匮乏及落后的价值观和甘于贫困的心态等重点问题,没有从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入手,对农村脱贫致富提供智力支持不足。
1.3 高校文化扶贫专门人才匮乏
文化扶贫是一项长期而专业的工作,归根到底是对“人”的思想扶贫,而以往高校文化扶贫工作重点在于教育扶贫,通过大学生前往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支教的方式进行,更多的是看重对大学生个人能力的锻炼过程,更趋向于完成学生素质教育工作,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扶贫工作。高校在文化扶贫中应以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培育一批致力于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工作的专业教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工作,将文化扶贫与教育扶贫有机结合,将文化扶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4 发挥农民自我脱贫积极性不够
在某些贫困地区,越扶越贫、越扶越懒、脱贫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以往实行的输血式扶贫、救济式扶贫方式没有真正调动起农民自我脱贫的积极性。文化扶贫的基本任务是挖掘农民文化建设的参与治理能力,培育其自主治理能力,提升其合作治理能力,从而将有计划的外部干预转变为农居建设文化、创造文化、消费文化的内在能力,将“送文化”转变为培育贫困地区“文明生长点”的过程。[1]
1.5 文化扶贫经验交流不足
文化扶贫是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战略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鼓励社会参与,各行各业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帮助农民、农村早日脱贫。但在文化扶贫过程中,高校与各行业之间、其他高校之间的经验交流明显不足,很多好的文化扶贫经验不能得到及时推广,不能联合各行业、各高校文化扶貧力量,搭建起有效的合作平台。
2 高校实施文化扶贫的对策建议
高校肩负着传承文明、传播文化、服务社会的责任和使命,在文化扶贫工作中高校应充分发挥其在科学调研、人才队伍建设、素质教育等特色优势,探索出一条文化扶贫的特色路径。
2.1 深入贫困地区开展调研
高校在开展文化扶贫之初,应先组织相关农村、农业、农民等方面的专家深入贫困地区开展文化扶贫评估体系研究,了解当地自然环境、地理结构、经济发展状况,并通过与农民聊天的方式,分析他们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等,从而找出地理环境限制、经济发展制约以外的文化致贫原因,设计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文化扶贫策略,为具体文化扶贫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2.2 明确文化扶贫内容
研究表明,农民文化程度高代直接影响其闲暇消费的内容与时长,文化程度越高,闲暇时间更多选择文字媒介,即看书、看报等;文化程度越低,闲暇时间则更多选择语言媒介,即闲聊天、打麻将等。因此文化扶贫更多的应该是思想扶贫,帮助其打破固有思想,消除贫困文化。高校应将文化扶贫重点放在革新贫困地区群众的观念意识、思维模式、价值体系上,通过传播先进文化、继承传统文明等形式,培育并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素养,激发其开拓精神,从而实现精神脱贫。
2.3 增强文化扶贫专业人才队伍建立
高校应发挥人才培养功能,建立起一支能长期从事文化扶贫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避免文化扶贫工作随着学生升级、毕业等出现断裂。高校除了组织相关校内专家深入贫困地区进行定点帮扶,也可以安排贫困地区教育工作者进入高校进行研修深造,提高贫困地区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教育能力。高校应充分利用其大学科技园、文化产业园等条件,鼓励贫困地区大学生回乡宣传先进文化思想,培养贫困地区大学生创业能力,强化贫困地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研究出一条适宜农村文化扶贫的新道路。
2.4 提高农民文化扶贫自我建设能力
不管以往进行的输血式文化扶贫还是造血式文化扶贫,都是企图通过外因发挥最大作用,但外部环境仅仅是条件,而非决定因素。以往的扶贫方式虽然起到了暂时的救济作用,同时更滋长了部分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贫而安贫”的依赖思想,也使一些已经脱贫的地区存在返贫危机。文化扶贫的重点应该是打破贫困地区文化因有的平衡与封闭,只有打破那些消极平衡,外因才能通过因内的转变而更好的发挥作用,才能实现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主动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接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表现在贫困地区农民思想上不再甘于贫困,行动上不再消极被动,极大的调动了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开拓进取精神,从而彻底改变他们的命运。
2.5 搭建文化扶贫交流平台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特点,发挥校内专家优势、资源优势,组织文化扶贫相关论坛,开展文化扶贫经验交流研讨会,与政府、爱心企业、其他公益社会组织协同合作,编制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文化宣传手册,促进积极文化宣传熏陶。开发文化扶贫线上沟通和工作平台,同时,借用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大力宣传成功的文化扶贫经验,真实反映农村文化扶贫工作实际,实现文化扶贫工作线上线下多元化沟通。
参考文献
[1] 段小虎.西部基层图书馆建设研究之一:文化生态视角下的制度设计[J].图书馆论坛,2015(7):21-26.
[2] 边晓红,段小虎,王军,等.“文化扶贫”与农村居民文化“自组织”能力建设[J].图书馆论坛,2016(2):1-6.
[3] 赖佩媛,唐天勇.高校实施农村文化扶贫的路径创新探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