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有爱心的班主任

2017-11-04杨卫华

魅力中国 2017年44期
关键词:日常教学爱心班主任

杨卫华

摘要:“爱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初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智力和能力迅速发展,世界观也由不成熟逐渐成熟。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充满爱心,给与学生心灵上的呵护。

关键词:班主任;日常教学;爱心

教育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文明的标志。教师是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领路人,塑造着人类真善美的心灵之花。教师塑造的是有血有肉的灵魂,他要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更主要的是投入“爱”。

冰心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对于人类来说,由于成长环境和自身个性的不同,每个人不论在思维方式还是行为习惯方面都带有自己鲜明的印记。所以在我看来,每个学生都是一本需要仔细阅读的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而在我国集体教学为主的教学大环境下,作为班主任,教师只有关爱好每一位学生,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自己的班级团结、积极向上。

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和学生的相处中不仅要遵循最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更要从情感出发怀揣一颗爱心,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对待,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鼓励和帮助。正如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教师的爱无形中能够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继而在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精神,获得更多的理论知识方面提供更大的助力。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个性差异

不同的学生具备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进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学习表现。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观察和实践,根据个性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类型并有针对性的对待:

一是心理或生理存在缺陷的学生群体。对于这类学生,相对于知识教育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心,所以我们首要任务就是细心照顾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尤其是在团体活动中,既要让他们获得最高的舒适度,更要用行动使他们明白命运能够被征服,生活不会抛弃他们,身边的每个人都会关心和爱护他们,培养他们的自强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性格。

二是在缺少社会和家庭关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群体。这类学生由于自身成长环境的原因,容易导致个性呈现偏激状态,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也更容易产生消极心理,进而导致成绩一般不够理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后进生”。而个性和成绩上的差异,也更容易激起其他学生的排斥感,进而导致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恶性循环。所以,对于这一类学生,在我看来,成绩的提高不是从知识本身入手,而是要从情感上的关心、关爱、帮助入手,从而让学生先从教师这里感受到情感上的温暖,然后慢慢引导班级学生更多的接纳关心他们,带领他们融入集体。

三是成绩优秀的学生群体。在考试选拔人才的大环境下,但从成绩上看,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也更容易偏爱他们。其实他们中的多数往往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由于成绩好容易拉大与其他同学的距离,继而造成竞争所带来的人际关系问题;对成绩的执着减少了参与各种其他活动的时间和动力,与其他同学的交往也越来越少;家长和老师的过高期望,容易使他们心灵承受过大的压力等。对这类学生主要是培养他们树立平等意识、集体精神,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去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交往,以此来改善和减轻心理压力,实现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二、要用爱去塑造学生的人格,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力

所谓教育,即教书育人。教师一方面要通过自己为媒介,以课本为参照,实现历史与文明代代传承的责任,另一方面则是结合自身的经验参照社会生存的准则,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塑造和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进而成为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首先,教师要做学生知识学习方面的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新奇的、富有创新的想象给予支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觉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轻易地否定学生的“奇谈怪论”,善待学生的“标新立异”,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头羊,除了担任某一门科目知识教学工作,情感教育也是班主任日常教学的重点。而在我看来,不论是日常学习还是日后进入社会,恒心和意志力是人一生发展所最需要的意志品質。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班主任不仅要热情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还要从精神方面给予学生鼓励和引导,让学生具备知难而进、积极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识,从而锻炼学生意志。另外,还可以用先进人物、革命英雄的光荣事迹教育学生,使他们受到好的熏陶和启迪。

三、要用充满友爱之心关注学生,做学生的倾听者

爱学生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的想法和意愿,使学生能够自信地成长。

首先,在日常交流中,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的观念。因为在知识教与学方面教师与学生一个是输出一个是接收,所以在日常交流中也很容易形成教师自说自话的“俯视型”教育,这不仅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排斥心理和逆反心理。所以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我们首先要树立平等交流的意识,从而在交流过程中从学生角度出发,贴合学生的心理,这样才能说到学生心坎儿里,进而实现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

其次,作为班主任,我在工作中也发现,如果在班级管理中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发表个人意见的自由,更能有效地促进了班级工作的进行。所以,在学校、在课堂上我建议教师要留给学生表达的机会,给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见解的权利,让学生明白很多事情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只要热情的鼓励学生,真正的赏识学生,才能听到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

总之,在班主任工作中,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每一个教师都应无私地把自己真挚博大的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去温暖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彦,王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2]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3]许美德.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M].《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1.endprint

猜你喜欢

日常教学爱心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爱心树(下)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爱心
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研究
语文学科素养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培养
浅论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
拓展训练引入体校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爱心的奉献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