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探究
2017-11-04谭杨喆
谭杨喆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现代教学更加注重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关注学困生也成为了当今课程改革的关注热点之一。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育背景下,关注学困生、尊重学困生、转化学困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积极正视和面对的重点教学问题。以下便是一些个人实践经验,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帮助实现初中历史学困生的转化。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困生;兴趣
一、创设精彩的课堂导入,诱发学困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笔者所在班上的学困生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学习兴趣及积极性相对来讲也较为低迷,具体表现为始终不能很好地融入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活动,学习过程始终心不在焉,学习效果自然也差强人意。
对此,笔者认为,要想做好这部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首生应当积极诱发他们对于初中历史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创设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不失为诱发初中历史学困生产生强烈学习动机与积极学习欲望的有效渠道。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例如,在教学“诸子百家”这节内容之前,笔者并没有一上来就向学生灌输各学派的不同思想主张,而是率先利用多媒体教辅设备为学生出示了一组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幻灯片,包括“和为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四海之内皆兄弟”等内容,随后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你们看来,北京奥运会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果与其体现出的独特中国传统文化有没有密切的联系呢?如果你认为有的话,请举例说出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很多学困生在看到直观生动、形象立体的幻灯片时,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兴趣。待笔者这个“看似与学习无关的问题”一抛出,他们的表达欲望与积极性立马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因此,发言的积极性更为高涨,表现得也非常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愉悦而融洽。趁势,笔者又讲道:“因为北京奥运会将传统中国文化元素进行了最淋漓尽致的发挥,能让我们透过演员的表演真正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与丰富内涵。其实,除了北京奥运会中所体现出的传统文化因素,我国传统文化中还包括其他内涵深刻、主张鲜明的文明。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之中,去更多、更深刻地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符号……”如此,借助多媒体教辅设备就为学生精心而巧妙地创设了一个别致的课堂导入方式,使包括学困生在内的全体学生历史学习兴趣都得到了最充分的调动与维持,从而为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相关的历史学习活动之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爱学困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在对学困生进行转化教育时,要多关注他们的优点,放大他们的闪光点。不要打击他们学习的热情,而要把正面教育放在主导地位,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学困生本身处于班级的落后地位,他们身上微小的闪光点常常会被掩盖。历史老师要善于挖掘、放大他们身上的优点,课堂上多提问他们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给他们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信心,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不是被遗弃在角落被忽略的。老师平常要与这些学生多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会增强后进生学习历史课程的信心。老师可以多讲一些历史上的名人传记,用名人的故事消除后进生的消极情绪。比如林肯,9岁时母亲去世,22岁时经商失败,23岁时竞选众议员落选,想进法学院学法律没进得去,24岁时和朋友借钱经商破产,花了16年时间才把借的钱还清,26岁将要结婚时,未婚妻病逝,曾经一度抑郁,最终在51岁時当选美国总统。和他相比我们现在这一些学习上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总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不让后进生气馁,不让他们丧失信心。
三、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困生对待学习通常都有一种消极态度。谁都不愿意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因此,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初中历史丰富多彩,每节历史课都包含许多人物,许多历史故事。老师可以以一段小故事作为引子,也可以播放视频短片开始一节课的课程。课程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现代影视作品中有很多都是以真实的历史故事为背景改编的。在学贞观之治时,我们可以以《隋唐英雄传》为引子。可以播放电视剧短片。学生的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让学生讨论最佩服哪位英雄。这么多英雄都围绕在一个人的身边,那就是李世民,贞观之治的主人公,他惜才爱才,减轻农民赋税,减轻劳役,开荒种田,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好皇帝。李世民之后另一位有名的皇帝是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关于武则天有很多电视剧作品,她聪明伶俐,学识渊博,也是一位关心百姓疾苦的好皇帝。作为女皇帝,它更不容易,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对于这些历史人物都可以让学生课上讨论,相信没有学生是不感兴趣的。
四、老师多给出激励评价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老师对学生虽不会恶言相向,但是消极的评价杀伤力是不小的。学困生上课由于羞怯心理常常不敢开口,因此上课时老师要多用一些难易适中的题目提问他们,并对他们的回答及时做出评价。回答对了便多加表扬和鼓励,回答错了,要耐心讲解,逐步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回答。课上回答的问题多了,特困生的羞怯心理就会慢慢消失。一学期下来,学困生就会积极地参与课堂。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和学生一起学习,学习效果也会明显好转。
总结:总之,只要从学困生的主观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制定教学计划,想法设法在历史课堂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给予积极的鼓励,时刻关心他们,就一定能够帮助学困生树立起学习历史的坚定信念,以此为教学基础,才能更好的致力于完成初中历史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参考文献:
[1]樊雪飞.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01)
[2]孙砾.初中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5(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