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微视频,与品德社会课堂美丽遇见

2017-11-04赵金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遇见品德与社会微视频

赵金华

摘 要 现代技术正在迅猛发展,而微音频、微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具体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已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运用微视频、微音频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思维,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微视频 遇见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小学品德社会新课标》指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运用微视频,与品德社会课堂美丽遇见。激发了学生兴趣,创设教学情境,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拓展学生思维,从而大大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1运用微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会明显提高。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成为课堂的主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而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像、声音、画面于一体,具有更加形象、立体、真实的特点,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往往能够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父母的疼爱》一课时,我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视频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美文《妈妈的爱》,并谈一谈我能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讲故事环节,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了学生浓郁的兴趣。勾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为后续的情景体验做好了铺垫。学生表演时通过角色扮演,体会了父母的那份深深的爱以及父母的艰辛与不易。美文欣赏将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向高潮。学生谈一谈时,他们都被父母的爱所深深感动了,激发了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2运用微视频,创设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创设更好的教学氛围,起到教师语言及教学结构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创设教学情境,能影响和改变学生情感的内容和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巧妙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真正拨动学生心中的警钟,达到约束学生行为的目的,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在教学《交通安全你我他》一课时,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两个发生交通事故的短片做成视频,呈现了一个因交通事故而失去了双腿的小女孩,只能靠一个一个篮球来支撑她的身体的场景。有了这些铺垫,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违反交通法规带来的伤害,激起了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学法的积极性,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一组组活生生的图片、一首悲婉的的歌曲等都可以形成教学情景,把学生带入到学法、自觉用法的学习中去。

3运用微视频,有效突破重难点

品德与社会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大量的数据和场景及事例,仅凭老师口头说,难以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在一堂课的重难点上,当学生学习不得法的时候,巧妙运用多媒体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授《地球累了》一課时,学生难以理解地球为什么累了?作为生活在物质丰富的小学生,无法想象到有一天会物质贫乏,我们并不拥有无限,地球累了这一问题。我先让学生看一段录像视频,大片森林被砍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工业废水泛滥成灾的惨景以及给人们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顿时学生马上理解珍惜资源。节约资源。化抽象为具体直观,使学生很轻松地就理解了本课难点。

4运用微视频,丰富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巧妙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活生生贴近学生实际的事例,使学生依据自身掌握的知识与已有的经验,同化学到的新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实际中去。

例如在教学《诚信就在身边》这一节时,我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正反典型事例拍成一段短片做成微视频播放,然后进行交流讨论汇报,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诚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丰富了教学内容。“一诺值千金”良好的信誉比金子还宝贵。各行各业都需要以诚信来赢得信誉。可以说诚信是成功的保证。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仅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还拓宽了知识面,了解到了诚信的可贵,开阔了视野。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如善于从学生生活实际和教材的实际出发,精心制作微视频,设计一些有效的开放的教学活动,定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活动得到体验,在活动体验中得到教育。

参考文献

[1]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2011.

[2] 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8).

[3] 叶圣陶著.叶圣陶教育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08).

[4] 德国教师教育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endprint

猜你喜欢

遇见品德与社会微视频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专题实践活动中的微视频教学
杭州“遇见”西雅图:从“一见钟情”到“喜结良缘”
杭州“遇见”西雅图:从“一见钟情”到“喜结良缘”
在博大精深中“遇见”培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