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大胆自信演唱歌曲案例分析

2017-11-04刘兴丽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音乐课唱歌案例

刘兴丽

小学音乐课是以唱歌教学为主的综合课,在每次歌曲教授过程中教师采用聆听、模唱、教唱等多种方法来对学生的歌唱能力进行培养。所以,在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信、大声地唱出来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唱歌教学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一节课过后,我们再让学生进行个别表演,或者是小组表演时总会遇到一些问题。接下来笔者就结合具体的案例,就如何让小学生大胆自信地演唱歌曲进行分析,以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案例]

小学四年级学生,在音乐课上学会歌曲后,可以在座位上和同学们一同齐唱,但是不敢大胆独唱歌曲, 或者是演唱的时候自信心不足,经常出现声音过小,忘记歌词,不敢正视同学,不能将歌曲的情绪准确的表达出来,造成以后再也不敢单独演唱歌曲甚至是说话的自信心都不足。

[分析]

1. 能够齐唱歌曲,是因为可以随声附和,有其他同学声音辅助,并不是自己真正能够独立演唱。

2. 害怕失败,有胆怯心理,不敢尝试。

3. 歌曲的独唱需要锻炼,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站起来就可以独唱。

[策略]

1. 构建和谐课堂,创设学生愉快的歌唱氛围

音乐课堂上要求学生挺胸抬头,脚放平,面部表情和谐自然,聆听一些优美的音乐同时,适当地做运动,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形体美,让学生一上课就能明显感受音乐课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营造了美的氛围。音乐课的特点就是美的体验,教师要根据音乐的特点,用音乐来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师可以随时为学生录制演唱的过程,与学生交流歌曲演唱的感受,选出学生喜欢的音乐,加以引導,把音乐中的美变成一种情感的交流,让歌唱成为学生表达美好情绪的需要。

2. 教师的语言要优美,富有童趣的特点

在少儿频道有两个孩子们很喜欢的人物,一个是金龟子,另一个是小鹿姐姐,她们都有着孩童般天真的声音和可爱的表情,所以自然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偶像。小学生心理比较单纯,如果教师的语言也富有童趣,范唱时更接近学生的声音特点,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会提高,产生出也想试一试的愿望。

3. 合理准确评价学生,鼓励学生演唱的积极性

在音乐课中,有的孩子由于紧张会出现唱歌跑调的现象,这时会引来孩子们的哄笑声,这个现象很打击学生的演唱心理,所以教师一定要事先强调如何学会倾听,如何学会评价其他同学的表演,提高学生的欣赏素质。对于勇于表现的同学,一定要多加鼓励,提出对他的更高要求,这样学生也会在演唱结束以后有成就感,同时会更认真地对待下次的表演。

4. 加强情感体验,提高学生演唱的表现力

没有感情的演唱是苍白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不能够深刻感悟作品,造成演唱时流于直白,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教师用多种方法加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激发学生演唱表现力的一个有效方法。

在音乐唱歌课中,首先是要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和欣赏音乐的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通过案例探讨我们发现,只要遵循儿童的心理情感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丰富的活动,就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音乐美的探索中,不断完善自己,成长为一个具有较高审美能力、自信、勇于创造的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课唱歌案例
喜欢的课
样板案例
唱歌和本人一样不靠谱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唱歌猪
不会唱歌的蝉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一只大狼想唱歌
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