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银行业的思考

2017-11-04刘舟凤

智富时代 2017年9期
关键词:消费金融互联网银行

刘舟凤

【摘 要】当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庞大,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给传统银行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金融市场现状的分析,比较了互联网金融较传统银行业务的优势,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发展提出思考意见。

【关键词】消费金融;互联网;银行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消费金融门槛的放宽,互联网金融依靠技术和数据优势大举抢占市场,互联网电商企业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积累了丰厚的产业资本、技术资本和客户资本,并取得斐然的业绩。为了迎合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互联网企业开始运用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自由电商平台上客户数据积累,以开放、普惠的互联网经营思维大举进军金融行业。互联网+消费金融在体现强大活力的同时,对传统银行业务产生了全面、全方位的影响,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对银行来说,既是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在这种形势下传统银行必须积极拥抱互联网思维,抢滩互联网金融,以谋求自身发展的互联网化,寻找持续的利润增长动力。

二、我国当前消费金融市场环境分析

我国的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庞大,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消费信贷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认为,2011-2015年,中国消费信贷行业总消费量由89795亿元增至154236亿元,增长率由14%到20%,2016年达20亿元。

我國基本上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的消费金融体系。目前提供消费信贷的机构主要为商业银行和小贷公司,各商业银行为适应市场变化和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努力开发、创新消费信贷产品,业务品种日趋丰富和完备。然而,在传统授信过程中,过高的申请门槛和高昂的费率屏蔽了一大批有实际信贷需求的普通个人消费者。

目前,商业银行的个贷业务持续增长,在利率市场化及房地产调控等背景下,商业银行个贷业务结构不断调整,房贷业务加速下滑,消费贷及经营贷发展相对较快。根据易贷中国市场调查结果显示,87%的网友明确表示有资金需求,个人消费贷款占需求总量达34%。可见,消费金融的市场空间可谓广大,而传统银行业务只覆盖了其中一小部分有需求的客户群体,在这个巨大的蛋糕面前,互联网企业已开始向其触及。

三、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状况概述

在消费信贷规模日益增长的今天,拥有大数据资源的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在消费金融领域布局,相继推出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市场竞争已经从传统市场转战到互联网市场,移动支付、网上银行、阿里微贷、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不断出现,微粒贷、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拉卡拉替你付、苏宁易购任性付等等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层出不穷。其依托自身的电商场景为基础,通过不断拓展场景来聚集线上线下数据,体现了新一代消费金融的高效性。创新型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或将成为主流。

以微粒贷为例,微粒贷是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腾讯微众银行面向微信用户和手机QQ用户推出的纯线上个人小额信用循环消费贷款产品,通过微信和手机QQ量大应用渠道获取客户,较传统金融机构贷款而言,还具有以下特点:(1)无抵押、无担保;(2)7*24小时服务,最快一分钟完成放款;(3)随借随还,提前还款无手续费。目前,微粒贷已有接近40家合作银行与其进行联合贷款。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两年的微粒贷业绩已逼近商业银行,无疑给传统银行零售业务带来了危机感。其拥有QQ和微信平台,加上新型线上业务模式,客户获取和业务流程上较传统银行有较大优势。

可见,互联网场景下消费者交易的行为数据沉淀和新技术的运用确实有利于金融服务效率的提升,新一代的消费金融带来的高效性、便利性更受追捧,相对于传统授信,用户通过线上申请消费信贷门槛更低、更快速便利,并且更依赖移动支付平台。金融消费市场已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业务模式,转向互联网市场。

四、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1、利用大数据技术控制风险

传统银行对客户的信息采集主要来源于征信数据及第三方辅助数据等,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数据采集能力及分析能力有了巨大突破。互联网金融平台中记录了借款人在其平台中的历史交易信息,包括消费记录、消费习惯还款记录、还款习惯等等,能准确分析客户的信用状况与履约能力。例如以蚂蚁金服为首的大型互联网金融平台已基于客户行为数据建立了个人征信体系。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基本解决了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使放款机构对借款人的资质能够较好的判断。

2、降低了资金流通的成本

传统银行主要以人工获客为主的方式,通过物理网点进行贷款申请、审批、提款等操作。互联网借助自身平台的优势,其主要客户来源为自身平台场景中的客户,通过大数据、云技术等手段删选出符合消费信贷的客户,建立风险审批模型,实现自动批量审批,而客户也只要通过线上申请快速获得资金,大量节省了时间、资金和人力成本。同时,还结合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等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控制风险,极大的降低了交易成本。

3、融资需求与场景相结合

传统银行借贷基本主要在银行网点完成,很难与商业场景衔接,且银行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核实客户的资金用途。而互联网金融主要将消费金融与商业对接,通过电商平台,客户通过电商平台将资金支付给卖方,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掌握借款人真实的借贷资金用途,减少核实资金用途成本,降低了资金挪用风险。而互联网企业将海量“场景”客户直接转化为金融客户,扩大客户源,增加客户了黏性,使金融和商业平台实现有效结合。

4、实现长尾客户服务

传统银行金融服务偏向于“二八法则”,即银行出于成本、技术、风险等考虑,主要针对只有20%的中高端客户提供融资服务,众多有融资需求的长尾客户却得不到银行的融资。通过渠道开发、数据搜集与分析、技术运用等,这些被传统银行所忽略的长尾客户恰好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客户,从而有效覆盖了这些有融资需求又具备还款能力的客户群,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消费金融的包容性和普惠性。endprint

五、传统银行业的思考与启示

1、保持自身原有优势

互联网金融虽然运行方便,但也存在较大的限制性。一是贷款对象限制。互联网金融主要是要依靠客户的线上数據进行风险控制,所以客户基本是自身平台会员,还必须通过风控模型评分等。对于客户的线下信息或是其他平台的数据,单个互联网金融机构无法采集和核实。二是贷款利率相对较高。

互联网企业资金来源有限且成本较高,对贷款产品的利率定价也相对较高,从而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客户会首选银行产品。三是产品单一。互联网金融产品基本为标准化产品,银行在这方面则具有较大优势,可根据不同的客户实现不同产品的选择甚至量身打造。

2、加快技术创新,加强信息化建设

传统商业银行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必须紧跟金融信息化的潮流,把重心转向技术开发,提升数据挖掘与信息化处理能力。银行贷款审批速度慢、流程长是银行放贷的一大弊端,传统银行业应加快技术创新,将业务与互联网技术进行深度整合,实现信贷批量化,提高业务效率与数据处理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数据运用进行风险把控,从而使业务提升与风控把握得到同步提升。

3、量身打造客户需求,提供专业金融服务

传统银行应加快转变服务意识,积极开发符合客户需求的新产品。在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银行同样也能更有效的获取客户信息,了解客户的需求,应针对不同的客户,对客户群进行细分,精准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营销,甚至量身订造产品,提升自己的差异化服务能力。另外,银行还应主动贴近客户,进最大化努力增加客户粘度,提升客户体验度。

4、挖掘大数据、打造电商平台

银行应学习互联网金融模式,将传统服务与互联网整合。银行拥有资金成本、风险识别以及定价能力的优势,固然是消费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同时,互联网公司拥有自身经营场景和对线上客户的触达优势,以及各类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传统的银行服务可以将电商平台联合,实现数据与资金对接。银行出于支付结算的末端,要在大数据时代占据主动地位,可积极建设电商平台,形成银行+互联网的新型业务模式,使得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得到有效结合与使用,促进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务的发展,实现业务创新。银行系、电商系这两股力量如果能携手合作,将各自的资金成本优势,数据优势,场景交易优势整合,必将不断从各自领域向外拓展,实现双赢。

六、总结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给银行的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互联网金融的优点在于其信息来源丰富、高效便捷,且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并实现交易信息安全化,金融排斥缩小化,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资源组合方式,摆脱原有技术、风险、渠道等限制,使消费金融扩展到应该但之前不能触及的领域,丰富了信贷业务,发展了利率市场,改变了传统的金融行业局面。

互联网金融的存在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银行业务的发展,而并非取代银行。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银行传统业务的一种补充,其覆盖了传统银行业务的一些盲区,也使得银行不断发展的完善自己的金融体系。两者在业务上存在共性与差异性,两者的额发展都需要借助对方的力量。传统银行在消费金融领域的作用很难被替代,传统银行应转变发展理念,加快金融创新,将自身特点与互联网模式融合,打造创新的金融技术、金融服务与风险管理体系,拓展金融领域边界。

而传统银行从根本上而言,面对冲击,还是要提升自己的经营管理体系。在面对机遇与挑战的同时,还是要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秉承金融创新与稳健发展的理念,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构建起自己的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与激励机制,大胆创新、构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以资产资本为核心、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经营转型为动力,构建新型发展模式等等。做到以客户为中心,有效发挥节约成本、防范风险、提升质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整合队伍、渠道、信息等方面资源,实现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微.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贸,2013(31).

[2]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5).endprint

猜你喜欢

消费金融互联网银行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的法律风险分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存梦银行”破产记
银行激进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