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7-11-04廖盛材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结论例题条件

廖盛材

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主课,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即以教材为载体,以改革教学方式为突破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发其创造潜能的学习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做到。

一、重视数学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使学习能持之以恒的动力,是获取知识的基石。“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快乐,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念。”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才能有真正内在的高层次的愉快,并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因此在教学中需运用多种手段,创设“冲突性问题”“趣味性问题”等数学情境,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望。可在练习中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数学题和有意义的探索题。通过练习,学生学得主动,变“学会”为“会学”,变“苦学”为“乐学”。在教学中要充分创设学生学习的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甚至相反的角度去探索不同的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有助于推陈出新,产生新奇独特的想法。这是发散思维的核心,利于围绕问题展开多种设想和方案,选择最合理、最优化的解决方法。

三、重视数学开放题的教学

开放性的数学题可以是条件开放,也可以是结论或解题策略开放。解开放题要根据条件和结论,从多个角度去考虑、分析、猜想,寻求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明白此类题的结构特征、主要类型和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

四、采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创新能力

数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丰富的创造性想象与严格的逻辑推理的产物。教学中倡导求异思维,改变习题的条件或结论,增删例题条件,组合条件相近或结论相似的系列例题,创造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机会,调动学生深入钻研、标新立异的积极性,不失时机地介绍数学本身发展的历史趣闻和赋有逻辑性的演变过程。由此增加数学课的趣味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为科学不懈追求的道德品质,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悟”出适合个人的学习方法去拓展和创新知识体系。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采用现代教育媒体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途径,它可让学生在直观、形象、有声有色的情境中,將教材中抽象的概念术语,还原为具体生动的事例。以此充分发挥形、声、光、色等信息功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教学活动,激活和加速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动情的基础上积极地思考,大胆想象,大胆发挥,由形象思维逐步进入抽象思维,在思维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所发明创造。例如:运用现代媒体启发学生运用运动的观点,通过某一图形投影软件的两次翻折(对称轴相交)与图形旋转的关系,找出其规律,利用这些基本变换或它们的组合进行图形变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了他们自行设计图案的能力。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综合工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结论例题条件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结论
“虎虎生威”的隐含条件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
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拓展
例说复习课中例题的选编
惊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