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对话式教学的相关问题

2017-11-04谢小平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师生文本目标

谢小平

对话式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阻碍教学发展的因素。因此,必须将对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放于教学的重要位置,及时制定出合理的解決策略,将对话式教学的优势最大化地发挥出来,为学生的顺利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当前小学语文对话式教学存在的相关问题

1. 教学内容未向教学目标聚拢。小学语文教学,无论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及形式,都要以完成教学目标为中心,这样的教学才能够实现高效化的教学。

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多老师对此认识并不全面。他们所理解的对话式教学,是形式化的与学生多交流,但却未将对话教学与教学目标相结合起来,所实施的对话教学中未体现教学重难点,毫无意义可言,只是任由学生自由发言。因此,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堂,不仅偏离了教学目标,更偏离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

2. 对话教学未体现民主性。对话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有效沟通实现教学目标。此过程需要双方的沟通与理解,这样才能打破老师高高在上的教学现状,给予学生自由学习、民主发言的机会。

但在实际的对话教学中,较多老师还是未彻底走出传统教学模式。将对话式教学转变成为“问答式”的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延伸,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式的学习,师生间平等的教学体系仍未成功构建起来。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主性自然很难得到激发与发挥,因而小学语文对话教学并未体现民主性。

3. 缺乏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语文教学本是老师、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文本是对话的中心。但从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老师对于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并不重视,在课堂中总是以讲课为主,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解读与思考课文,常常出现学生刚读完课文老师就着急让学生发表看法的对话情况,学生很难触及文本的核心内容,发表的看法自然不够全面,同时也会极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提高小学语文对话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

1. 重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向教学目标聚拢。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语言。同时,老师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教学作用,积极通过设疑、实物展示、补充课文材料等方式来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课文《中彩那天》时,老师首先可以进行设疑:“这篇课文题目为什么是‘中彩那天,是描写的什么内容呢?”学生脑海中随即会冒出问号,又会涌现出较多的中彩画面与内容。学生对此很好奇,学习兴趣会非常浓厚,自然愿意进入到文本中与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自然能有效理解并获得感悟。这极大限度地接近了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 师生间的对话要体现民主性与平等性。新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与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人。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师生作为课堂的两大主体,需要民主与平等地相处,共同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老师要主动意识到此点,将自由权、发言权与交流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与老师共同决定对话的形式及内容。同时对于学生间的差异,老师要充分尊重,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学习、对话与互动的机会。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生文本目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