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开紧锁的心门

2017-11-04周享英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小学生

周享英

【摘 要】 在现代社会的交际活动中,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地位。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而农村小学生由于本身年龄小,既定生活条件的限制,孩子们缺乏良好的语言交流氛围,所以语言交际能力差。因而如何打开农村小学生紧锁的心门,让他们想说、乐说、爱说,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成了广大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面临的棘手问题。

【关 键 词】 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

从农村小学生“不敢说、怕说、不知道怎么说、说不出什么”等现状中,反映出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低。要真正解放他们的嘴巴,使他们有说的欲望,教师就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从培养兴趣、激活情感入手。

一、培养兴趣和情感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适当运用“精神胜利法”,教学生想:“我比你强”“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并非一无是处,只要扬长避短,我也会超过他”。只有敢说,才能锻炼说的能力。激发兴趣的途径之一是激励。

在教学中,教师应用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肯定、赞美与鼓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从而使他们逐渐提高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二、创设情境进行训练

1. 展示实物、结合多媒体创设情境。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因此,可以展示直观形象的实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

如第六册语文课本中有“介绍家乡景物”的口语交际活动。教师把一幅幅展现家乡的山水、果园、田野、建筑、风情世俗等熟悉的画面通过多媒体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眼前一亮,就人人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了。这样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达到了良好的训练效果。

2. 表演创设情境。儿童是用形象、色彩来思维的,可以让他们通过表演,再现生活情景,从中感受、体验形象,这样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才会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如第四册语文课本中有“我想这样做”的口语交际活动。教师可以课前收集一些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急需帮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假若此时你看到了此景,你想怎样做。之后让学生上讲台边即兴表演边说。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反应,又培养了学生表演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3. 抓住课文的矛盾处、空白处创设情景。在阅读教学中抓住课文的矛盾处,组织学生讨论。抓住课文的空白处让学生自由想象并组织语言口头描述,学生在听了别人的故事后,故事越说越有独创性。

三、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强化训练

首先,由于学生争强好胜,因而在课堂上可贯穿竞争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其次教师要正视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和不足。教师在课堂上要少批评,多表扬,更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一个听众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交流,构建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就敢于开口说话。

再者,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复述来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在教学中,对于那些故事性较强的篇目,让学生看过之后,不妨让他们把主要内容做复述或表演,这样不但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而且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讲授《皇帝的新装》的时候,让学生分角色复述故事。这样学生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很好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最后,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聆听教师的讲解、朗读或者同学的朗读之后,按要求进行说的活动,或者在聆听或观看有关课文的表演之后进行口头的评述。

这种方法可在平时阅读教学中加以运用。教师可尽量制造机会,让学生在同一个活动之中进行各种能力的训练。

四、拓宽渠道,实现飞跃

1. 课前两分钟演讲法。每节语文课开始时,让一个学生发表两分钟的演讲,全班学生按组逐一上台,轮完后又从头开始。一学期下来,每人都有四五次登台的机会。演讲内容不限,可以是家里或学校发生的小事,也可以是报纸、杂志、电视新闻等等。

2. 在课间交流中进行对话训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课间交流,并要求学生对个别话题的表述尽量做到说流利、有条理、说准确,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进行对话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纠正错误,提高说话质量。

3. 学校活动也是训练的重要渠道。每个学期学校都会开展一些有趣或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之后,学生往往还沉浸在快乐之中,余兴未尽,此时,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此时学生不但有话可说,而且说得趣味盎然。

4. 利用电影、电视节目进行训练。教师可从学生爱看电影、电视节目中找到切入口,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说话训练。这样的说话训练,学生能在愉快的气氛中,既回顾了电影、电视节目的内容,丰富了知识储备,又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一举多得。

5. 在发生突发事件后,进行即兴训练。在课堂、校园、社会上经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件,学生往往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充满好奇。这时候,教师可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这既使学生受到了教育,又进行了口语交际的练习。

五、优化口语交际的训练过程

1. 教给说的方法

(1)形成连贯的“语流”。指导学生在说话时,要紧扣话题,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使话说得句句衔接,首尾连贯,层次清晰。能按一定的规律把要说的内容组织起来,形成“语流”,才能有条理地把自己的思想传给别人。

比如讲故事,要围绕故事的主要情节说;介绍人物,要围绕人物的特点说;看图说话,要按观察的顺序说;看物说话,要按事物的形状、特点和作用依次说等等。

(2)指导学生语言表达的正确性。说话时,选词准确,句法规范,不生造词语和句子,不用方言土语。

(3)指导学生语言表达的简洁性。说话时,语言要简单明了、句意连贯、语言精练,不啰唆、颠三倒四、自相矛盾。

(4)指导语言表达的生动性。生动性是指要把说的话作形象的表达,能把不同人物的语言、不同的场景,通过自己的语言,形象地表达出来,还要培养学生能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气氛、不同对象灵活表达的能力。

(5)指导学生正确运用体态语言。在说话时,要做到自然、大方,并能适当地运用表情、手势、眼神等体态语言,给听话者以良好的视觉形象。

2. 教给倾听的方法。口语交际强调双向互动。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接话,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所以要学会静下心来,边听边揣摩对方的说法的准确性。

3. 教给评价的方法。教师要开展激励性的教学评价,但不管学生说得如何,教师总是说“好”是不能调动其积极性的,必须根据学生说话的程度和水平给予不同的恰如其分的评价。

这一过程,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应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师评生、生评生、生自评的局面,引导学生评语言、评仪态。

【参考文献】

[1] 于莉. 小学生口语交际[M].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

[2] 吴天锡. 小学生口语交际[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 胡邦永,徐克聪. 口语交际与学生发展[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小学生
两块磁的交际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我是小学生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看影视学口语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
Ways of Communication
情景交际题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