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恩在心中,快乐伴终身

2017-11-04廖慧明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意识小学生家长

廖慧明

【摘 要】 懂得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是在新时期背景下,小学生的感恩之心却显得有些淡薄,这不利于促进小学生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是当务之急。

【关 键 词】 小学生;感恩教育;对策

一、前言

懂得感恩是社会公民最基本的做人标准,这也是对新世纪合格新人的基本要求,但从目前来看,这种感恩意识却在个别儿童中严重错位,一些小学生只懂索取、不知回报的现象令人担忧。本文先分析当前小学生的感恩现状,接着分析小学生缺失感恩意识的原因,最后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二、当前小学生的感恩现状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丛飞在世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丛飞竭尽一生,向社会捐款300余万元来资助山区180多个贫穷孩子,但是丛飞重病之际却没有收到这些被资助孩子的感恩之言。更让人心寒的是一些家长和孩子甚至抱怨丛飞不能再继续资助他们了。还有人说丛飞的捐助行为是为了炒作自己。这样的言辞实在令人发指。不懂得感恩,就是基本失去了做人的起码道德。

那么,现在的孩子对感恩知道多少呢?2015年底,一所小学的一个课题组对全校400多名小学生进行了一次感恩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15%的学生同时知道父母两人的生日,有28%的学生只知道父亲或母亲一个人的生日,而超过一半的学生既不知道父亲的生日,也不知道母亲的生日。有85%的学生不了解自己父母的收入,不知道父母在自己身上花费了多少精力、时间和金钱……

这些数字背后所折射出来的真相令人深思,反映出当前学校、家庭及社会中“感恩教育”的严重缺失。对此,我们没有理由指责学生,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及时对学生加强感恩教育,让小学生懂得不能只索取、不奉献。

三、小学生缺失感恩意识的原因

当今小学生之所以变得自私冷漠,没有感恩意识,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笔者认为主要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

1. 家长对教育存在误区

虽然当今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他们的焦点主要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方面,普遍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们花费了大量金钱去送孩子读各种辅导班,却没有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引导和教育,片面以为孩子长到一定年纪自动就懂得感恩。殊不知,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成长出来的孩子,难以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甚至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2. 社会不良风气的滋生

进入新世纪之后,社会环境越来越开放,一些不良思潮在社会上大行其道,比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我中心主义等思想,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一些孩子向父母撒谎,只为了多得到一些零用钱,甚至做出伤害亲人的事情。这种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实在令人痛心。

3. 学校教育缺少正确引导

雖然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应试教育的阴霾依旧挥之不去。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吸引更多的生源,非常注重学生的智力教育,却忽视了学生的人格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完整的,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四、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对策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刻地意识到感恩教育对小学生的重要性。小学生犹如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从小就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用一颗感恩之心对待他人、对待社会,这对他们的终身发展大有裨益。我在教学实践中是通过以下一些渠道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

1. 借助主题班会进行感恩教育

班会课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良好契机。班主任可以在班会课上为学生介绍做人的基本道理,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记得在一次班会课上,我为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一只母鼠怀孕了,但是她的腿部长有肿瘤,每天都非常艰辛地出去觅食,以维持腹中孩子的营养。当她生下小老鼠之后,为了度过49天的哺乳期,让小老鼠喝到足够的母乳,这只母鼠每天都撕咬自己患病的腿,让自己保持清醒。就这样,母鼠坚持了49天,当她的腿部只剩下骨头时,她的孩子们也渐渐长大了,可是这位母亲再也没有站起来……”当我讲到一半的时候,教室里开始响起了一阵阵呜咽声,一些女同学拽着自己的衣角,热泪盈眶,她们被母鼠的母爱感动了。

这时候我继续讲道:“母爱如此伟大感人,连动物都知回报:羊有跪乳之义,鸦有反哺之举……动物都能如此感恩,更何况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呢?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孝敬父母,那又怎么可能对他人感恩呢?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那又怎么可能爱别人呢?”我的话语在学生的心中荡起了阵阵涟漪,我想,他们已经对感恩有了一些领会。

2. 借助课堂教学进行感恩教育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意识到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实施感恩教育的内容。比如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教育小学生地球是人类的母亲,要主动保护地球;再比如《桂林山水》《西湖的“绿”》等课文引导小学生认识自然之美,教育小学生要感恩大自然;又比如《他是我的朋友》《尊严》《詹天佑》等课文文质兼美,都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良好素材。

我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这些课文引导学生爱父母、爱自然、爱人类、爱社会,希望能培育学生拥有广阔的胸襟、坦荡的情怀,从而懂得感恩同学、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祖国。

3. 借助实践活动进行感恩教育

新课改极力提倡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多为小学生安排一些实践活动,使他们通过“做中学”来提升感恩意识。

比如我经常组织一些征文活动,以“老师的爱”“父母的爱”“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为主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下作文,作文不限内容,只要有真情实感就可以获得高分。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们写下了一篇篇富有活力的文章,表达了对老师、对父母、对社会的热情,感恩意识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再比如,我还带领学生走进学校附近的敬老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和敬老院中的爷爷奶奶唱歌、聊天、跳舞。学生们为敬老院带来了欢声笑语,自己在服务老人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自己承担的责任,无形中培育了他们的感恩意识。

4. 借助家校合作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不光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也需要家长的配合。

现在的一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这极不利于孩子懂得感恩,只会变得自私自利。有鉴于此,进行家校合作十分必要。我经常利用QQ、微信与孩子家长进行沟通,及时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对家长在家中对孩子进行教育提出一些建议,比如多让孩子收拾碗筷、打扫卫生,让孩子从小事做起,让他们懂得父母的辛劳。我在平时也鼓励孩子回家后给自己的父母洗洗脚、捶捶背,多理解父母。过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家长纷纷表示自己孩子长大了,懂得照顾人了。这足以证明家校合作在感恩教育中的意义。

总之,在新时期背景下,感恩教育应当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和家长要深刻意识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紧迫性,形成教育合力,使小学生懂得感恩,这是为小学生奠定终身幸福生活的必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欧阳琦. 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9).

[2] 张爱国.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 新课程(教研),2010(12).

[3] 施华芳. 让感恩之花处处绽放[J]. 学生之友(小学版),2009(7).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识小学生家长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家长错了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家长请吃药Ⅱ
我是小学生
消防意识
犯错误找家长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