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进行初中语文课外实践活动

2017-11-03赵碧玲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3期
关键词:课外实践活动开展新课标

赵碧玲

摘 要:新课标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是因为这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同时也能折射出时代的精神。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课,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3-009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3.054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多数的初中语文教学重视理论性教学,忽视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全发展。因此,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今天,初中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将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全方面素质的提升。为此,在初中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做好设计和组织,使其能够真正地为初中语文教学服务,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高效提升。

一、 结合学生兴趣,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课外实践活动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重视理论课轻视实践课,并且在语文教学中多采用课堂教授制的方式,不仅不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导致学生长期处于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下,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就需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然后有针对性的组织兴趣小组,并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以达到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这节课时,很多学生对课文中的“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等句子非常感兴趣,教师此时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虽然教师不能引导学生像物学家一样总结气候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但是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然后将自己的想象进行讨论和验证,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本节课的学习效率。

二、 根据学科课程,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竞赛活动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好胜心强,所以在进行初中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可以选择竞赛类的活动,以此促教,起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初中语文学科各知识点之间是各为体系又相互联系的,所以在每一部分内容学习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科课程的重难点知识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从而起到教学针对性的目的。例如:在初中语文学科中,有很多的文言文,其中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这几篇古文都在同一个单元内,教师就可以以此单元组织竞赛类的实践活动,如:古诗文背诵大赛、古诗文翻译理解大赛、文学知识填空大赛等,将本单元的课程要求和学科重点內容建立在这些竞赛活动上,使学生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巩固能力,达到语文知识学习的目的。另外,竞赛类实践活动的开展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知识巩固的同时,使得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更为一致,能够起到知识巩固、激励鼓励等双重作用。

三、 利用课程重点,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技巧交流互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知识学习不是关键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方法和技能,从而学会举一反三,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和课程的重点知识,组织学生进行技巧总结和经验交流,从而为自己和他人提供更加形象化的、具体化的学习帮助。另外,教师可以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与报刊、网络、书籍等多方面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这些课外读物中发现知识,提炼技巧,总结能力,从而使大家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提升全体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课外的实践活动、课外的经验总结和技巧交流,学生能够对此产生联想,总结框架,带动自己和他人联动记忆,然后通过这些方法对表面的知识内容进行吸收,并逐渐内化成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的语文学习做最终的指导。

四、 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分析促进学生发展

初中是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的一个关键的转折期,在这个时期内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总结能力,所以教师结合学科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符合学生现阶段的身心发展要求,对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拓展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为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提高做出重要的帮助。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活动,从身边涉及的鸡蛋、奶粉、肉类等食品开始,调查当前城市中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分布情况,然后可以走访工商、食品检验等部门了解情况,对食品问题产生的根源,防治方法以及管理部门存在的职能实效等进行充分的分析,最后据此写一篇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议论文。通过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看出,学生经过一系列的表象活动了解到了问题的本质,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也为自己的作文写作积累了素材,其所起到的教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五、结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符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对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健全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语文知识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课外实践活动的作用和推动下,发散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更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余映潮.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要领[J].中学语文教学,2014(4):72.

[2] 龙娟.浅谈初中语文活动课的“六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1(s1):47-48.

[3] 秦仲菊.探索语文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J].语文建设,2013(7z):21-22.

[4] 连建华.中学语文课外活动实践的思考[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9):187-188.

[5] 马继开.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4(8):32.

猜你喜欢

课外实践活动开展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试分析交通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的开展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基于人本理念背景下的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开展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探索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