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通过学科融合丰富小学语文课堂

2017-11-03王海燕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科学实验小学语文教学

王海燕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本文研究了如何通过学科融合在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的同时有效促进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科融合;情境渲染;写画结合;游戏;科学实验

语文学习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课文,它们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能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这对增强语文课程的整体效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辅助策略,通过学科之间的融合,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一、与音乐相融合,情境渲染语文

有人说,语文是看的艺术,而音乐是听的艺术。让高雅的音乐巧妙地融入语文课堂,可使语文教学达到潜入心扉、润人心田的目的。翻开语文课本,我们会发现有些课文本身就是歌词,音乐和语文的结合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悟相同题材的教学内容,这样的结合给他们带来的体验会更深刻。

再如在进行《月光曲》这篇课文教学的时候,在这篇课文中重点在于第9自然段中的内容,在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介绍了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这首曲子的具体情境。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很难理解清楚。在进行这阶段中可以播放这首钢琴曲给学生听,引领学生在曲子中细细品味贝多芬创作这首曲子的过程,并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在头脑中画出曲子中的相应画面,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另外,配乐作为课文朗读的一种情感渲染道具,也是语文课上经常使用的。真情的朗读与美妙的音乐合璧,既可以渲染气氛,又能使朗读者的语言表达得到情绪上的依托。如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欣赏配乐演唱,将轻松欣赏与用心体悟相结合,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能让他们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与美术相融合,图画助力语文

作文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当然也是难点。尽管语文教师费尽心思,但是学生依然觉得无处下笔。将美术与习作教学有机融合,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习作素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学生习作水平不高的很大原因是缺乏想象力。可根據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借助视觉形象,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低年级学生喜欢用笔涂涂画画,在他们笔下每一次涂鸦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但由于年龄小,缺乏组织和驾驭语言的能力,表达时往往条理不清或者词不达意。如教学画自己的小手时,画完后可请大家发挥想象,在图画上添上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再创造。学生有的在大拇指处画上眼睛,小手图案变成了一只可爱的鸟;有的在手指上加上树,缀上花,小手就成了连绵的山脉;还有的将手指描成形态各异的手指娃娃……学生边画边说,就在这愉快的画画说说中,自然而然地经历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既激发了兴趣,又为写话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小学阶段的习作练习,主要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写画结合,既降低了取材的难度,同时也放缓了习作的坡度,而且还不断融入学生新的想象和创造。最后学生交上来的作品,图文并茂,精彩纷呈。教师可以把学生的作品做成册子,让他们相互传阅,这样既有亲切感,又有成就感。

三、与体育相融合,游戏丰富语文

在玩中学语文,一定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高高兴兴地上语文课。如果词语本身是体育活动的名称,适时将其与体育课相融合,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这部分课本内容,肯定比让学生读词记词翻字典等要学得快。比如表示体育器械的词,光靠教师的描述,学生很难理解到位。若带着他们亲眼见见这些器械,并请体育教师当场示范一下,那效果绝不是口头讲解可以做到的。另外,对于一些表示运动的词串,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比如最常用的“我做你来猜”。游戏前,先把要学习的词语分别写在卡片上,然后,一个人看过词语后,通过自己的理解把文字转化为动作,让其他学生来猜。当学生尽情游戏时,根本不用教师强调,他们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为什么投篮球的“投”、打排球的“打”是提手旁,而跳高、跳远的“跳”、踢足球的“踢”是足字旁。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让他们举一反三,在玩的过程中想想还有哪些用手或用脚完成的动作,如此相机补充应运而生。

四、与数学相融合,弥补语文教学方式的不足

在进行《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红军在接到任务到达泸定桥的时候,是如何克服困难,以常人难以达到的速度行军的我们可以整合数学策略进行教学,完成课文重点内容的教学任务之后,向学生出示了一个数学计算题:行军110千米共用了10个小时,请问每个小时需要行军多长距离?让学生动动脑筋解出这道数学题的答案。这道数学题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同学来讲是“小菜一碟”,很快学生就解答出了问题的最终答案:每个小时需要走11千米才可以完成任务。老师紧接着追问学生,那么在《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里面红军行军的速度是不是最快的速度,还是说是平均的行走速度呢?为什么呢?老师要求学生思考这两个问题的时候要紧密结合课文。很快的学生又给出了答案,他们觉得这个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原因①:在课文中红军已经一整天都没有进食,他们肯定已经是饥肠辘辘了,在这样的状态之下行军的速度肯定会有所减缓,因此是平均行军速度。原因②:在教材里面讲到红军行军的时候是在一个下雨天的晚上,而且是在泥泞的道路中行军,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之下肯定会加大了他们前行的难度,其速度也肯定会变得较慢,因此应该是平均速度。还有许多学生从课文中寻找到另外的原因。利用数学中的简单运算,把教学内容中的多方面因素都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把平时较为沉闷的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顺畅沟通的场所,学生被教师的生动教学深深吸引,对课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总之,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结、互补及渗透,既丰富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能力。多学科的巧妙融合,恰似引入语文教学的一溪活水,让整个小学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了,学生的语文素质以及其他各科的素养和能力自然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丽丽. 小学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浅谈[J].教师,2011(15):30.

[2]徐芳.他山之石 可以攻“语”——“科际互动”能给语文教学带来什么[J].江苏教育,2013(33):34-35.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科学实验小学语文教学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将于4月发射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精心准备 科学实验
国际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