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儿歌教学策略探讨
2017-11-03丘广瑶
丘广瑶
[摘 要]儿歌是一个内容简单,形式简洁,浅显易懂的诗歌形式,深受儿童喜爱。儿歌独特的自然之声和纯洁的特质与非常适合于孩子们,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乐趣和快乐。在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教学中,儿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载体。它不仅可以作为学习拼音和识字的媒介,也是学生积累阅读体验的重要教学资源。文章主要研究了小学低年级语文课中儿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儿歌教学
儿歌是为儿童创作的一种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和欣赏乐趣,易读易记易唱的诗歌样式。内容简洁,它特别重视节奏、声韵的美感,文字流利自然,内容活泼生动、情趣盎然。一首儿歌说明一个意思或一个道理或一个目的,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在低年级语文新教材中,安排了很多儿童歌曲。在教学时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诵读去感受美,识字结合来享受美。
一、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奇,注意力很难保持很长时间。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年龄的特点创造课堂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答方法是创造情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多种类型的歌曲中,问答儿歌是一种以设问方式为主的表达方式,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能够深刻认识事物。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小竹排画中游》时,可以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中茂盛的树林、碧绿的田野、飞翔的燕子、畅游的鱼儿和顺江流而下的竹排,在画面营造的优美意境中诵读儿歌,体验江南鱼米之乡的自然美。
二、儿歌律动,活跃课堂氛围
低年级孩子生性好动,注意力不耐久,上课时容易疲劳。这时带着孩子在欢快的儿歌韵律中做做“汉语拼音操”,既可以调节学习状态,又可以有效地巩固拼音知识。“点点头,弯弯腰,我们来背声母表:b、p、m、f……拍拍手,跺跺脚,我们来背韵母表:a、o、e……扭扭屁股,伸伸腿,整体认读音节记心上:zhi、chi、shi、ri……勤动脑多练习,拼音是我好朋友。”(可根据教学进度合理安排儿歌中的拼音知识)通过手脑的并用,孩子们在活泼有趣的游戏中,亲历了学习带来的快乐,声调轻松的找到了妈妈。
三、运用儿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儿歌可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它既有趣、又有效,同时还使得孩子的思维变得敏锐。它可以帮助学生锻练口语,识别语音,纠正发音部分,高效、准确和清晰地练说语言,是培养普通话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平时认读字词的训练形式单一,内容无聊,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高,且错误率高。通过儿歌来矫正发音,效果会截然不同。如儿歌《大花碗》:“碗架子上扣着个大花碗,大花碗底下扣着活蛤蟆。”最后五个字一不小心会念成“碗蛤蟆”,令人捧腹大笑。而许多伴有动作的儿歌,如《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坐飞机……”;《踢毽歌》:“一个毽子踢过膝,马兰开花二十一……”,既做游戏又训练口齿,极富童趣。我曾经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了说“儿歌”的活动。活动时,学生情绪热烈,笑成一片,气氛十分活跃。
四、運用儿歌,学习阅读
儿歌形式短小,精练有趣,内容浅显易懂,语言幽默风趣,不用靠老师讲,只要大声朗读,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学生自然会发现其中的美,感觉到其中的美。如在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拼音朗读儿歌,再边读边看中想想画面的意思,然后再认真读儿歌,学生们脑海中就会出现一群群叽叽喳喳的小鸟、一群群快乐的小鱼儿、一片片茂密的树林、一块块绿油油的禾苗。从他们有滋有味的朗读中,感悟到自己的家乡是多么的美,就像一幅感人的画面,不需要老师多的引导,学生已经沉浸在美丽的语言中,感受到祖国的辉煌,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五、独立创作儿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孩子们在学完儿歌后,常常被受到感染,急于要表达出自己的学习体会和生活感受,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儿歌模仿,自己创作儿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所以教师可以把儿歌与汉语拼音教学相结合,与学生一起来编创儿歌,增强拼音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汉语拼音a,o,e,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字母的形象和发音,结合教材中的图片来编设儿歌。“圆圆的脸蛋绑小辫,张开嘴说aaa,大公鸡最早起,伸长脖子ooo,清澈池塘大白鹅eee。”儿歌通俗易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十分贴近,并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通过诵读编创的儿歌很快就可以记住汉语拼音字母。
结束语:小小儿歌,魅力无穷,只要我们的老师把握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科学灵活的运用儿歌辅助教学,积极探索,勇于创造。那么,新课程下的低年级语文课堂将会很好,儿歌熏陶下的孩子们终将绽放美丽。
参考文献:
[1]吴玲敏.浅谈音乐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12).
[2]陈静.语文课堂因儿歌而美丽——谈儿歌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0(28).
[3]马玲.试析小学语文教学儿歌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11):1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