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课堂提问

2017-11-03陈泽洲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砝码气球物理

陈泽洲

有效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然而,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学实际效果。

一、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提问中的误区

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已经被批判得“体无完肤”,似应被彻底抛弃,然而,在“探究教学”“自主学习”等口号下,很多物理课堂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在最需要认真实验、静心观察、冷静分析、深度思维的物理课堂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热热闹闹的提问。笔者曾经听一位初中物理教师的课,40分钟的课堂上,教师单独提问学生达32人次。整个课堂都是教师的提问和解答。

教师喜好赋予提问惩罚违纪违规现象的功能。教师将提问作为管理课堂纪律的惩罚措施之一,故意对那些听课不认真、开小差的学生提问。例如对那些喜欢出“风头”、“干扰教师教学思路”的学生,故意提问一些难题、甚至怪题,使学生出洋相。

急切问提问时不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分析时间。物理是最需要思维时间的学科。我们很多教师提出问题后,往往不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分析解答时间,提问后很快就讲评。有人研究过,一个具有物理思维容量的问题,学生回答的等待时间应该不少于10s,并且等待时间的增加,显著改善学生回答的品质。

二、如何更有效的提问

首先,设计有效的问题是提出有效问题的前提。课堂提问的数量、内容、对象等都应该是有准备的,教师在课堂上即兴的提问往往在语言上缺乏严谨性,在顺序安排上缺乏逻辑性。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应针对具体的课堂做好相应的准备,这包括提问的目的,提问的内容,提问的对象,提问所用的语言,预测可能出现并拟定解决方案等等。其次,教师也要对所教学生的学情有比较清楚的了解,知道学生的学习需求,重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和选题时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让每一位学生听到问题后都有事可做,有内容可学。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把人的认知水平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适度的提问还应该是班里大部分学生能够应答得上的,只有难度适宜,问题的提出才有意义。

此外,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课堂提问要有成效,必须抓住时机,相机而发。一般来说,课堂提问时机对学生的思维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表明学生处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时正是教师提问之机。例如在讲《压强》时,教师把一个吹足气的气球放在一块均匀布满细铁钉的钉床上,然后在气球上铺一块木板,问同学们:“你觉得木板上放几个砝码气球会爆炸吗?”学生会猜一个、两个、五个……然后教师开始往木板上放砝码,放到第八个、九个、十個砝码时,气球还没破。然后教师把气球取出,放在只有一根钉子的木板上,再次放砝码,结果刚放到第二个钉子的时候,气球就被扎破了。这个时候教师提问:“为什么第一次放10个砝码气球没炸,而第二次只放两个砝码就扎破了?”此时学生思维处于困惑之时,这时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总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调整策略,多反思自己的提问行为,并把反思后的心得体会、感悟体验记录下来。那么,在此后的教学中设计出来的问题更加精彩,课堂提出的问题也更加有效。endprint

猜你喜欢

砝码气球物理
天平砝码对对碰
留言板
东东“闯关”记
找气球
E2等级毫克组砝码的不确定度评定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巧妙找次品
气球
一样多的气球
有趣的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