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曾以妆糕手艺为生的村落,与一个想记录手艺的“传承人”

2017-11-03何涵妃

海峡旅游 2017年10期
关键词:传承人老派手艺人

何涵妃

妆糕人是一门自中原流传而来的传统手艺,历经闽南民间风俗、信俗的浸染与改良,变得在地化。过去,逢普渡、礼佛等迎神赛会的场面,都能见到妆糕手艺人的身影。84岁的老手艺人张丽水,与泉州青年万伟龙,通过不同的方式,对这门传统手艺进行了继承。

妝糕人这门传统手艺在泉州有悠久的历史。据泉州府、县志记载,妆糕人也叫“米粿雕” “糯米尬仔”,源于中原的“捏面人”,出自古代礼俗,始于对天地鬼神的崇拜。

唐朝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六》有云:“玄宗朝,海内殷赡,送葬者或当街高祭,张施帷幔,有假花、假果、粉人,面米长之属”。其中的粉人,即是面人。从中可以看出面人作为祭祀供品的运用,取代了生人陪葬的习俗。

古时富贵府第,宴客前也常以面团捏作酒席,供宾客欣赏,谓之“看桌”。逢年过节,捏作三牲五体、用为祭品者,谓之供桌。旧时候,妆糕人除了是闽南民间传统节庆期间祭祀神明的一种祭品,亦是一种增添节庆欢乐氛围的传统手工艺制品。但如今除了迎神赛会上的一时热闹,妆糕手艺人越来越少,这门手艺的市场也面临着式微。

去“妆糕人村”寻访老艺人

自泉州一路往南,驱车去寻找这门古老手艺,司机指指窗外,“你们只知梁山伯与祝英台,却不识我们这里的河市镇上,也有陈三与五娘的历史传说。”等寻到张厝村的村口、妆糕手艺人张丽水家里时,坐在对面的妆糕人师傅正巧就把我路途上听说的“陈三”给捏了出来。

张厝村是泉州有名的妆糕人村,妆糕人曾承载着大部分村里人的生计。据84岁的老手艺人张丽水所说,在清代,这门手艺繁盛的时候,整个张厝村有三四百人做妆糕人,也曾因为海外订单量大,张厝村的妆糕人走出国门,远供他国市场。

油纸包好的妆糕人裹着乡愁,通过海路送往新加坡等南洋各国,供给当地华人祭祀所用。“一纸包有100个小人,清算的时候,中间人会拆开一包,如果那包只有99个,那所有纸包都按这个数来算。”张丽水的细致描述让人体会到那个年代手艺的繁盛。但到了民国,这门手艺开始走下坡路,村子里只剩二三十个手艺人了,如今,像张丽水这样的老派妆糕人,在泉州已经屈指可数。

几十年前,张丽水会到处打听哪个村要做普渡,哪个村要礼佛,时间久了也就慢慢摸出了门路,泉州周边的村落、街巷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夜间村子里请来戏班唱戏,连续数日的木偶戏、高甲戏等,十分热闹,张丽水的小摊子也常被小孩子围住,他一边应付着孩子们“你会捏刚刚那出戏里的谁谁谁吗”的要求,一边将心思放在戏台上,仔细观察戏中的角色,将他们的面部表情、姿态一一记下。旧时酬神戏一演就是十五天,“你得变换花样去做,去看戏,不然明天没人买,”他将这些新学的样式捏成面人,闽南妆糕人的形象也因此多来源于本土戏曲。

制作妆糕人前,先得用糯米粉、面粉做面团。妆糕人的服饰、五官以及其他配件,均根据需要由不同颜色的面团粘贴而成;通过水浸、微蒸后,配制成为五颜六色具有良好塑造力的面团; 以搓、捏、团、挑、揉、压、按、擦、拨等多种捏塑手法,再借助篦子、剪刀等工具,塑成各类民间传说或神佛鬼怪,最后用竹签竖穿,可以举在手上。

巴掌大的妆糕人做好后被一一码在竹匾里,与如今大家知晓的卡通造型的妆糕人完全不同,让人不禁感叹它的朴拙与传统。

不一样的传承:

办展、组乐队、做书、拍纪录片

妆糕人也承载了泉州本土青年万伟龙的少时记忆,对他来说,妆糕人的意义不一般。他从小住在老城的镇抚巷,每回放学,总能看到走方的老手艺人张志勤、张丽水几个,在巷子口支着小摊,搓捏之下,一只活泼的二郎神或者哪吒立于眼前,少年在一旁百看不厌。久而久之,他迷上了妆糕人,小小年纪的他,甚至尝试过自己画图,让手艺人按着图样来做。

妆糕人被列入泉州市“非遗”项目已久,但是关于老派妆糕人的记录却甚少。万伟龙对这门手艺一直很关注。两三年前,他找到张丽水,希望能够记录下老人做的一些妆糕人样式,一来二去,他将张丽水的手上功夫看在眼里,也熟悉起来。一次张老的儿子张明铁跟他开玩笑,“要不你做个试试看吧”,机缘巧合之下,他开始动手做起了妆糕人。

按他自己的话说,不久之后他就“出道”了,因为他,有更多的人了解到这门手艺,他在泉州也开始小有名气。但对他来说,意义最大的并不是拥有传承人的头衔,而是把近三四千种的妆糕人样式记录下来,并为他们拍一个纪录片,“一个村子曾有三四百人从事这门手艺,我觉得,甚至是可以入选NHK的世界遗产名录的”。

打听到有妆糕人手艺的地方,莆田、河南、台湾,他都去拜访过。传统的妆糕人并无实物流传,也没有图谱、照片,但通过张丽水这样老手艺人做的妆糕人的造型,他可以去揣摩一些传统民间手艺的语言。一些传统的用色他也十分小心,“你看这两种面团,一种是老派妆糕人使用的棕黄,一种是改良过的柠檬黄,它们代表了传统与现代的两种审美。”

短短两年时间,万伟龙为自己做的妆糕人办了展览,还成立了妆糕人乐队,在他的努力下,如今已经复刻出一百来种传统妆糕人的样式。他一边回忆着与妆糕人的过往,一边用篦子细细地为手中的孙行者梳出猴毛,“有句话叫‘做戏要有糕人身,完成之后,身子还要扭一下,起一个戏曲范。”

年轻的妆糕手艺人还在继续着他的梦想。“我就是想把老派妆糕人肚子里的那些样式,一个个做出来,把它做成书,然后传下去。”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承人老派手艺人
A new beginning
沭阳东小店方言的新老派语音差异
老派的人
维吾尔族手艺人
累并快乐的手艺人
光影
阜蒙县蒙古包文化的法律保护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接地气”
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