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盘水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现状调查与应对措施

2017-11-02曾元余婷陈芳芳徐波刘欣悦蒲经慧

城市地理 2017年8期
关键词:乡村景观六盘水景观规划

曾元+余婷+陈芳芳+徐波 刘欣悦+蒲经慧

摘要: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农村景观的规划与研究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同城市具有较大的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急需解决的难题。六盘水在由能源经济向旅游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积极改造与建设本地的乡村景观,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上均有一定的收获,但六盘水在乡村的景观改造之路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通过实地考察六枝县郎岱镇、水城县月照乡、盘县城关镇乡村景观发展状况,发现六盘水的乡村景观发展中存在着认识不足、规划不精、资源统筹差等问题,提出了解放思想、突出政策导向、合理规划,科学有序开发、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发展等几点对策,更好地为六盘水的经济转型做好支撑与服务。

关键词:六盘水;乡村景观;自然资源;景观规划

一、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现状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文化传播的速度不断提升,国内外学者相继开始对于乡村景观的保护与设计进行实践研究。美国学者Arno认为乡村景观需要在尊重与保护的基础上面进行开发,我国的学者沈雷红也持有类似的观点,认为在小城镇的规划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于乡村景观的保护。对于设计实践理念研究,詹斯·詹逊开创了草原式景园的设计,作为美国最为著名的乡村建筑设计师,莱特认为建筑应该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国内的学者对于乡村景观设计起步比较晚,主要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材料、技术三个方面进行了乡村景观符号的提取方法,并结合西小庄各村整体规划设计实例,提出从环境调查、文脉梳理、符号创作、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乡土景观创作的设计方法。

二、六盘水乡村景观现状

六盘水是贵州地区“三线建设”时期建设起来的一座资源城市,因为煤而生,因煤而兴,曾经是我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煤炭和钢铁供应地,有着“西南煤都”的美誉。伴随着煤炭资源的过度开发引起的资源枯竭,以及在多年开发和生产过程中逐渐凸显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积极开展经济转型,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道路是六盘水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近年来,六盘水各级政府将旅游经济作为工作重心,大力推行旅游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而具有独特地理地貌、丰富自然资源的本地乡村旅游也成为其中重要的支柱。因此,对六盘水的乡村景观现状进行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和措施,对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六盘水乡村景观建设的目标为“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让百姓生活更加美好,发展更加多元化”。但是由于六盘水乡村景观分布较广,存在较大的差异,地理地貌发育广泛、石漠化严重、地表破坏程度较高,同时目前的六盘水地区乡村景观破碎的程度较高,乡村景观缺乏完整性。

三、六盘水乡村景观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1认识不到位,发展观念陈旧

六盘水乡村景观发展缺少先进的发展理念,规划混乱、理解不深,不能充分的体现乡村景观的内涵。缺乏对于乡村景观的深度发掘,对于偏远地区,尤其是交通交叉的地区,很多开发潜力较高的景观得不到进一步的开发。其次乡民对乡村景观发展的观念认识不到位,参与热情不高,一味依赖于政府的投入,也导致了农民的既得利益得不到保障,乡村景观的改造见效慢且成果并不尽如人意,实质上的改变发展换缓慢(例如,盘县城关镇,虽有碧云洞、哒啦仙谷、水星寺等景点,但是整体性差,并没完整的开发成一条线旅游业态,且周围基础设施不配套)。

3.2规划不系统,开发深度低

首先为规划系统性较差,乡村景观的规划和建设是一个长期改造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有的需要较长的时间。在此情况之下必须有一个系统的发展规划,同时也需要长期的坚持。然而六盘水没有特定的专项规划的约束,建设乡村景观的随意性较高,没有特定专项的规划指导,再加上地方领导班子的领头大多缺乏专业知识,并非专业人员且又过度的参与到规划设计之中,对于六盘水当地的乡村景观缺乏系统的调研,导致在很多规划之中缺乏将地方实际与理论结合。

其次为布局较为分散,斑块与廊道的规划设计结合性差,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有机体,导致区域优势不能进行有效互补,地方产业链也难以形成。例如在此次的考察之中,六枝的郎岱古镇,是一个具有文化涵养的古城修复点,但在古城周围摊贩零星,卫生条件较差,交通情况差,影响当地旅游业态的发展。

3.3资源整合性差,统筹发展不好

乡村景观的建设需要统筹农业、农村、农民,而调查中发现六盘水的乡村景观建设中没有实现三者的融合发展,例如在六枝片区,出现荒废土地,原有的夜郎文化也在逐步消退,在乡村景观的建设之中没有得到最佳利用,导致各种要素资源的整合性差,交通、水利以及通讯等配套设施缺乏统一的布局,对于生态自然景观的保护力度过于弱小,在实际考察中还发现很多景观的建设注入了太多的人为因素,而有的景观又出现人工建设过低。在具体的建设之中,一些地道的民间民俗与民族歌舞等民族文化正在逐步的衰退,很多少数民族村寨中出现了大量没有代表性的普通现代建筑甚至杂糅了西方建筑样式、不伦不类的建筑,破坏了传统村寨与民居建筑的大格局(例如,六枝郎岱古镇)。

四、六盘水乡村景观规划的建设性意见

4.1解放思想,建立创新优化体制

思维决定出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展乡村景观不仅仅需要思维跟得上,更需要实践工作抓得准。一个良好的发展模式和体制是促进乡村景观建设、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需要提出创新发展理念,按照大产业、大文化、大服务、大市场的思路,实现乡村旅景观点由点向面转变,做到景观点面结合。因此,六盘水乡村景观的发展要做到乡土、乡风、乡情相融合。其次要创政策体制,良好的機制是保持和规范乡村景观建设发展的根本保障,好的体制如同催化剂,具有整合各方资源,释放动力,引导良性循环发展的作用。

4.2规划合理,科学有序开发

建设乡村景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产业结构、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措施。乡村景观要得到科学、合理开发,必须经过严谨、慎重而且高起点的旅游规划。就六盘水乡村景观资源目前的开发状况而言,必须从整体出发,统观全局,将乡村景观总体规划与乡村旅游专项规划相结合,并严格按照规划执行;开发要合理有序,区分主次,强调主体,脉络清晰,切忌主次不分、喧宾夺主,否则会造成资源浪费或毁损。

4.3整合资源,城乡协调发展

要正确处理乡村景观规划与三农的关系。自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但与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乡村景观建设炙手可热已成为农村综合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力,乡村旅游业态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可以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和良性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乡村旅游与“三农”的关系。其次要正确处理好乡村景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景观建设过程中,要遵循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让乡村旅游与生态循环结伴而行。

通过对六盘水市乡村景观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可以为未来六盘水乡村地区科学合理地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猜你喜欢

乡村景观六盘水景观规划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诗书画苑
当下乡村景观营建现状及方向
试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
浅谈小城镇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
新农村建筑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浅谈乡村旅游景观规划
六盘水:盘县1月份税收实现高增长
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再勇重视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