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某工程基坑支护工程设计

2017-11-02徐正武

城市地理 2017年8期
关键词:土钉水灰比护筒

徐正武

摘要:本文以某工程项目为例,首先做了项目的基坑支护概况,接着进行了具体的工程设计分析。

关键词:基坑支护;工程设计

1.工程基坑支护概况 本工程位于惠州市某小区,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或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地下室2层,场地原始地貌属剥蚀残丘及沟谷低洼地地貌单元,经人工填土,场地已整平。本基坑总长为587m,设计深度为9.6m,周边道路存在各种电缆及管道,距离地下室边线5~6m,放坡空间有限,基坑西侧、北侧填土厚度较薄且部分管线可迁移,采用锚喷支护,基坑东侧、南侧填土厚度较大,局部土质较差,管线较多,采用桩锚及挂网喷砼进行支护。基坑开挖范围内,场地地层为人工填土层、坡积层、下伏基岩为泥质砂岩,勘察期间测得各孔地下水混合静止水位埋深介于1.50~3.75m之间。受气候影响,浅层形成的上层滞水较为活跃,下部基岩裂隙水在深层较活跃;地下水的年变化幅度约在2~3m间。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2.工程基坑支护设计 场地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取值参考勘察报告,部分土层参数系基坑工程经验取值。基坑坡顶荷载按10 kPa及周边房屋荷载局部加载考虑,距坡顶线1.5米范围内不得堆载。 2.1基坑特点 基坑设计主要涉及素填土、淤泥、粉质粘土及残积土,全、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从提供勘察报告来看,填土层欠固结,强度低,稳定性差,淤泥工程性质差,力学强度低。 2.2基坑支护结构 综合考虑基坑特点后,通过从技术、经济、便利性、工期、施工可行性等方面综合比较多种基坑支护型式后,主要采用锚喷及桩锚支护形式,基坑东侧、南侧填土深度较大,基坑排水可能会影响周边破坏管线,该段基坑支护拟采用搅拌桩止水,减少基坑降水对其周边管线的影响。 2.3主要技术参数设计 2.3.1混凝土灌注桩技术参数 混凝土强度为C25,桩径800 1500,桩长12.5m,入全、强风化砂岩不少于2m。锚固段不小于4m。 (1)准备工作 开工前,在场地上做好测量控制网,根据控制网来找准桩位的中心点。钻机就位前,保证其稳固、调正、水平,桩位中心与钻头中心的误差不得大于10mm。埋设的护筒直径应比桩孔直径大200mm,护筒底进入黏土层长度不少于0.5m,护筒顶端高出地面0.3m,护筒埋设的倾斜度控制在1%以内,护筒埋设偏差不超过30mm,护筒四周用黏土回填,分层夯实。 (2)旋挖机成孔 钻机在就位时应重新测量并定位,成孔过程中,根据需要可采用泥浆进行护壁。利用钻进过程中钻头对泥土的搅拌作用自然造浆,根据实际需要可对泥浆的比重进行调节,在施工过程中泥浆比重一般控制在12~13间。采用成孔施工,泥浆护壁效果较好,可满足施工要求。通过掏渣筒掏渣及给孔内加清水的方法来调节泥浆的比重,实际施工中泥浆比重一般控制在1.3以上。 (3)钢筋笼制作与安放 在现场分节制作钢筋笼,主筋与加强筋全部焊接,螺旋筋与主筋采用隔点焊加固,制作好的钢筋笼逐节验收后存放。钢筋笼长超过16m时,在孔口焊接,单面焊10d,焊缝高度≥0.3d,焊缝宽度≥0.7d。两段笼子应保持垂直,同截面接头不超过配筋的50%,间距应错开并不少于35d。 (4)下导管 下导管使用丝扣连接的导管,其内径为250~280,底管长度为4m,中间每节长度2.5m。使用前须对导管进行外观检查、对接检查:检查其有无变形、坑凹、弯曲现象,及有无破损或裂缝缺陷,并检查内壁是否平滑。导管连接后应平直,同心度要好。导管长度要根据孔深来配备,满足清孔及水下混凝土浇筑要求:水下浇筑时,导管底端距孔底为0.5m左右,混凝土能顺畅从导管内灌至孔底。导管在孔口连接处应牢靠,设密封圈,吊放时位置应居中,轴线顺直,避免卡挂钢筋笼、刮撞孔壁。 (5)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的坍落高度要控制在18~22cm范围内。浇筑前计算出不同直径、深度的桩孔的混凝土初灌量,浇筑时导管埋深控制为2~6m内,拆管前应测量孔内混凝土面并记录,浇筑混凝土接近桩顶标高前,控制最后一次的浇筑量,确保桩顶标高的准确。浇桩时,可随机抽出一到两盆混凝土为试块,每根桩做一组试块,12小时后拆模,将其放在水中养护。 2.3.2其余参数 高压旋喷桩采用二重管高压旋喷桩止水,桩径600,32.5R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不小于300kg/m,提升速度不大于0.25/min。水泥浆喷射压力不小于20MPa,水灰比1.0。挂8钢筋网,按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石粉:5~20细石=1:2:2.0~2.5、水灰比=0.4 5:1的重量配合比施工喷射砼面层,面层砼强度C20,厚100mm。 为防止雨水渗入基坑及基坑泡水,设集水井1000mm×1000m m(坑底500m m宽)×800mm。基坑底设置排水沟,防止雨水渗入基坑及基坑泡水。 预应力锚索孔径130m m,采用潜孔钻,工程中需3根5,15 2m m1 860M Pa钢绞线,孔位允许偏差为水平方向100m m,垂直方向50mm,预应力锚索钻孔倾角2 5~30度,倾斜度允许偏差为3%,孔深应超过设计长度0.5m。预应力锚索下料长度允许误差为50m m。预应力锚索分二次注浆,水泥浆采用P 0.42 5R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水灰比为0.5~0.6。第一次注浆压力为0.4~0.6MP a,第二次注浆压力为2 0~4 0MPa。第二次注浆时间可根据注浆工艺通过试验确定。锚固体強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方可进行张拉锁定,张拉锁定值为200KN。 桩顶压梁采用800×500m m c25钢筋混凝土梁,腰梁采用C30混凝土腰梁。 根据现场条件采用潜孔钻成孔,采用2 5Ⅲ级钢筋土钉,成孔孔径110mm,坡面挂网喷射混凝土,土钉长为6m、9m、12m,网距1.5×1.5m,梅花状布置,常压注浆,注浆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为注浆材料,浆液采用水灰比为0.40~0.45纯水泥浆。 根据现场条件采用潜孔钻成孔,主要为填土范围,采用钢管土钉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坡面挂网喷射混凝土,钢管土钉长为6~9m,网距1.2×1.5m,2.0×1.5m梅花状布置,采用48钢花管,注浆采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为注浆材料,浆液采用水灰比为O 40~0.45纯水泥浆,注浆量水泥量为55kg/m。 2.4土方开挖方案及技术要求 基坑土方开挖应遵守分层、分段、对称、均衡、适时的原则。本基坑采用了放坡与直立两种开挖形式,除放坡段可分2-3层开挖外,直立支护段对应的基坑周边区必须分层、对称开挖,以便使基坑分段对称受力。对有土钉等支护体的基坑,不仅应每层土钉分一层,每层高度与土钉垂直间距相一致,开挖一层支护一层,且每层应分段开挖,分段长度10m~15m,允许跳挖,每次开挖多段,各段之间间隔5米以上,但绝不允许超挖,还要有专人规划和指挥。放坡段每天最大开挖深度应控制在3米以内。

结束语:总而言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实施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施工的规范和标准,做好相关基坑技术工程设计,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土钉水灰比护筒
骨胶比及水灰比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土钉墙支护技术在邻近小高层建筑群深基坑中的应用探讨
旋挖钻机干式成孔钻孔桩施工技术研究
混凝土地面起粉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坍孔的处理措施
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研究
试析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凝结时间对PK板生产影响
小议地基基础施工中土钉墙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探讨土钉支护施工技术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