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环境协调
2017-11-02孙英博
孙英博
摘要: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空间秩序而进行的空间设计。从实质角度上看,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层面上的、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城市规划与环境协调一直是城市建设实践中面临的难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规划与环境协调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说明了城市规划与环境协调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协调
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要求政府不断增加财政收益来扩张行政能力,各个城市都在竭尽可能地大力开发投资市场,使国内外投资成为城市政府尽力争取的对象。城市间的竞争必须通过改善并塑造城市形象来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市场经济下的城市规划是协调和平衡矛盾的重要手段,可用来维护和保障公共利益。
一、城市规划下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和环境更新上的矛盾
目前一些城市规划造成城市居民幸福指数不高,这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有一定的欠缺,这主要体现在幼儿园、小学、初高中的分布不尽合理;创业环境不佳,城市承载能力相对较低,不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仍然比较多,规划设计盲目追求大规模和大城市。另外,一些小城镇随意修改城市规划,随意扩大城市发展规模。某些城市重新规划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升高了资源与环境规划的成本,由于资源和环境规划不够融合和协调,导致了一些城市盲目发展和项目重复建设。
2城市规划与环境协调不统一
一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片面追求“高、大、上”,导致盲目开发。二是规划目标不明确,城市规划中的环境建设不到位,重建筑的更新和改造,而忽视了绿化对小城镇的生态环境的作用,从而束缚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人文性的缺失
虽然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可以有力地推动规划的进程和规划成果的完善,但在采集到的良莠不齐的公众参与内容和意见中,往往正是一些敏感性内容难以获得令各方都较为满意的效果,政府部门花费大量时间来形成多渠道的互动,这又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现出城市规划领域内公众对环境建设参与的不协调性。
4资源浪费严重
城市空间设计的立体化思维并非仅仅是实体空间的充分而有效的利用,而是融合了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理念。由于人们的视野不断拓展,对城市空间的认识已经前进到三维的立体化的认识。限于传承的文化因素影响,城市空间设计仅从建筑布局和各种设施看,整个城市缺少十分深刻的文化蕴涵。这些建筑只强调整体和谐的美学原则,偏重于审美价值的体现,不仅不能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紧张局面,同时也会无法创新城市空间设计观念。
二、实现城市规划与环境协调的具体措施
1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一是考虑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两个关键指标。在城市规划中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外,还要预测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两个关键指标,结合城市的发展方案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新思路。
二是城市规划初步方案要突破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及城市的资源供给力。方案要求用新的城市规划方案与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比较,一直达到协调为止。这种城市规划新思路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一个生态系统。同时必须规划内容不要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在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城市适宜的发展规模和新的发展方式。尤其是要把城市的环境分析和城市的资源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一并考虑,由此减缓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问题。
2坚持结构功能和生态建设的统一原则,确保规划先行
2.1城市空间设计的立体思维设计
在规划设计中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治理问题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强调产业协调发展,而产业结构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为促进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流动就必须改进城市的产业结构。城市规划是通过人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将城市中的资源、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联系起来的一个过程。生态环境建设要从城市资源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合理规划城市资源开发与利用途径并使之达到资源利用和良性循环的目的。
随着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和重要。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基于资源和环境体系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和承载能力的要素,抓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效应的需要。
2.2合理布局、特色鲜明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综合协调,绿色规划是生态、经济的新型发展道路。我们需要大力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全面树立绿色城市观念,认真划定空气质量生态红线,建立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重点调整的绿色生产体系。大力改造和“绿化”传统产业,加大绿色家园工程,大力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使用量,利用和转化的关系协调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促进城市的区域公平协调发展。
3构建成熟的公民社会体系
城市规划与协调发展需要全体市民共建共享。大力倡导环保生活。倡导城市规划的快速环网和快速通道,科学布局建设快速公交线路,加快专用车道、公交枢纽、以及自行车道的建设,完善构建“快速路网+轨道交通+慢行系统”的生态出行体系。同时要推进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不断推进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城市规划与协调发展需要培育健康文化。提高节地、节能、开展能效的绿色规划。强化城市规划要把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知识纳入城市的教育体系中,继而形成爱护环境、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良好城市规划风尚。
4合理利用资源
开展以地域为主体的环境规划,建立必要的机制来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环境建设要全方位地研究城镇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掌握资源的循环划律,实施科学规划。
总之,在城市建设方面应该从全局考虑,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市规划政策和管理办法,这样才能实现城市规划与环境协调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