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2020-07-14高飞金怡
高飞 金怡
摘 要:从社会资源承载力、自然资源承载力、自然环境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4个维度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模型综合评价安徽16个地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安徽资源环境承载力整体水平不高,且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其中,合肥、黄山、池州、宣城、滁州、芜湖、六安等7个地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得分大于0,其余地市得分小于0;皖中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皖北地区相对较弱,皖南地区呈现两极分化。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因子分析
1 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近年来,安徽国民经济取得较快发展,但同时也受到诸多方面的挑战,最为显著的就是资源环境带来的约束。安徽于2019年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强调走生态绿色发展道路。从安徽实际情况出发,构建科学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安徽各地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参考。
国内外关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研究较多,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也从单一指标分析逐渐演变为动态综合性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在逐步完善。对于承载力的研究始于提出土地承载力以及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Park和Burgoss(1921)[1]最早提出土地承载力概念,土地承载力分析成为承载力研究中较早涉及的领域。在对土地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人们又引进一个新的概念,即水资源承载力。夏军和朱一中(2002)[2]基于水资源度量法测算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承载力。随着经济发展,资源问题不仅局限于粮食短缺、水资源稀缺等问题,矿产资源、能源、社会资源等资源问题也逐渐引起学者关注。张伟丽等(2006)[3]以人均生活用水、用电作为评价指标评价资源环境因子。黄敬军等(2015)[4]构建资源承载力以及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资源承载力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包括土壤环境、水环境以及地质环境承载力。廖慧璇等(2016)[5]研究4大类资源承载力和两大类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性。其中资源承载力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包括水环境和空气环境承载力,并总结出4大类资源承载力和两大类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
近年来,又有学者进一步探讨社会环境以及社会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得到不断完善,涉及层面也更加广泛。孙芳芳等(2014)[6]选取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环境3大系统24个指标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广东大鹏半岛资源环境承载力。徐文斌等(2018)[7]在研究海岛地区自然环境承载力时,综合考虑到自然资源要素、自然环境要素以及社会经济要素等方面,构建一个具有海岛特色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卢亚丽等(2019)[8]以自然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及人类社会经济支持力作为评价指标,分析河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差异。
2 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之间具有互补性,遵循代表性、稳定性、综合性以及科学客观性等原则,在孙芳芳等(2014)和卢亚丽等(2019)研究基础上,选取社会资源承载力、自然资源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和自然环境承载力4个要素12个指标,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3 安徽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分析
对原始数据的样本进行可行性检验,由KMO值为0.524(>0.5)可知样本充足,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的P值为0.000(<0.05),表明可以对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前4个公共因子的累计贡献度为87.934%,因此提取前4个公共因子较为合适。由方差分解主成分提取分析和旋转成分矩阵可知,提取的第1个公因子中人均水资源量、森林覆盖率、降水量等3个指标的载荷相对较大,因此命名为自然环境承载力因子,其主成分权重大小为43.794%。
第2个公因子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R&D经费、人均GDP、建设用地3个指标的载荷相对较大,可命名为社会资源承载力因子,其主成分权重大小为24.263%。
第3个公因子中人民用汽车拥有量、人均耕地面积指标的载荷较大,可命名为自然资源承载力因子,其主成分权重大小为11.708%。
第4个公因子中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的载荷较大,可命名为社会环境承载力因子,其主成分权重大小为8.169%。
将4个公因子主成分依次用F1、F2、F3、F4表示,在SPSS中根据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安徽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得分。基于因子分析模型测算安徽各地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各因子得分以及综合评价得分,并对其进行排名。
从表2可以看出,安徽各地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整体水平不高,16个地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因子综合评价得分在-0.767~1.259。其中合肥、黄山、池州、宣城、滁州、芜湖和六安7个地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得分大于0,而其余的9个地市综合评价得分小于0,且只有合肥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得分超过1。此外,从皖北、皖南、皖中3大地区来看,安徽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其中皖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得分都小于0,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只有阜阳和亳州得分位于前10;皖中地区资源承载力整体相对较高,合肥、滁州、六安资源承载力因子综合评价得分大于0,并且皖中所有地市综合评价得分均排名前10;而皖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呈现两极分化现象,其中黄山、池州、宣城和芜湖因子综合评价得分都大于0,排名较靠前,而马鞍山和铜陵综合评价得分相对较低。
4 結论
从社会资源承载力、自然资源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自然环境承载力4个方面选取12项评价指标,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综合评价安徽16个地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安徽资源环境承载力整体偏低。其中合肥、黄山等7个地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得分大于0,而其他9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得分小于0。并且安徽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皖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整体水平较低,而皖中地区整体水平较高,皖南地区内部出现两极分化趋势。
参考文献:
[1]Park R F, Burgoss E W.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 [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1.
[2]夏军,朱一中.水资源安全的度量: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与挑战[J].自然资源学报,2002(3):262-269.
[3]张伟丽,华守亮,叶民强.中部区域内经济与资源环境冲突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3):55-59.
[4]黄敬军,姜素,张丽,等.城市规划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徐州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S2):204-208.
[5]廖慧璇,籍永丽,彭少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6(7):1253-1258.
[6]孙芳芳,叶有华,喻本德,等.广东大鹏半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研究[J].生态科学,2014(6):1194-1199.
[7]徐文斌,郭灿文,王晶,等.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海岛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以舟山普陀区、定海区为例[J].海洋通报,2018(1):9-16.
[8]卢亚丽,徐帅帅,沈镭.河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差异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2):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