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德城区街舞俱乐部的开展现状及对策
2017-11-02王焕波丁佳佳
王焕波,丁佳佳
(德州学院 教育系,山东 德州 253023)
德州市德城区街舞俱乐部的开展现状及对策
王焕波,丁佳佳
(德州学院 教育系,山东 德州 25302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德州市德城区各街舞俱乐部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希望发现制约德州市德城区街舞俱乐部发展的因素,为德州市街舞俱乐部更好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街舞俱乐部;现状;对策;德城区
1 引言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逐步实施,全民健身热潮的高速发展,街舞也作为一种全新的健身运动计入全国各大城市的健身中心.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各大艺校,全国各高校的街舞社团的兴起,街舞在各大高校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元素,街舞的融入吸引了大批的爱好者,不分年龄、职业、性别,他们因共同的爱好相聚在一起.国内街舞的发展并不具有竞争优势:街舞出入中国时间比较短,就技术而言,中国舞者以其不断进取的精神,使得中国的街舞技术直追世界水平,在各大舞种方面已有世界级舞者.但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街舞文化,国内的舞者更多的是在模仿,而不是在创造文化[1].街舞在西方是一种文化,在日本是一种职业,在中国却是一种手段[4].大家对街舞是一种艺术这种说法并不认可.之所以走街舞路线,有的是为了赚钱,而不是发扬文化.由于教练水平参差不齐,街舞爱好者过度依赖于已经形成的街舞作品,缺乏创新意识等各方面原因,以致不能使街舞更好更快地成长发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本文以德州市德城区名爵街舞俱乐部、LD街舞俱乐部、SMC街舞俱乐部、BOC街舞俱乐部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借助图书馆和中国知网,以“街舞俱乐部、发展现状、对策”为关键词,查找各类关于街舞俱乐部方面的文章,了解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为本次研究提供充实的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本人对德州市德城区街舞俱乐部的教练、学员设计问卷,针对街舞俱乐部开展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为保证问卷的真实有效性,该问卷当面发放,当面收回:学员问卷每个俱乐部发放50份,共计200份,共收回184份,其中178份有效;教练员调查问卷每个俱乐部发放5份,共20份,收回20份,有效率100%.
2.2.3 访谈法
访问德州市德城区街舞俱乐部的主管、教练、学员,了解街舞俱乐部开展的情况,就经营目的、教学方法、舞种分类等方面进行了咨询.
2.2.4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德州市德城区街舞俱乐部开展现状分析
3.1.1 学员方面
3.1.1.1 练舞时间
表1 学员上课时间调查表(N=178)
经过调查得知,每个俱乐部一节课时间为90分钟,但每个人的学习时间不尽相同,应当根据大多数人的空闲时间或者意愿安排上课时间.大多数上班族和学生喜欢晚上上课,应合理安排上课时间,针对上班族,应尽量将课程安排在晚上;对于学生,将课程安排在周末和假期.
3.1.1.2 学员舞种的选择
表2 学员舞种选择情况调查表(N=178)
从表2的数据得知,学员选择Breaking的人数为63人,所占的比例为35.4%;选择Jazz的有65人,占36.5%;选择Popping的有31人,所占比例为17.4%;学习其他舞种的人相对来说比较少.因Breaking是技巧性街舞,要求舞者有较高的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故受到男生的喜爱;Jazz强调身体的线条和灵活性,突出快节奏、步法准确和身体各个部位的夸张运动,有助于瘦身美体,故受到大多数女性的青睐.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爱好者,俱乐部应发展优势,大力宣传,提高Breaking和Jazz教练水平,多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员学习的兴趣,满足学员的需要,以壮大俱乐部学员队伍,促进俱乐部的发展.
3.1.2 教练情况
3.1.2.1 教练水平
经调查得知,持有教师资格证书的教练仅占60%,资格证书制度从侧面反映一个教练的能力和素质,不能否认当前我国教练的能力和素质还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大多数教练有五年以上的舞龄,经常受邀去编排公司年会,并通过外出比赛和培训来提高自己.许多教练注重成品舞的教学,忽略学员对于基本功的练习,这对于没有基础的学员来说是不可行的,不利于学员今后的发展.
3.1.2.2 教练参赛情况
经调查得知,教练出去参加比赛占80%,大部分都是由于自己的兴趣,觉得可以提高自己的街舞水平,促进各地街舞文化的交流.他们并不把得奖看得很重要,觉得自己的水平高了,拿名次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3.1.3 经营者
3.1.3.1 经营理念
俱乐部都有自己的经营理念,以“快乐运动、激发本能、全面提升”为主导思想,低风险俱乐部运作模式,它的消费主体是占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并一改传统俱乐部以会员卡收入为主营收入的单一收入模式,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广泛的合作资源,并利用自主开发的网络平台,极大的丰富和加强俱乐部的收入和经营能力,在注重对学员技能提升的同时,也提升了自信心和气质,使学员缓解生活的压力,勇于接受今后的各种挑战.经调查发现,大多数经营者开设街舞俱乐部是出于个人爱好,也有的经营者是想通过俱乐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俱乐部每期学费240-280元不等,分有不同的班次,如成人班、教练班、基础班,个别俱乐部还开设了一对一辅导.五一、十一等各种假期还有优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甚至还有俱乐部开设免费公开课来吸引爱好者来体验课程,借此来宣传街舞文化,这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营销策略.
3.1.2.2 俱乐部经营策略及未来发展规划
经调查德城区街舞俱乐部是否是考级只占50%.随着考级的火热开展,吸引了无数爱好者,传统舞蹈女孩学习较多,而中性的街舞成了许多原本拒绝舞蹈的男孩子的最爱,这也使俱乐部的学员由开始的女性占多数发展到男女比例各一半的局面.街舞比赛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俱乐部是团体赛练习的摇篮.经调查发现,有两家俱乐部是国家考级单位,他们的考核公平、公正、公开,为学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考级资格证明了俱乐部的发展水平和实力,从侧面反映了俱乐部的师资力量及俱乐部规模.
表3 近期俱乐部规划每期学费
市场上现有的舞蹈类工作室集中于中端、低端市场,而街舞接近于300元一期的价格使其位于高端市场.经了解,潜在消费者不学习街舞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对街舞不了解(对街舞有偏见或误解).(2)觉得没有条件和能力,比如价格贵等.(3)觉得学习环境不好(学习氛围、学员间的人际关系).(4)学无用武之地,没有展示才能的平台.因此,经营者想到通过价格,新课程开发,广告战以及增加为学员的服务内容等手段来争取更多的消费者,防止学员流失.经营者提出要想吸引学习者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1)定价:a、购买课程越多越便宜,这样有利于学员消费的更多.如名爵街舞俱乐部授课单舞种每期280元,两期连报500元.每期结束后有成果展示,不仅在价格上有了优惠,还为学员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b、设置课程时间期限,则是保证了成本回收和固定收益.c、吸纳学员成为会员,便于笼络学员买课的持续性.d、私人教学也成为了一笔可观的费用来源.(2)渠道:a、俱乐部开课.b、到大学社团进行授课.大学生可以说是街舞的最大受众群,是街舞传播的主流.俱乐部在大学校园进行授课宣传,吸引更多学员在假期到本部报名学习.(3)各俱乐部前期投入不同:对于器材的选择,现在越方面,这也是近年来舞蹈俱乐部经营者逐渐成熟的一个表现.
俱乐部后期则是以盈利为目标,以利润求发展:(1)商业性活动:俱乐部鼓励学员去参加比赛、商演.如LD俱乐部参加百姓春晚、参加各种促销活动、水平高的学员通过去参加市里的比赛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不仅为学员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也为俱乐部做了宣传,给俱乐部带来了收益.(2)一对一辅导:不仅可以更好地为学员提供服务,也可以为俱乐部带来一笔收入.(3)通过网络宣传、广告宣传、快闪活动进校园等方式,吸引更多消费者成为会员,招揽更过舞蹈精英加盟,以求俱乐部可长久持续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4.1 由于俱乐部学员的学习时间不尽相同,大多数学员喜欢晚上上课,针对上班族和学生族,应合理安排上课时间,以满足大多数人的意愿.
4.1.2 在街舞的众多种类中,学员选择Breaking和Jazz的占大多数,又因性别的不同选择运动的种类也不同.因此,性别和街舞种类的受欢迎程度是影响街舞平衡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4.1.3 教练的个体水平、教学能力、学习经验和教学方法各有特点.许多教练注重成品舞的教学,忽略学员的基本功练习,使学员过度依赖教练,不利于学员今后的持续发展.
4.1.4 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有的经营者不注重创新,古板、传统的经营策略已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4.2 建议
4.2.1 针对各学员的不同时段的学习,合理安排上课时间,适应大多数学员的时间安排,以便于更好的授课.
4.2.2 根据学员选择舞种的不同,经营者应做好与Breaking和Jazz教练的沟通,使教练关注照顾到每个学员的学习进度,满足不同程度学员的需求.
4.2.3 教练应注重自己能力的提升,多于其他俱乐部教练沟通交流,学习经验,通过外出培训来提高自己的实力.在教学上,应注重学员的基本功练习,不要急于求成;多与学员交流沟通,了解自己教学的优缺点,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2.4 经营者应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制定较完善的俱乐部规章制度,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用现代化的途径来招收新学员.未来各机构在考核时,机构与机构之间杜绝恶性竞争,应采用严格的统一的标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1〕王莎莉.街舞文化的流行与发展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院报,2013,33(10):171-172.
〔2〕魏巍.韩流街舞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趋势[J].艺术百家,2011(78):283-284.
〔3〕杨璐.聊城市街舞俱乐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J].2016(5):102.
〔4〕王莹.街舞[M].北京: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5〕张雷生.街舞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内江科技,2008(2):50.
〔6〕谷继东.长春市高校健身俱乐部运行机制研究[J].2009:4-6.
〔7〕候京卫.街舞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价值及发展对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01):34.
〔8〕丁世勇.对街舞运动的分类及其特点研究[J].体育人文社会学,2005,25(3):44-45.
G807
A
1673-260X(2017)10-0168-03
2017-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