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外科手术后急性重症肺栓塞的临床分析和护理

2017-11-0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外科手术肺栓塞体征

肖 霞

(吉林省桦甸市人,吉林 吉林 132400)

普通外科手术后急性重症肺栓塞的临床分析和护理

肖 霞

(吉林省桦甸市人,吉林 吉林 132400)

目的对普通外科手术后发生急性重症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普通外科手术后并发急性重症肺栓塞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分析和护理的对象,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病症特点和危险因素,对其临床护理工作过程进行回顾研究,以分析总结有效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结果 经临床分析和护理后,本组术后并发急性重症肺栓塞患者的呼吸困难和气促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听诊肺部呼吸音或肺内湿啰音显著减弱,口唇发绀及浮肿等体征已基本消失。比较护理前后症状差异,其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先对普通外科手术后并发急性重症肺栓塞患者的症状、体征、危险因素等特点进行充分的临床分析,据此再针对采取护理措施,使患者能够尽快康复。

普通外科手术;急性重症肺栓塞;护理

急性肺栓塞是由内源性或者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的主干或分支而引发肺循环障碍的一种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1.2]。现本文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普通外科手术后并发急性重症肺栓塞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分析和护理的对象,以进一步探讨分析此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有效护理措施,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普通外科手术后并发急性重症肺栓塞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分析和护理的对象,其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33~70岁,46例患者年龄>60岁,平均年龄(64.24±5.42)岁;分析及总结本组全部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显示其主要特点有:均实施了普通外科手术;多数患者年龄偏高;术后突发呼吸困难、气促、呼吸骤停、口唇发绀、浮肿、休克晕厥和低血氧症等表现;其中18例患者术前存在心脑血管病史;患者均于术后1~3 d内突然发病。

1.2 方法

1.2.1 病因分析护理

分析和评估术后急性重症肺栓塞患者的血栓栓塞发生的影响因素,如年龄是否偏大,血液指标有无异常、术前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病史、术后有无下床活动及体位变化等。评估术后患者病情状况,结合其临床症状、体征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对患者实施对应血栓防治护理对策。

1.2.2 症状和体征监测护理

积极监测患者病情,讲解术后床上活动的注意事项及其重要性,并指导准确的术后活动及翻身方法;给予其基础病情评估、健康宣教、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护理;观察患者术后创口有无异常渗血、感染等情况,酌情应用止血药;并给予动态心电监测护理。

1.2.3 溶栓护理

常规监测血常规及凝血四项,采取机械溶栓方法,为患者使用抗栓压力泵,以减少其静脉扩张现象,尽快提升血流速度及血流量,以提高血液中的TFPI水平,从而增强溶栓效果;同时给予患者低剂量的肝素治疗护理,待病情稳定缓解后,指导其早期活动,可采用主-被动形式的交替活动,活动停止后按摩肢体,以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

1.3 观察内容

观察比较护理前后本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的变化情况。如呼吸困难、气促症状的改善情况,肺部呼吸音、肺内湿啰音的听诊变化情况,口唇发绀、浮肿等体征的变化情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

对相关内容的统计所得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运用[n(%)]表示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为差异统计方法,以P<0.05为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比较护理前后症状差异,其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情况,详情见表1。

表1 对比护理前后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 [n(%)]

3 讨 论

通过总结分析50例普通外科手术后急性重症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征和体征表现,同时结合相关临床经验进行总结:(1)主要特点包括:呼吸困难、气促、呼吸骤停、胸部剧烈痛、发热、口唇发绀、咯血、休克晕厥及严重低血氧症等,胸部听诊显示有明显的呼吸音、干湿啰音,且体检可见存在浮肿、胸腔积液等情况。(2)主要病因包括:术前对患者给予血液指标检查,报告结果显示血液呈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均偏高,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易形成血栓;也可受年龄增加的影响,其血液学指标会出现不良改变,促进血栓形成;也可因术前一般均会禁止患者摄入液体,而引发患者出现脱水症状,使其血液可呈为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在外科手术过程中,给予的麻醉药物和手术操作,可致使患者肌肉组织的收缩功能有所减弱、静脉壁张力改变,同时由于术后机体对创伤的修复功能启动以及相关止血药物作用影响,导致患者体内的凝血功能明显增强,易导致血栓的形成;再加之术后的卧床休息、活动较少,使血流速变缓,易发生血液淤积现象。因此,针对以上多种危险因素,临床应及早采取预治护理措施。

综合上述,对普通外科手术后急性重症肺栓塞进行充分的临床分析,对术后护理措施的针对实施有极大意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1] 马朝荣.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217-218.

[2] 张志敏.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3):270-270.

R473.6

B

ISSN.2095-8242.2017.46.8993.02

本文编辑:王雨辰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肺栓塞体征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以肺栓塞为主要表现的抗磷脂综合征1例报告
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体会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分析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