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框架下南亚地区短期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2017-11-02RajivRanjitMdShihabuzzamanJhumurBiswas

海外华文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南亚地区南亚一带

Rajiv Ranjit&Md.Shihabuzzaman&Jhumur Biswas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国厦门361102)

“一带一路”框架下南亚地区短期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Rajiv Ranjit&Md.Shihabuzzaman&Jhumur Biswas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国厦门361102)

本研究试图提出跨文化短期人力资源培养模式,并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基础技术性人力资源的需求。该模式运用PEST分析法,着眼于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与中国之间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和技术因素的多样性,获得这些国家在沟通与交流中由于政治、社会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等原因产生的机遇和挑战。为增强彼此共赢的机遇和解决面临的挑战,此模式提出在短时期内形成多产的并且熟练的当地人力资源体系。

一带一路倡议;PEST模式分析;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人力资源模式

一、前 言

“一带一路”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首次提出,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基于古代丝绸之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以期与沿线65个国家之间建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共建人民福祉,共享发展成果。

“一带一路”倡议是在国家的层面上提出的宏观合作模式,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心、技术等因素相互作用组成。王义桅(2016:15)在《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有如下表述:

“一带一路”的逻辑尝试用六点来概括这一倡议的内涵(图一):一是“一个概念”:即“一带一路”;二是“两只翅膀”:即陆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三是“三个原则”:共商、共建和共享;四是“四个关键词”:宏观层面——互联互通、战略对接、产能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操作层面——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服务、国际标准;五是“五个方向”:“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六是“六大领域”:六大经济走廊(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

图一 “一带一路”概括的六个内涵

“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按地理区域可以粗略分为东南亚地区国家(泰国、缅甸、老挝等)、中亚地区国家(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东地区国家(以色列、伊朗等)等等。这其中南亚八国(不丹、尼泊尔、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阿富汗、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组成了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outh Asian Association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SAARC)由于地理位置,与中国在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方面一直不顺通。南亚国家不仅位于中巴经济走廊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腹地,海上丝绸之路中也都有孟加拉国、印度、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等国的身影。而到了21世纪,为了与中国共谋发展,南亚地区的巴基斯坦、阿富汗、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和马尔代夫已加入“一带一路”的成员国,不断开建的合作项目便是这一成果的写照。

图二 南亚与中国的地理位置

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所提出的互利共赢理念,人才的培养和利用是公建项目中的“软实力”,因此必须重视跨文化、跨区域人才的培养。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对南亚的大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技术等)分析的基础之上,整合各类信息后,探索针对南亚地区国家,培养何种人才能够契合“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发展模式,并尝试提出建立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重要的因素。

二、南亚地区国家情况分析及与中国的关系

中国与南亚八国之间存在诸多相同因素,也存在不少差异。每个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等大环境影响国家的系统变成复杂动态,进而影响不同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扮演的角色。

本文首先通过PEST分析解释中国与南亚国家之间的异同关系,从政治环境(P—Political)、经济环境(E—Economical)、社会环境(S—Social)和科技技术(T—Technology)四个方面进行比较。这种分析方法又可称为大环境分析,是宏观的一种有效分析工具,不仅能够分析外部环境,也能够识别一切对内部结构有冲击作用的因素。本文利用PEST分析法将找出中国与南亚国家之间存在的相互合作和共赢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以及提出解决面临挑战的方法。

(一)社会环境

一个国家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指这个国家的人文风貌,包括文化生活、民俗活动等。受喜马拉雅山脉的阻隔,南亚八国的社会环境与中国迥异,而这一地区各个国家之间也有差异性。

历史上,南亚是印度文化中心,这里也是佛教兴起的地方。著名的唐代高僧玄奘曾为求佛法远渡到此,由此开创了中国古代佛学发展的又一个高潮。佛教遗址在南亚保存完好,中国—尼泊尔—印度可以形成一条佛教交流与发展的文化走廊。除此以外,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等,共同构成了当今南亚地区的文化基础。

浓厚的文化氛围造就了当今南亚地区的传统习俗保留完好,这也成为吸引世界游客的重要资源。但传统文化的牢固也导致一些国家在新时期发展时脚步缓慢,一些地区仍以农业为主,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而贫富差距、宗教矛盾、外国政治力量干预等问题都进一步拖缓国家的发展步伐,造成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表1显示了南亚八国的社会环境,包括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宗教、官方语言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南亚地区整体上呈现出文化多元的样貌。与中国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与南亚人民之间从饮食、服饰、习俗到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上都有一些差异,加之语言上的不同(南亚大部分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和达罗毗茶语系,而中文属于汉藏语系),彼此进行交流时难免受阻。这些在国家间交流合作时都应当加以考虑。

表1 南亚国家人民特征

国家全名称 国土面积(平方公里)人口(2015年) 宗教信仰分布 官方语言 经济依赖(2010年):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14.757万 1.61亿人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基督教孟加拉语服务行业(51%GDP)农业 (18.6%GDP;45%劳动力)工业(纺织,皮革制品、制药工业)不丹王国 38394 77.5万人 藏传佛教印度教 宗卡语农业(55.4%人民)旅游业水力发电家庭手工业(纺织、宗教有关的产品)工业(水泥、钢铁、铁合金)印度共和国 298万 13.11亿人印度教(79.8%)伊斯兰教(14.2%)基督教(2.3%)锡克教(1.7%)佛教(0.7%)印地语英语服务行业(55.6%)工业(26.3%)农业(18.1%)马尔代夫共和国9万(覆盖面积)(地的面积298)40.9万人 伊斯兰教(逊尼派) 迪维希语(Dhivehi)马尔代夫经济的三大支柱为:●旅游业●船运业●渔业是农业:椰子树工业:小型船舶修造,及海鱼和水果加工、编织、服装加工等手工业尼泊尔联邦民族共和国 147181 2859万人印度教(81.3%)佛教(9%)伊斯兰教(4.4%)吉拉提(3%)基督教(1.4%)尼泊尔语(一百多民族语言)服务行业(48.5%GDP;18%劳动力)农业 (36.1%GDP;76%劳动力)工业(15.4%GDP;6%劳动力)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881913 1.89亿人 伊斯兰教(95%) 乌尔都语服务行业(58.8%)农业(20.9%GDP;43.5% 劳动力)工业(20.3%GDP;30% 劳动力)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65610 2100万人佛教(70.2%)印度教(12.6%)伊斯兰教(9.7%)基督教(7.4%)僧伽罗语泰米尔语服务行业(60%GDP)农业(12%GDP)工业(28%GDP)

(二)政治环境

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比分析南亚八国与中国的政治环境:一是世界银行宣布的世界治理指标(Worldwide Governance Indicator),二是通过中国与南亚之间的邻国关系分析了解彼此的政治关系。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出当前中国与南亚各国的政治关系是如何的,以及这种政治背景影响下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1.世界治理指标

世界治理指标是世界银行制定的影响国家政治的指标,共分六个方面,以分数的形式评价每年各国的政治情况:

(1)话语权和责任(Voice and Accountability)

(2)政治稳定性和不存在暴力/恐怖主义(Political Stability and Absence of Violence/Terrorism)

(3)治效率(Government Effectiveness)

(4)规管质量(Regulatory Quality)

(5)法治(Rule of Law)

(6)腐败控制(Control of Corruption)

世界银行每年为各国的政治情况打分,用以评价当年各国的政治情况,分数越高,表示国家的政治局势越稳定,国内安全等方面越有保障。图三是2015年中国与南亚八国世界治理指标各部分评分,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政治效率”比南亚国家高得多,这说明中国政府的规划落实和现实的可能性高,但阿富汗、尼泊尔的政治效率很低是因为那里的国内政治和跟国外关系复杂。阿富汗是由于战争后的状态所以政府并没有完全恢复,同样尼泊尔也是国家内战之后政党之间一直存在矛盾所以并没有建立稳定的执政党,而执政党的变化很快。“腐败控制”的方面中国好于南亚大部分国家。

图三 2015年中国与南亚国家的治理指标

在“政治稳定性和不存在暴力或恐怖主义”的方面,不丹、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在前三排。阿富汗、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和尼泊尔比中国差。“规管质量”的方面除了斯里兰卡意外,中国优秀于其他南亚国家。阿富汗与孟加拉的规管质量算是南亚中最差。“法治”上,不丹、斯里兰卡与印度优秀于中国,但其他南亚国家的法治比中国差。“话语权和责任”方面印度优秀于所有的南亚国家,而中国这方面很低。楼春豪(2015)也曾经提到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与南亚合作面临客观挑战,包括投资风险、安全挑战、政治沟通以及中国企业形象问题,而这些挑战的来源是国家之间的“政治沟通”方面的不足。

2.邻国关系

历史上由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存在,中国与南亚各国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不及东部陆路、海路上的交流通畅,但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地理上的阻碍也已变得越来越微不足道。目前,中国与南亚八国之间的国家关系越发密切。孙红旗(2016)提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南亚的区域缺乏一体化,所以进展很慢,国际关系方面错综复杂,以及容易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

除不丹王国外,南亚地区的绝大部分国家都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国家间的政治博弈也影响中国与南亚诸国之间的关系。这其中,楼春豪(2015)把中巴关系被定位为“真正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同时也认为在政治方面中印关系经常突出矛盾。

阿什瓦尼·塞思(2010)在《中国和印度:成就不同的制度根源》提出两种态度:在中印关系密切阶段是“印中兄弟”(Indo-Chini Bhai-Bhai),而在1962年中印关系断然决裂后出现的“印中拜拜”(Indo-Chini Bye Bye)说法。大卫·布鲁斯特(2016)也表示南亚地区的政治变化和印度对“一带一路”的反应。同时也强调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政治矛盾影响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

就目前最新的“一带一路”框架来说,南亚八国对这一倡议都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目前也有许多国家已经加入这一框架。然而,在寻求互相合作的道路上,印度仍表现出强硬态度。穆希布尔·拉赫曼(2016);大卫·布鲁斯特(2016)提出印度对“一带一路”的回应总体上是矛盾而且印度对于中国进行印度洋接触仍很敏感,以及存在心怀不安。杨思灵、高会平(2017)在《“一带一路”:中国与尼泊尔合作的挑战与路径》也提到“在中国、尼泊尔与印度三国中,中国和尼泊尔的态度是明确和积极的。关键因素在于印度担心中国通过该经济走廊向南亚地区扩大影响。”同样,“一带一路”倡议项目中的中巴经济走廊、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的港口建设也让印度不安,因此印度这次在“一带一路”倡议退了一步。

(三)经济环境

经济因素是国家的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四个方面分析南亚国家和中国的经济情况:一是世界银行提出的世界竞争报告(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它解释了世界各个国家经济状况和发展的前途;第二是两边的商贸数据,用以分析各国间经贸关系;三是旅游发展情况,反映旅游业这一重要产业在中国-南亚国家间经济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第四是中国对外投资项目。这四方面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南亚各国的经济状况以及与中国经济间的关系。

1.全球竞争力报告

全球竞争力报告(World Competitiveness Report)是由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momic Forum)发布的、旨在评价全球各国经济软实力的年度报告书。其中展示了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各项指标的内容,较为客观地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自1979年出版第一本《全球竞争力报告》以来,该报告中的内容已经成为我们了解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对南亚国家经济环境的研究同样参考此报告中的内容,以便了解南亚地区的八个国与中国的经济情况。

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基础需求、效率推进、创新与成熟性三个方面来解析竞争力的内容,其下又分为12因素:

(1)基础需求(Basic Requirements Subindex)

A.结构(Institution)

B.建设(Infrastructure)

C.宏观经济环境(Macroeconomic Economic)

D.健康和初级教育(Health and Primary Education)

(2)效率推进(Efficiency Enhancers Subindex)

A.高级教育和培训(Hig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B.市场效率(Good Market Efficiency)

C.市场规模(Market Size)

D.劳动市场效率(Labor Market Efficiency)

E.金融市场发展(Financial Market Development)

F.技术设备(Technology Readiness)

(3)创新与复杂性(Innovation and Sophistication Factors Subindex)

A.创新性(Innovation)

B.商贸复杂性(Business Sophistication)

按照以上指标,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南亚各国和中国的竞争力。图四和表2分别是2016-2017年南亚八国(不包括阿富汗和马尔代夫)与中国的竞争力示意图和竞争力排名表,从中能够很明确地发现中国的竞争力情况比南亚各国强得多。单就竞争力来说,南亚地区竞争力较强的是印度和斯里兰卡,而巴基斯坦、尼泊尔和不丹的竞争力比较弱。

图四 2016-2017年中国与南亚国家的表示竞争力的雷达图

从发展速度来看,中国在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因而竞争力排名近三年来一直居于世界第28位。而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等竞争力在近几年也迅速提高,尤以印度表现最为突出,这或许得益与它们和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增多的原因。而金砖国家(BRICS)和“一带一路”框架的提出无疑也在推动南亚国家竞争力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表2 2014-2015年、2015-2016年与2016-2017年的世界竞争报告的排名

2.中国与南亚国家之间的商贸情况

国家间经济上的往来主要表现在进出口商品上,这是经济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表3反映了2014至2016年南亚国家与中国间进出口商品贸易总额,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南亚八国与中国间的贸易总额比例。

表3 中国与南亚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数据

从表3可以看出,南亚八个国家都与中国都有贸易往来活动,其中印度仍是贸易往来所占比例最大的国家,进出口总额远远超过其他南亚国家。而相比之下,没有跟中国建交的不丹则在进出口总量上都很小,这或许与政治关系有一定联系。另外,各国与中国之间的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并不平衡,中国出口大国,南亚国家从中国进口多,出口少,且进出口差距非常大,这体现了南亚国家和中国贸易的不平衡性。

图五 中国与南亚国家之间进出口情况(-1000美元)

从纵向上看(图五),近几年,南亚各国从中国的进口量大都呈现逐年增长状态,以巴基斯坦表现最为明显。或许随着未来国家间合作范围的扩大,中国与南亚国家间的进出口状况也会有所改变。

作为南亚国家的出口大国,探究出口商品项目类型也有助于了解国家的经济状况。表格4显示2014-2016年内南亚国家从中国进口最多的产品,表格5则显示了2014-2016年中国从南亚国家进口的产品。

表4 南亚国家从中国进口的产品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2014年至2016年南亚八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中最多的是第85项,也就是电子机械设备,收音机和扬声器等。这表明,中国的电子产品在南亚八国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原因主要是中国国产电子产品具有价格低、功能多、设计新颖等特点。另外,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型机械(第84项)和农业经济作物棉花(第52项)也是南亚国家重要的进口商品。

相比之下,从中国进口最少的是矿物燃料,石油,沥青,石蜡等这类传统能源消耗品。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反应出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是中低端的制造业发展强盛,而矿物燃料,尤其是石油等矿物品并没有形成出口潮流。

表5 南亚国家出口到中国的产品

而中国向南亚国家进口的商品主要是棉花,服装类产品及饮料类等原料类产品,产品附加值较低,在重工业产品、高科技产品等上不占优势。

大卫·布鲁斯特(2016)也提出“一个担忧是与中国在物理上互联互通的加强可能导致不发达的当地市场被中国廉价的制造品所淹没,从而抑制当地工业的发展。这是印度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倡议保持谨慎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使这些地区成为中国的‘经济殖民地’。”

3.旅游行业

毗邻印度洋的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喜马拉雅山麓的尼泊尔、不丹,以及内陆拥有伊斯兰风光的阿富汗、斯里兰卡,南亚八国所拥有的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旅游业也已成为南亚八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而随着其中著名的旅游景点越来越被中国游客知晓,许多中国游客特地来到南亚来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些都有力地拉动了当地经济和个人财富的增长。

表6 赴南亚国家旅游的中国人数量(阿富汗、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缺)

表6和图六是各国旅游局收集的历年赴当地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从中可以看出整体上,去南亚国家的中国游客数是不断增加的。其中,去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度和尼泊尔的游客,在单年人数总量上都居前列。这四地也是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图六 中国游客往南亚国家去旅游的发展趋势

面对日益增多的中国游客,南亚国家的政府部门也越来越感受到旅游服务的重要性,对双向的汉语翻译、导游、导购等人员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一些景点因为有汉语服务而吸引了更多的中国游客前往,增加了收入。这些,都是从旅游业上中国带给南亚各国的潜在价值。而国家间人员的流动对文化交流也是极为重要的。

4.中国对外投资项目

“一带一路”的六个经济走廊中有两个在南亚地区,分别是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此以外还有斯里兰卡的港口和马尔代夫的机场和到首都马累建设桥梁、巴基斯坦的港口、轨道建设、发电厂建设等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一些比较大的项目。表7中显示的是中国在南亚各国投资建设的项目。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中国投资建设的项目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多个方面,为当地的基本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表7 中国对南亚国家的投资

发布日期 项目名称 所属行业 项目总金额 项目内容描述巴基斯坦2017-4-21 巴基斯坦苏基克纳里(SukiKinari)水电项目 水电 18亿美元 -2017-4-19 巴基斯坦鲁阿特水电站项目 水电 - -2017-3-29 巴基斯坦默-拉660千伏直流电工程项目 电网 - -2017-3-17 达苏水电站项目 电力 - -2017-3-6 瓜达尔港300兆瓦燃煤电站项目 火电 - -2017-3-6 巴基斯坦锡屏风电项目 风能发电 - -2017-3-2 Matiari之 lahore高压输变电项目 电网 - -2016-11-7 巴基斯坦 35MW水电投资-EPC-运维项目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6098万美元 -2016-7-25 旁遮普省工业地产发展与管理公司 房地产业 20000万美元 -2016-11-22 巴基斯坦塔尔2*330兆瓦电站项目 火电 - -2013-12-3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铁矿勘探项目采矿业,开采辅助活动 - -塔尔(THAR)煤矿采煤和煤气生产、80万千瓦坑口电站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130000万美元 -尼泊尔2017-5-19 松柯溪 2&3(Sunkoshi)水电站项目 水电站 - 1110兆瓦和536兆瓦2017-5-19 尼泊尔黑托达公路项目 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含4.5公里隧道、长度为 60公里)2017-5-19 尼泊尔赛提6(Seti River 6) 水电站 - 642兆瓦2017-4-26 纳瓦尔帕拉西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 水泥 - 6000吨熟料2016-11-9 加德满都-博卡拉电气化铁路项目 轨道通道 -规划铁路里程164.395公里,含27座隧道、53座桥梁和12座车站2013-5-31(新华社) 博卡拉国际机场 教育、卫生、文体、娱乐 16700万美金 China CAMC Engineering Co(尼泊尔政府投钱)

发布日期 项目名称 所属行业 项目总金额 项目内容描述斯里兰卡2017-4-26 科伦坡港口城项目 公共建筑 - -2017-3-17 都喜天丽海滨公寓项目 公共建筑 6.7亿元 -2016-12-1 斯里兰卡北部前战区贾夫纳战后供水项目 供水排水 - -阿富汗- 艾纳克(Aynak)铜矿场 采矿业 35亿美元 -2017-4-25 阿富汗国家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公共建筑 - -2017-01-16 巴米扬之萨曼甘公路修复与改造项目 公路 2.05亿美元 -

(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情况

南亚地区的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在现代科学技术方面还比较落后。为了提升本国的科技水平,大部分南亚国家都向中国进口科技设备,这些能够为正在发展中的南亚国家提供探索科技前沿技术的基础。

然而,从CIA Factbook 2012年提出的职业劳动率数据(表8)中我们可以看出,农业仍是支撑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一产业,除个别国家(如马尔代夫)因地缘优势依靠服务业为经济来源外,大部分地区仍无法摆脱传统农业的困境,这与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科技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面对南亚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情况,一方面应当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应当发展多种产业支撑的经济结构。印度显然抓住了自身优势,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在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方面的成果令世界瞩目。这一实例也为南亚其他国家提供了范本,各国应当思考如何抓住机遇,发展本国。

表8 职业劳动力率

(五)小结

通过对南亚国家的PEST因素的分析,能够发现在政治因素方面,印度的竞争力很强,但与周边国家存在矛盾;经济因素方面,中国与南亚各国都有经济上的往来,但出口大于进口。印度是南亚国家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交流也更多,两国关系呈现亦敌亦友的状态。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旅游业的繁荣为南亚当地带来了丰富的收入。然而南亚国家仍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利于进一步发展,需要考虑改变产业结构,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与南亚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技术与文化上的交流合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各类项目的建立依仗于对国家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而在这些基础之上,更重要的,是对“人”的需求。随着“一带一路”框架的展开,应用于跨国项目中的行政、商贸、译介、教育等方面的人才也会面临紧缺,因此有必要考虑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起步之际,投入资源尽快启动相关的人才培养计划。

三、人才培养模式

南亚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印度的劳动力资源占世界第二位,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则分列世界劳动力第六位和第九位,这些劳动力资源都能够为国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但劳动力不等同于人才,“一带一路”框架下共建合作项目能够解决许多就业问题,但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的培养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本文通过搜集相关的人才培养资料,探究于“一带一路”框架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大学合作项目

人才的培养首先在于高校。“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中国与南亚国家的高校就已经开始尝试国家间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分为“走进来”和“走出去”两类。

1.“走进来”

“走进来”就是中国欢迎国外高校与中国国内学校合作,创设特色学科,联合培养人才。不过,就目前来看,这种方式并不多,仅有印度的四所大学已经在华建立了类似的合作项目。

表9 印度与中国的四个大学合作项目

2.“走出去”

与南亚国家的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是中国“走出去”培养人才的新型模式。孔子学院致力于让国外学生能够深入体会和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丰富的课程类型、优秀的师资队伍以及中国政府的保障,使得这一人才培养方式受到了南亚各国的欢迎。目前,南亚国家已经有12所孔子学院和12所中小型的孔子课堂(表10),其在教学成果上收获颇丰。

表10 在南亚国家建立的孔子学院

(二)来华留学项目

高校间除了进行学院或专业整体上的合作办学外,更多的是人才的流动,也即输送留学生到对方国家学习相关专业。这一现象已持续了几十年。但不同的是,如今学生去异国求学有了名目多样的奖学金的支持,单就中国来说就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孔子学院奖学金、中国政府奖学金以及高校自己设立的针对外国学生开放的奖学金(图七)等。同样,中国的学生去国外留学也有相应的奖学金、贷款等。

图七 2015年获得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

“一带一路”倡议为南亚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前景,来中国学习语言或向中国“取经”、学习专业知识,都不失为一个好的职业发展道路。表11显示出南亚国家的留学生来华修专业学历的人越来越多,而且由本科专业扩大到研读硕博士学位。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与南亚国家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所取得的成果。这其中,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来华留学生人数是最多的,这与本国的经济或政治发展或有一定关系。

表11 2014-2015年来华留学生的数据

今年以来,中国政府对南亚地区提供“南亚国家汉语师资项目”奖学金。通过此奖学金每年几百个南亚留学生来华修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为扩大中国与南亚各国人文交流,推进南亚各国汉语教师本土化建设,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以下简称汉办)设立孔子学院奖学金南亚国家汉语师资班项目,面向孟加拉、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阿富汗、马尔代夫、印度等7国学生开放申请。

(三)短期人才培养

设计短期人才培训模式、用以应对旅游业、商业等行业出现的人才短缺问题,是非常必要的。一些想要把业务扩大到南亚的中国企业,由于缺乏处理跨国事物的人才,而停止了去南亚建厂的计划。这使得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在较短时期内培养出适用于此类作用的人才,以加快国家间合作项目的建设,促进发展。

表12 短期人才培养

目前,这类短期项目已经有了发展雏形,且收效较好(表12)。在公共安全、基础建设、服装加工、电力等方面都展开了短期人才的交流和培训。通过这一项目受益的人群,掌握双语的专业知识,必定能够为未来“一带一路”框架下本国与中国的合作做出贡献。

四、人才培养模式

上述PEST分析显示了“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地区产生多层面的人才需求。仅就南亚地区而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规划实施将产出几十万就业机会。为了弥补由此产生的大量人才需求缺口,南亚各国亟需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由于南亚各国与中国在文化、语言、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如何培养符合“一带一路”倡议需求的各级人才成为中国与南亚各国需要面对的巨大挑战。

按照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The Future of Jobs.Employment,Skills and Workforce Strategy for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2016》报告,人才培养的核心与工作技能有关,可以分为:能力(Ability),基本技能(Basic Skills)和跨职业技能(Cross-functional skills)三类。能力包括认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y)和体制能力(Physical Ability);基本技能包括内容技能(Content Skills)和过程技能(Process Skills);跨职业技能包括社会技能(Social Skills)、资源管理技能(Resource Management Skills)、系统技能(Systems Skills)、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s)、解决复杂问题的技能(Complex Problem Solving Skills)。在人才培养中我们应该考虑如何提升人力资源的上述技能。首先把人力资源按照个人能力来分类,再根据他们个人能力的差异提供基本技能的培训。这些基本技能有可能是沟通(语言)、技术知识亦或机械操作能力。高皇伟、吴坚(2016)曾撰文探讨东南亚汉语人才的培养,他们认为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建设薄弱、学术研究平庸和管理制度不健全。就南亚地区而言,那些问题同样存在,而且南亚汉语人才本来就不足,加上华人华裔数量稀少,所以语言人才尤其是精通汉语和中国文化的语言人才的匮乏在南亚地区十分突出。

徐胜男、吴法(2016)就“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特别是青年人才培养)提出了他们的看法,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导向,两个原则(本土化和国际化),创建“三库”(青年人才数据库、青年科技人才智库、青年国际宗教人才库),建设五种模式(校企联合模式、校校联合模式、出国办学模式、多方联合模式和人才吸引模式)。但我们认为这些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本土人才培养,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充分考虑到本国的社会文化特征、政治因素和经济和科技发达状况,以及工作性质和行业需求。

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中国与南亚八个国家的联系日益紧密,重点在于促进沿线国家经济、文化、制度、观念等方面的交流,这其中是以经济合作为主轴,通过中外双方项目合作,改善南亚国家发展环境,促进互利互惠,同时针对南亚地区交通不便、技术落后的局面,中国需要提供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支持。企业是最大的人才输送中心,并掌握着核心技术,在中外合作交流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认为势必要重视企业的发展情况,如何适应南亚各个国家的经济环境和文化背景?如何立足于当地并谋求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如何将技术、设备的使用推广出去?基于南亚国家的多元文化背景,我们提出了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的短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本土人力资源是组织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良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助于减少腐败、增加产量、减少监督负担、降低人员伤亡率等;专业的员工能够及时发现工作失误并对突发状况做出及时预判。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激烈,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联系企业实际,为员工提供平台和资源,来支持更为先进的培训方式和技能。

本土人力资源中心致力于构建一个尊重环境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也就是说要根据当前南亚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具体某一行业或企业的现实情况,从企业的立场来分析无法改变的宏观的和微观的条件,比如国家的政策方针、国际关系、社会人际关系等。同时结合对于实际环境的了解,找出当地可以利用的条件,为企业培养能够应用技术、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并了解具体的企业文化、思维方式和工作理念的复合型人才。此外,本土人力资源中心还负责向当地领导或企业管理人员提供相应咨询服务,比如协助招聘与配置、绩效考评、职业技能培训、员工关系处理、薪酬发放、制定职位晋升机制等,总之结合当地的人才需求,最大化利用当地的现有环境和条件,同时加强中方合作,获得资金或技术支持,从而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做出种种可能的人才储备计划,充实当地人力资源。

(一)适当南亚地区“一带一路”短期人才培养模式

“一带一路”项目在南亚地区的启动阶段,迫切需要大量技术和语言方面的人才资源。为了在短期内大幅度发展当地人力资源,需要从中国派遣专家来组织一些具体的培训,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提供最新信息、安排小组活动,组织具体工作领域的专业研讨会或者线上培训等形式。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大幅增加对南亚国家的投资,在交通运输、服装纺织、旅游业、进出口贸易、军事等方面的合作最为集中。为了在这些领域开展有效合作,促进中外互惠互利,中国和南亚地区致力于合作培养铁路工人、服装设计师、导游、商业管理、高级工程师等各个行业的专门人才,我们认为这些人才必须要具备两个重要素质:一是工作所必须的专业技能,二是基本职场素养,因此短期人才培养的焦点也在于这两个方面。

首先是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技能包括基本技能、应急技能,跨职业的专业技能这三个方面:基本技能主要指某一行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应急技能主要培养人的反应速度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面对突发状况和棘手问题时能够在关键时刻及时做出完美的决策,尽力避免大失误;最后是跨职业的专业技能,例如计算机的基础应用、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等,这有助于实现不同领域人才资源的流动。具备以上三项基本技能可以视为合格的技术人才。

图八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短期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就是基本职业素养。这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方面,针对南亚和中国的合作项目来看,基本职业素养包括:1.了解当地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等;2.了解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例如考勤;制度、薪酬福利、企业分工结构等;3.基础的沟通技能,主要指不同语言背景下的同事之间关于工作事项的交流。这三项基本职业素养主要是为了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协调企业内部的员工关系,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南亚地区文化多元,宗教背景复杂,所以民族性格、思维方式、办事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差异很大,增加文化知识,可以减少不同文化、宗教背景下的工人之间的误解或矛盾,而通过人力资源的培训经历,同事之间能够分享各自的文化背景,进而直观了解中国和南亚国家的一些差异,促进工人们对文化情境的理解,形成包容开放的工作氛围;其次是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每个国家都有各自长期稳定发展下来的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中外合作和交流建立在尊重彼此意识形态的基础之上,同时也要了解不同企业的价值取向、管理方式、工作习惯和方式等;最后是基础沟通技能,南亚国家和中国之间的语言差异是双方合作过程中的主要障碍,语言不通,可能导致工作过程中无法交流,技术人才的培养就无法推广下去,所以通过训练行业专用语,快速掌握基本的工作交际能力,以语言为工具开启商业、投资、文化交流和团结的新纪元。

兼具专业技能和职场素养的人才能够满足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需求,发展人力资源必须重在培养专业技能和基本的职场素养。一个具有特殊技能的熟练工人,能够通过短期培训速成基本知识,以便于更好地工作。正是基于多元文化背景之下,我们提出了上述的短期人才培养模式构想,相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

在短期人才培养模式中,专家的地位不容小觑,这需要加强中外高级人才的合作交流。专家具有专业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可视为在短期培训过程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人力资源,因为他们可以运用当地的语言来推广技术,减轻本土学员的学习难度,相应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可以增加学员的认同感,更容易接受培训的内容,这不仅能够促进信息的流动,加强技术方面的互相学习,而且能够解决文化上和语言上的障碍,使工作进程得以顺利开展。

(二)短期人才培养计划

建设适当南亚地区大环境(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等)的短期人才培养模式,帮助产生“一带一路”项目所需要的当地人才。在短期固定时间内培养更多的当地人力资源为补足“一带一路”的人才需求,本身是难度很高的任务,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短期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适合南亚地区文化的培养模式,能有效地培养更多的人才。本文主要从两个维度来谈谈如何促进该培养计划。第一,提高常识的短期培养计划;第二,提高专业技能的短期培养计划。前者是在不同时间内按照企业的需求而培养人力资源。此模式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工作环境知识(文化价值、思维方式、生活或者工作习惯、工作风格、规则等)与基础和专用语言知识的人才。后者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此模式主要是改善当地人力资源的专业技能。

为了建设更有效果的南亚多元文化短期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参考Dehghan(1977:69)的博士论文(Planning Some Practical Models for Short-term Training of Rural Teachers in Asia)提出的短期教师培养计划而设计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强调不同时间阶段为了达到某个培养目标该运用什么培养方法、应用什么培养内容、适当的辅导员、被培养的人员需求、培养效益和评估培养。基于图八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短期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表13和14表示“以时间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以目标为导向”和“以效果为导向”的当地人才人才培养计划。

表13 提高常识的短期培养计划

表14 提高专业技能的短期培养计划

五、结 论

孙红旗(2016)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把南亚国家搭建和串联起了合作平台,以及编织了一个互利合作的网络,架起了共享共赢的桥梁。本文通过南亚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大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分析发现,南亚国家缺乏许多高级汉语人才和各类基础人才。“一带一路”框架下能发现南亚国家在经济、科学技术、文化交流等方面需要大量的基础人才。本文只提出如何在短期内能培养许多的基础人才。

如果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那么人才是它们的核心。所以没有专业人才任何项目都无法顺利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现需要沿线国家相互合作,互相支持,彼此信任以及人民之间民心相通。同时,国家与人民之间呈现出不冲突、不抗议、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态度。为了加速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国家之间人力资源的共同合作是很重要的,因此需要建设适合当地环境的可持续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人才培养模式将解决“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大量投资项目产生的大量专业人才需求,以及弥补所建立的企业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当地人力资源。

本文主要关注当地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因素以及提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短期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在两个维度上培养人才:第一是职场常识方面的培养;第二是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职场常识培养是可理解性的解释工作中该知道的理解性知识比如文化价值、思维方式、生活或者工作习惯、工作风格、规则等。此外基础语言知识也是很重要的部分,所以培养模式也重视具有专用语言知识的人才。专业技能培养是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当地人力资源的专业知识、设备运用能力、个人工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此外次培养模式也提出“以时间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以目标为导向”和“以效果为导向”的当地人才培养计划。

阿什瓦尼·塞思:《中国和印度:成就不同的制度根源》,《研究报告》,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2010年5月。[E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0eb08b0fba1aa8114431d96c.html

大卫·布鲁斯特著、朱翠萍译:《“一带一路”倡议对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战略影响》,《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6年6月。

高皇伟、吴 坚:《“一带一路”战略下东南亚汉语人才培养探析——以印度尼西亚洲国际友好学院为例》,《比较教育研究》,2016年第12期,第31-37页。

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5年,第10-19页。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2013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2013年。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2014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2014年。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2015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2015年。

领英智库:《“一带一路”领英指数:中国企业迈向“一带一路”人才大数据下的中国经济外交》,2016年。

楼春豪:《“一带一路”的理论逻辑及其对中国—南亚合作的启示》,《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5年第4期,第17-31页。

穆希布尔·拉赫曼著、吴娟娟(译):《21世纪海上之路与中国——南亚关系》,《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6年第1期。

世界经济论坛:[EB/OL]http://reports.weforum.org/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2015-2016/economies/#economy=LKA,2017.05.15

世界银行:[EB/OL]http://info.worldbank.org/governance/wgi/index.aspx#reports

孙红旗:《“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南亚国际关系的重构》,《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2卷第1期,第41-44页。

投资项目信息库:[EB/OL]http://project.fdi.gov.cn/1800000091_10000076_8.html,2017.05.15

王义桅:《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

徐胜男、吴 法:《“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青年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杨思灵、高会平:《“一带一路”:中国与尼泊尔合作的挑战与路径》,《南亚研究》,2017年第1期。

赵伯乐、杨烟婵:《宗教政治化对南亚地区政治的影响》,《世界历史》,2012年第4期,第14-2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EB/OL]http://data.stats.gov.cn/index.htm,2017.05.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督工作信息平台:[EB/OL]http://www.crs.jsj.edu.cn/index.php/default/approval/orglists,2017.05.15

Ashraful.M.Z.Status of Treaty under the Constitution of SAARC Countries:An Approach towards Bangladesh and India Perspective.Mediterran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2014,5(2).

Dehghan,D.Planning Some Practical Models for Short-term Training of Rural Teachers in Asia.Doctoral Dissertations of Education.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1977.

Delinic,T.;Pandey,N.N.SAARC:Towards Meaningful Cooperation.Kathmandu:Centre for South Asian Studies(CSAS),Modern Printing Press.2012.

Mai,L.PEST Analysis.[EB/OL]http://financialmodelingtutorial.com/pest-analysis.2013-04-29.

Mahajan,N.Better Days for Business Between India and China?[EB/OL]http://knowledge.ckgsb.edu.cn/2014/10/20/finance-and-investment/better-days-for-business-between-india-and-china/.2014-10-20

Metayer,E.50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Analysis Technique.[EB/OL]http://competia.com/50-competitive-intelligence-analysis-techniques.2013-10-07.

Panda,J.G.China in SAARC:Evaluating the PRC’s Institutional Engagementand Regional Designs.China Report,2010,46(3).

PEST Analysis[EB/OL]https://www.smartdraw.com/pest-analysis/

PEST Analysis[EB/OL]http://66.147.244.90/~stratey0/portfolio-view/framework-of-the-week-78-pest-analysisrevisited.

Rathore,V.IT industry in India,manufacturing industry based in China.[EB/OL]http://theviewspaper.net/service_sector_growth_in_india_and_china.2008-01-20

Trademap[EB/OL]http://trademap.org

World Economic Forum.The Future of Jobs.Employment,Skills and Workforce Strategy for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EB/OL]http://www3.weforum.org/docs/WEF_Future_of_Jobs.pdf.2016-01.

World Economic Forum.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6-2017[EB/OL]http://www3.weforum.org/docs/GCR2016-2017/05FullReport/The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2016-2017_FINAL.pdf.2017.

World Economic Forum.The Travel&Tourism Competitiveness Report2017.Paving theway for amore 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future.[EB/OL]http://ev.am/sites/default/files/WEF_TTCR_2017.pdf.2017.

The Analysis of the SAARC Region Short-term HR Training Model under the“OBOR”Framework

Rajiv Ranjit&Md.Shihabuzzaman&Jhumur Biswas
(Overseas Education Collage,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102 China)

The study attempts to introduce the Multi-cultural Short-term Human Resource Training Model so as to fulfill the requirement of basic technical human resource created by“OBOR”initiative.The purposed Model focus on the diverse socio-cultural,political,economic and technical factors of the SAARC nations and China obtained through PESTAnalysis that have both opportunities aswell as threats for the bilateral development.The Multi-cultural Short-term HR Training Modelwill help tomitigate the socio-cultural,political and lingual vari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and generate productive skillful localman power in short-term period.

OBOR Initiative;PEST Analysis;South Asian Association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SAARC;Human resource Model

G125

A

2221-9056(2017)09-1157-23

10.14095/j.cnki.oce.2017.09.001

2017-05-30

RAJIV RANJIT(任吉特),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对外汉语教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Email:rajiv_ranjit06@yahoo.com MD.SHIHABUZZAMAN(星光),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对外汉语教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Email:2739204907@qq.com JHUMUR BISWAS(朱穆),厦门大学海外教学院,对外汉语教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Email:2508739536@qq.com感谢《海外华文教育》匿名审稿专家的宝贵意见,文中不妥之处概由本人负责。

猜你喜欢

南亚地区南亚一带
与南亚高压相联的欧亚大陆-印度洋经向环流
中国热科院南亚所 研发成功菠萝机械化种植机
南亚地区大型路桥工程运营与养护工作浅谈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南亚》教学设计
“一带一路”与南亚地区国际合作前瞻
南亚高压对西藏夏季降水的影响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