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2017-11-02高文娟李海华

保健文汇 2017年6期
关键词:潜血消化内镜

●高文娟 李海华

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高文娟 李海华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内镜下进行止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3.75%,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之后其有效率为67.19%,观察组再出血的发生率为4.69%,对照组患者再出血的发生率为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以有效缩短出血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消化内镜;临床效果;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症,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治疗技术和内镜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内镜技术表现出明显的治疗优势。但是,通过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仍旧存在再次出血现象[1]。据相关研究表明,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患者的死亡率逐年升高。因此,研究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临床意义[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43.71±4.73)岁。其中,发病原因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为26例,消化性溃疡为38例。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发病原因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立即接受胃镜检查,实行血压、呼吸、心率、血样饱和度、脉搏监护等,给予禁食、低流量吸氧、洗胃、扩充血容量,必要时输血等治疗,患者同时静脉注射奥美拉唑,2次/d,40mg/次,连续治疗7d。观察组患者在消化内镜下止血,根据患者病灶的具体情况选择热凝止血、药物局部注射及机械止血等治疗;热凝止血主要用于毛细血管扩张及小动脉显露性出血患者,主要有微波法、高频电凝法及热探头法等,在电凝时避免过度电凝导致的组织损伤;局部药物黏膜注射主要在动脉血管喷射性出血治疗中使用,经消化内镜钳道插入注射针,距离出血血管周围的1~1.5mm处选择多点注射,一般为四点,深度在2.5mm以内,每次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盐水1.5ml以内,出血停止后将注射针拔出;机械止血主要有内镜下皮圈结扎法、金属止血夹、缝合止血法、球囊压迫止血法等;金属夹止血主要用于消化道动脉性出血,内镜皮圈结扎法止血主要用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食管、幽门、贲门、十二指肠球等出血主要采用球囊压迫法。参考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云南白药、甲肾上腺素4g溶于100mL清水中口服,间隔1h服用1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对其血压、心率、脉搏及呼吸等基本体征进行观察,对其再出血率、止血时间及输血量等进行记录。出血停止指标:血便、呕吐症状停止,心率、血压等基本恢复正常,血红蛋白下降停止,肠鸣音恢复正常;大便转为黄色,潜血试验为阴性。

1.3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

患者在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等体征情况。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要进行血常规、粪常规及大便潜血实验、肝肾功能等。出血停止指标:患者呕血停止,黑便颜色逐渐钱,逐渐转变为黄色,大便潜血阴性,血压稳定,肠鸣音正常。

显效:患者大便潜血实验阴性,呕血停止,胃管内引流液清亮透明,血压稳定。有效:黑便颜色减轻,呕血停止,胃管内引流液颜色变淡,低血压症状改善。无效:患者继续呕血,黑便症状无改善,甚至发生血液循环衰竭。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之后其有效率为93.75%,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之后其有效率为65.63%,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再出血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之后,观察组再出血的发生率为4.69%,对照组患者再出血的发生率为18.75%,观察组再出血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再出血率,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多数病情急,甚至危重,内科用药治疗起效慢,部分患者因出血量大,难于止血,转外科手术治疗。近些年来内镜下止血治疗的开展明显改善上述情况,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明显提高显效率,降低死亡率,并能够明确出血病因[3]。通过对本组病例的观察表明,内镜下止血成功率高,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内镜检查及治疗操作过程中未导致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在纠正休克、稳定生命体征的原则下,在出血24h中进行。内镜下对出血病灶治疗具体方法选择,可根据各医院条件,不同出血病灶采用不同方法处理,治疗后内镜观察出血病灶确认无出血后退镜,起到及时观察止血效果,结合内科常规治疗可提高疗效,巩固和防止再出血。总之,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方便、创伤小,是首选治疗方案。研究表明,内镜治疗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都明显低于保守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目前,国外在急症监护病房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首选内镜检查和治疗,疗效肯定。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和各种内镜治疗技术的广泛开展,内镜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作用必将越来越突出。

(作者单位:莒南县人民医院)

[1]赵文婕,刘变英,盛剑秋.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3(11):27-29.

[2]钟亚莉,李健,王修齐,等.无痛消化内镜在高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12):1194-1196.

[3]张东伟,许树长,王志荣,等.内镜下金属钛夹与注射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9):931-932.

猜你喜欢

潜血消化内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金属离子/环糊精包合物在潜血指纹显现中的应用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尿潜血“+”是肾炎吗
尿潜血如何诊断治疗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不同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