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德育课教学的应然追求
2017-11-01王丽娟
王丽娟
摘要:现行德育课教学内容存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形式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评价方式忽略学生的道德践行等不足,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成效不甚理想。从提高德育课教学实效角度出发,践行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得宜的教学策略是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应然追求。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德育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9C-0074-03
德育课是职业学校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德育课教学对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纵观现实,德育课教学虽在思想道德理论教学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现实成效并不理想。如何通过改革德育课教学,走出德育困境,提升德育实效,是非常现实又具挑战的问题。
一、现行德育课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规范和法制教育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常识教育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学会观察社会、分析问题,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但现行的德育课教学,教师以教材为本,围绕教材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讲解、解析,试图从理论上说服学生,而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实际的道德行为情况出发,学生缺乏真切的体验和感受,无法产生心灵的共鸣,德育教育空洞而无力。同时,教师缺乏对教材的再创造,不能及时将社会热点、时事政治融入德育教学,没有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的抽象理论现实化,导致学生不能从时事政治、社会热点中去领会国家的经济政策、政治制度,使经济、政治教育抽象而遥远。
(二)教学形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德育课教学仍旧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按照自己的预设确定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课堂上教师自问自答,学生两眼茫然,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互动。同时,受现实多种因素的制约,德育课教学仍旧局限于课堂教学,教师很少设计德育教学内容与学生道德行为有关的德育实践活动,没有从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入手,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评价方式忽略了学生的道德践行
从现行的评价方式来看,德育课教学依然采用理论考试的方式作为评判学生的手段,考试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只关注学生理论学习的结果,忽略了课堂之外学生的品德操守以及学生践行道德规范的过程,这种与学生行为脱节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二、以“教学做合一”理论指导德育课教学的意义
200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中职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既要重视知识传授、观念树立,又要重视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引导中职生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意见》同时指出,“加强和改进中职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可见,加强职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求我们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知行合一。
三、德育课教学“教学做合一”的实施策略
(一)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构建做中教的内容。
德育课教师要在吃透教材、深刻领悟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现实社会生活,引入时事信息、社会热点,实现对教材的再创造。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时事和社会热点进行分析,促进学生对所学的德育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中,介绍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自豪感,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在这个环节,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实际生活中切身感受到的社会发展成果去探究、去体会。教学中有些知识离学生实际生活比较远,教师需要用现实生活中的时事材料加以转化,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事件中有所感悟。如《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中,关于我国政治制度的教育中“公民的监督权”内容的教学,可以寻找生活中的政治事件,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事件中去发现、探究知识。
(二)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搭建做中学的舞台。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陶行知认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什么,怎样教,决不是凌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案例教学为例,教学设计时如何选择案例、设计思考题,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思想实际上存在的困惑,找出学生思想、行为实际与教材引领的道德差距,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增强规则意识”的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是实际教育效果不甚理想的一项内容,德育教学中要突破这一难点,需要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主动权,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主动纠正问题,提升自身道德行为。为此,笔者做了如下处理:先组织学生展开调查,摸清学生在交通安全问题上存在哪些模糊认识,再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去寻求答案,在这里,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才是主角。调查中发现,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①学生对各类交通工具的性能认识不清;②学生对交通工具各行其道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如何帮助学生解决上述两个困惑呢?采取的策略是:①放手让学生上网查找答案。②让学生网上去搜索山东的一个真实事件《闯红灯的老农……》,让学生去思考这个故事反映出来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大大增强。在小组分享时有学生表示,今天他才知道电动车的刹车性能与摩托车是不一样的,电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有多危险,并表示以后不敢这样做了。可见,德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能大大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
2.为学生搭建探究的舞台。
中职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发展逐步走向成熟,自主意识逐步增强,他们不再简单相信教师对书本知识的解释和说明,转而寻求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因此,教师要将理论和学生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探究现实问题,让学生在困惑中寻找答案,提升道德认知,纠正自身行为,提升个人品德。如在《法律与职业道德》第一课《塑造良好的形象》的教学中,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是一个重要内容,而在这个问题上,学生错误地认为:自己的行为与道德品质是没有关联的,自己做了不道德的行为只是偶然的一時表现,不能以此作为判别个人品质的依据,因此,生活中学生会放纵自己的行为。为此,笔者做了这样的处理:选择了“汶川大地震中敬礼的三岁小男孩”“陕西:游客坐在红军头上拍照”和“南京地铁中的抠脚女”三则案例,层层深入,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①你是如何评价上述案例中的人物的?②是什么原因让大家记住了这个三岁的男孩,是什么原因让你讨厌地铁中的那位抠脚女?唾弃坐在红军头上拍照的游客?③试着揣摩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当时什么样的想法呢?④生活中,我们有哪些行为与上述案例中的“抠脚女”或者“坐在红军头上拍照”是类似的?⑤通过案例,请你说说思想和行为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我们究竟该怎么做呢?在这里,教师没有刻意去分析思想和行为的关系,也不是通过举例说明去强化思想和行为的关系,而是将这一内容与学生自身的问题结合,放到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故事情景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究,这种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提高认识,增强品德。
(三)以主题实践活动为平台,实现教学做的合一。
陶行知先生认为“单纯的劳动,不能算做,只能算蛮干;单纯的想,只是空想;只有将操作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思维之目的。”他认为,道德教育也应该给学生练习的机会,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书本知识,去分析、解决实践问题。因此,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应摒弃那种只顾书本知识,脱离现实生活的教学方式,德育课教学应从生活实际出发,要将课堂德育规范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去体会、感悟所学的道德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形成能力,养成习惯,提升品德,实现知行合一。如《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中“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这一教学内容,在运用时事材料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巨大变化、培养责任感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为家乡做贡献活动”这一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更容易体会自己的责任,滋生出爱国、爱家乡的道德情感。再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中“诚信”这一教学内容,可以与班团活动有效结合,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践行活动,如“诚信考试”“诚信课堂”等。德育课教学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要考虑与德育教学道德内容的结合,同时教师也要考虑自身的行为,在行动上做好学生的表率,真正实现教学做的合一。
德育不是孤立的,现实世界蕴藏着丰富的育人财富,德育课程最好的教材应该来源于现实生活,德育课教师要把握时代脉搏,善于从生活中吸取养分,让德育教学回归到生活,让学生在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探究、成长,提升道德认知、涵养品德。
责任编辑:徐丽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