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实例浅谈古诗鉴赏答题技巧

2017-11-01岑凯玉

文理导航 2017年28期
关键词:示例参考答案首诗

岑凯玉

对古典诗词进行鉴赏和评价,是中考的一个基本点,也是一个亮点。古典诗词是文学作品中内涵最丰富、文字最精炼的艺术形式之一。古诗词所抒发的都是人之常情,切入点较小,但学生答题的结果是年年失分较重,究其原因,应是学生答题不够规范,泛泛而谈,易漏要点。

古诗鉴赏的常见考点如下:

1.理解诗意。考查对诗词字词句的理解、内容的归纳概括、哲理的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

2.感知形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词中的景物、形象,体会作品的意境、情境,领悟作者的情感。

3.品味语言。考查词语的锤炼、句子的推敲、名句的领悟、修辞的效果和诗的节奏韵律等。

4.分析技巧。主要指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典故运用、巧妙构思等进行分析评价。

具体的题目形式及答题格式:

一、炼字

(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形容词、动词)

(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字再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还要重点关照动词,形容词。

答题要点: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 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题型示例:

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1)“阔”更好。(2)“阔”有开阔、空旷的意思。“失”是消失、看不见的意思。(3)“阔”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4)“阔”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因此“阔”比“失”好。

二、炼句(名句欣赏型)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他们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根据具体的句子,可三者皆说也可侧重一个方面。

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语言要优美。

(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4)该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以什么样的启示。

题型示例: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参考答案:放眼望去,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其含义为:新事物必定取代旧事物。

三、炼意(“意”既指全诗的主旨,也指该诗的意象和意境。)

(1)诗歌(词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有什么感情变化。

(2)诗词表现了诗人什么人生理想。

(3)诗中揭示了什么人生哲理。

答题要点:抓住诗歌的标题,读懂题眼;了解写作的背景;联系诗词中的典故;注意重点词语。

题型示例: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聞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参考答案:只要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四、表达技巧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怎样抒发感情?有何作用?

(3)谈谈某句诗的妙处。

答题要点:

(1)准确之处抒情方式或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中具体词语作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感情或揭示了什么道理。

题型示例: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

参考答案: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担忧的复杂的情感。

五、语言特色

(1)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2)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答题要点:

(1)用一两个词语或句子概括语言特色。

(2)结合诗中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诗中的用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示例: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请分析该诗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1)全诗语言平淡朴实,不加雕饰,似无意为诗,而诗情自然流露,韵味隽永。(2)前四句写自己隐居生活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心远地自偏”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3)后四句对这种隐居生活作了具体描绘。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

古典诗词之所以散发着无穷的诱惑力,很大程度上正源自古代文人用笔的高超,以及对现实生活、仕途、国家命运的深刻品寓。因此在古典诗词的赏析中,我们要慢慢积累,斟酌古代诗人的用词技巧,联系当时的生活背景,国家,仕途命运,品析诗词中所寄予的情怀。endprint

猜你喜欢

示例参考答案首诗
《上课没人抢》
2017年6月七、八年级参考答案
2017年6月九年级参考答案
10秒记忆
飞吧,云宝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秋千
参考答案
《中考“仿写”题解题技法指津》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