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限塑令?卖塑令?

2017-11-01孙钦林孙霞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塑令老和尚坏习惯

孙钦林  孙霞

【聚焦热点】

2007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份被群众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限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今年是“限塑令”正式施行的第九年。然而调查显示,“限塑令”处境尴尬:小商铺直接免费提供塑料袋,大商店卖塑料袋。在一些地方,“限塑令”可以说是名存实亡。

多维解读

“限塑令”已经正式施行九年了,为什么在一些地方却名存实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解读:

第一,国家和政府缺乏正确的引导,监管力度不足。国家仅仅推行了“限塑令”,但却对其发展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在执行中,如果只是政府部门单打独斗,那就注定会独木难支。所以,还应该调动社会、市场和消费者的力量,共同参与到塑料袋的治理过程中。

第二,塑料袋生产商和零售商家有着利益最大化的诉求,乐见顾客使用付费的塑料袋。消费者在大型连锁超市购物的过程中,可以直接花上几毛钱购买一个新塑料袋,有些超市甚至连卷袋都以强制消费的方式转嫁到商品价格中。更有一些商家通过“互联网+”推广塑料袋,消费者付款时扫码关注该店铺,便能免费获得塑料袋。有些超市则根本没准备环保袋,想装东西只能买塑料袋,消费者想环保都不行。

第三,消费者从根源上不重视塑料袋的危害,缺乏危机意识。更多的消费者由于享受着塑料袋带来的便利,已养成短期内难以舍弃的消费习惯。

【权威透视】

“限塑令”为何遭遇尴尬?

塑料袋,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贻害甚巨,众所周知。但它仍然深受消费者青睐,原因十分简单:方便。“限塑令”实施的初衷,正是从减少这种“方便性”上入手,提高塑料袋获取的成本,让用户为使用塑料袋支付一定的费用。但从效果来看,这样的初衷在很大程度上落空了。

面对塑料袋产业的各个相关方,政策执行陷入监管之难。首先,塑料袋几乎渗透到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强大的监管力量,面对洪水般的生活细节也难免捉襟见肘,这导致政策的执行效率较低。其次,塑料袋生产商和零售商有着利益最大化的诉求,也就有了逃避监管的动机;而消费者由于享受着塑料袋带来的便利,已养成短期内难以割舍的消费习惯。监管有难度,生产有利益,消费有依赖,各方行为的交叉地带,恰为塑料袋留下生存空间,使得限塑令陷于空转、难以落实。

既有监管层面的问题,也有利益关系的掣肘,再加上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限塑令执行中的困境,如同今天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对政府部门而言,加强监管力量、创新监管方式,是加强源头治理的题中之意。限塑令也应该延长监管链条,不仅要限用,也要限售、限产,在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同时发力。(摘编自《人民日报》)

【青年视角】

改变,从不依赖塑料袋做起

◎孙汶佳

“限塑令”已经实施9年。但这9年以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感觉不到“限塑令”的存在。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从普通大众的角度来说,主要原因是习惯,在超市买塑料袋已经成了许多人的习惯,我们的家庭中每天都会产生一大堆要丢弃的形色各异的塑料袋。

的确,塑料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于是我们就养成了用塑料袋的习惯,在生活中形成了对塑料袋的依赖。对此,我想起了一个小和尚学理发的故事:一个小和尚,刚开始学理发时用西瓜练习。每次练习完毕,就把刀子随手插在西瓜上。老和尚让他改一改这个坏习惯。小和尚说他用的是西瓜。后来小和尚学成后给老和尚理发,理发结束后随手就把刀插在老和尚的头上,老和尚当场毙命。一个坏习惯要了一条命。我们习惯了塑料袋的方便,甚至直接称呼塑料袋为“方便袋”,却忽视了塑料袋的严重危害: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会严重损害我们的肝脏、肾脏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塑料制品使土壤环境恶化,通常至少需要200年的时间降解;随意乱丢乱扔塑料袋,造成了“白色污染”。小和尚的坏习惯送掉了老和尚的命,我们的坏习惯终究会送掉我们自己的命。

奧维德在《习惯的力量》中说:“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真正领导者。不同的习惯,包含并孕育着不同的结果。我们要跟上社会的发展,形成与新的行为合拍的新的好习惯,为社会的发展、为环境的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此,我们应该转变思维,改掉旧有的坏习惯,要不依赖塑料袋,少用或循环使用塑料袋。

【作者系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一中学2015级24班学生】

【时评频道】

限塑令的实施需走出尴尬境地

要让“限塑令”真正走出尴尬境地,一要“堵”,从源头上遏制。既然“限塑令”当初由政府推行,就不能完全依靠商家自觉来实现。环保、质监、工商等部门必须在塑料袋生产的审批、监控、执法环节中出狠招、抓落实,不让违规产品流入市场。

二要“疏”,让政令更加接地气。完善塑料袋销售、使用和回收的全链条制度设计。塑料袋薄利多销,如果适当涨价,大家“扯袋”的手可能就会停一停。如果通过政府补贴,在超市等地对使用环保袋的消费者给予一定奖励,也许能鼓励更多人养成随身携“袋”的好习惯。

此外,作为替代品的环保袋大都又贵又笨重。如果能利用新材料技术,做到平价又便携,相信不少人会为其转身。

最后,无论是“堵”还是“疏”,都离不开公众意识的转变。塑料袋早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弃之不用”并不容易。“限塑令”的实施是个长期过程,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每个人的坚持。希望未来,“限塑”能从政令变为习惯。

(摘编自“搜狐网”)

重点应在回收环节

“限塑令”的目的是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倡导环保理念。那么,不妨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将执行侧重点放在回收环节上。目前,塑料袋的消费端难以全面监控,消费者为塑料袋花了钱,很难再限制消费者去使用塑料袋。

因此,要加强对塑料袋的回收利用,可考虑通过税收调控的方式将环保成本转移到供给端,并对塑料袋回收商家给予补贴,以逐步提高塑料袋的回收利用率。

(摘编自《北京日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塑令老和尚坏习惯
别让新版“限塑令”沦为“口号令”
不比谁大谁小
不比谁大谁小
“限塑令”沦为“卖塑令”
坏习惯
“限塑令”之尴尬,如何化解
老和尚的佛珠
“限”塑令
挖耳是种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