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现有资源 改革顺势而行
2017-11-01阎梦华
◎阎梦华
依托现有资源 改革顺势而行
◎阎梦华
有感而发
当前,上海的非公企业广泛分布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和领域,80%的职工集中在非公企业中。作为非公经济因子异常活跃的工业园区,更是聚集着大量的非公企业和非公企业员工。非公企业持续不断大量涌现,非公企业工会已经成为基层工会的主体,使之 “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是工会的政治任务,关系到工会能否在党政大局中发挥 “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关系到工会能否为党执政提供坚定的依靠力量和强大的支持力量。
然而,现实情况是:相比较体制内,无论是职工入会率、工会组建率,还是工会服务职工、团结职工的能力和水平,非公企业工会都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非公企业工会是基层工会的主体,是整个工会组织体系中的基础,非公企业工会建不起来、转不起来、活不起来,工会的功能作用就要大打折扣。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抓住这个基层工会建设中最短的短板,尽快疏通受阻的毛细血管,才能把工会的服务输送进去,让非公企业工会“活血化瘀”。
反观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虽然经过25年的发展,园区产业结构、服务职能、环境建设等都已经有了一个非常良好的良性循环生态圈,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里的工会基础是薄弱的。
非公企业工会改革工作,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要啃下这块 “硬骨头”。成为试点,原有的资源、原先的工作基础就是优势,就是改革的突破口。对于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工会而言,整合招商服务平台、产业孵化平台、人才培训平台、融资服务平台、商务服务平台、健康服务平台、党群服务平台、养老服务平台、教育服务平台等资源,就是园区工会改革进程中的最大优势。
作为一个 “小而精”的精品工业园区,其工会工作当然也要出 “精品”,针对园区白领的特点,适时推出员工喜闻乐见的 “工会会员活动日”品牌活动,让这些活动带活园区氛围,更让园区工会工作为精品园区的建设增光添彩,相信这是改革可以预见的未来!